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语言对西方翻译学理论中术语翻译情况的考察,观察中韩两国对西方翻译学术语的使用现状,对同属东方文化圈的中韩两国国别翻译类型总结归类,为中韩两国对西方翻译学接受过程及脉络的梳理提供基础材料,促进中韩翻译研究领域学术用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中韩两国地理相近、贸易互补性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但仍旧存在对中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既有国际环境的原因,又有两国自身的问题.文章基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评述,对中韩两国FTA的推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大力展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中韩两国合作的深化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韩两国可以成为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姜家丽 《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0):105-112
中韩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中韩两国留学生互相成为两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了解中国和韩国的留学生教育现状及相关教育政策,分析中韩留学热的原因,对于把握未来中韩两国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韩两国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留学政策对留学生进行依法管理,中韩大学对留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及学生活动支援等方面也进行了制度完善.今后,相关部门可扩大财政支援投入,完善中韩两国之间的留学生管理系统,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两国留学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集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而中秋节作为中韩两国都具有极高地位的岁时节日,对于研究两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逐一分析两国中秋节的文化特点,对中韩两国中秋节的萌芽、食俗、习俗进行比较,详尽说明中韩两国中秋节的共性与差异,并且总结中韩两国中秋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变迁。通过两国对于传统节日传承的差异性来倡导如何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韩两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对中韩两国区域经济合作中贸易壁垒水平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洪雨 《留学生》2014,(17):61-6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4日在首尔大学发表了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重要演讲,话中韩友好,讲中国未来,谈两国合作。习近平主席表示这次来韩国,是应朴槿惠总统的邀请进行国事访问的,也是到邻居家串串门,看看朋友。中韩两国毗邻而居,百金买屋,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历史上,中韩两国一直紧密相连,自建交以来,更是互尊互信,成为彼此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从中韩发展角度强调了中韩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的地理位置优越,为两国的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两国的文化背景相似,来往历史悠久,为两国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到如今两国的贸易的往来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国进口的高科技增多,韩国在华投资增多.目前,中韩两国的贸易格局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以及进出口产品多元化,但仍然存在着波动以及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两国的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中韩两国的贸易合作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在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沉淀了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两国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文化发展主线,通过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奠定了东亚文化的基础,对亚洲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亚洲和平,增强了中韩两国间贸易,为两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飞速发展,但韩国对中国的贸易总是顺差,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分析认为韩国的文化优势,是导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中韩文化的共同点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思想,加大核心价值观建设力度,鼓励文化交流和贸易,借助孔子学院等文化宣传工具,减少中国与韩国贸易逆差,促进两国贸易健康发展。研究认为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对国际货物贸易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国际货物贸易也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树立国际文化交流中有商机,国际商机中有文化的观点,才能使中韩两国成为世界强国,实现两国人民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重韩两国建交近14年来,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中韩双边经贸关系及各项合作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的关系日益加强。中韩两国在电信、汽车、IT、金融、劳务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资金、技术、环境和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也迅速开展起来。中韩为两国的经贸合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签订了有关的协议。今后中韩经贸合作关系一定会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入世后,中韩经济关系由过去的互补变为在更多领域的竞争,这就需要两国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政策,避免过分竞争和不必要的摩擦,谋求两国经济关系朝着更广阔领域的合作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物质标志 ,它的产生与侗族古代婚姻制度的形成以及定 (论 )姓结亲、破姓结亲、姑表结亲等婚恋形式的出现有着紧密关系 ,通过对鼓楼与侗族婚姻制度与婚恋形式的关系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对鼓楼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者认为合法性是婚姻的本质属性.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不是婚姻。这种观点导致了很多的冲突与矛盾:它与婚姻的产生、人们对婚姻的认识不符;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矛盾;导致法律、法规的自相矛盾。因此,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婚姻。确认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婚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符合立法的本意厦人们的思堆习惯;它真正堆护一夫一妻制的原则;它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它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规范婚姻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创世纪》再现了原始希伯来人的社会关系及婚姻习俗,表现了原始婚姻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婚姻缔结的神圣性、夫妻权力关系的主从性和原始婚俗的目的性,表明古希伯来人的原始婚姻是源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家庭财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婚。婚姻习俗男女社交公开,恋爱自由,婚姻缔结与解除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程序。但婚姻不自主,"姑舅表婚"较为流行,习惯早婚,结婚极少去民政部门登记,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等。侗族婚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相比较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悖离之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区。因此,对黔东南州的侗族婚俗习惯与国家婚姻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理论研究,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在侗族地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制史上,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比较完备。其婚姻原则、婚姻成立的要件、婚姻关系的禁止条件及中止条件、婚姻形式、夫妻关系等规定规定对现今婚姻家庭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takes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on the topic of marriage. Two research questions guide this study regarding what messages newlyweds recall receiving from their parents about marriage and how accurate the newlyweds perceive these messages to be. An inductive theme analysis revealed several meanings of marriage were transmitted from parent to child: Marriage means a lifelong commitment, marriage means work, and traditional values of marriage. Largely, these meanings of marriage were perceived to be accurate by the newlyweds.  相似文献   

17.
婚嫁作为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借助一些例子,分析对比了中英婚俗中所选用的物品、数字、声色以及所进行的仪式,以期说明中英婚姻礼仪中虽然婚俗形式存在差异,但人们祈吉祝福的愿望是一样的,中英婚俗中都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采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0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及其差异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婚恋观的性爱抉择维度上、恋爱动机维度上以及婚姻自主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角色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恋爱状态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和婚姻忠诚维度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性别、恋爱状态等因素影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相比男生,女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恋爱动机更清晰,但婚姻自主度较低;相比曾经恋爱过的群体,正在恋爱的群体在性爱抉择上更传统,在婚姻角色上更加开放;相比研究生,本科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保守,对婚姻的认识上也更忠诚。  相似文献   

19.
HUA Xiao-yan 《海外英语》2014,(16):200-201
Marriage is the main idea of Jane Austen’s novels. The novel reflects the ideal marriage views by describing several different marriages. It reveals a real marriage should be based on love, actual need, morality and equality. It creates a contrast between a successful marriage and an unsuccessful one. Elizabeth and Darcy’s marriage is considered as a successful one. In fact it embodies the author’s own concept of marriage, it is a fault to get married for only money and social status, but it is also foolish without thinking of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20.
“闪婚”的产生既受社会的影响,又受个人观念的支配,法律也为“闪婚”提供了生存土壤。“闪婚”是一种建立在情感冲动基础上的婚姻形态,是人们非理性和理性冲突的结果,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闪婚”进行社会学和法学分析,可以使青年人对婚姻进行理性思考,以选择健康的婚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