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认知语用学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认知语用视角分析语境在词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有助于树立科学的词汇教学观。在认知语境中系统而动态地解读、构建词汇意义才能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认知词汇。  相似文献   

2.
本借鉴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和语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本歧义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并初步探讨了语境在本歧义的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读进行意义选择时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曾文雄 《英语辅导》2008,(3):118-120
词汇语用学是语用学一个新的分支,强调动态语境中词汇意义的解释。词汇语用学在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再现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不同语境中的词汇意义的理解与再现涉及到语言、语用以及认知等层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境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开始被用于研究语言的各个方面。认知语境是由具体的语境经过内在化和抽象化之后形成的,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也是一个动态的语境。本文主要从认知语境的视角下去理解词汇,并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可以为语言学习者们在词汇的学习上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5.
赵元任语用学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赵元任的语言学研究中,蕴含着一些当代语用学的因子。主要体现在他的语言符号学、语言本质上的行为方式、语境之于语言的意义以及语用歧义等方面的论述中。对此进行梳理挖掘,将有利于促进当代语用学的发展以及语用学思想与理论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歧义的诱发因素大致可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传统的歧义研究多是对引起歧义的语言因素的探讨。近年来的歧义研究日益凸显出非语言因素是歧义的重要诱因。然而对非语言因素的研究还很薄弱,虽偶有学者提及,但论述零散而不系统。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词汇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的成因;从语境理论中的非语言因素视角来探讨动态交际中歧义的产生,以便能更好地认识和对待歧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歧义性的跨学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歧义性可从语用、语境和语义等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分析。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语用心理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受人们的语用意识和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和调整。语言歧义的产生是一种特殊的语境语用化现象,它不受语用交际策略使用等因素的制约。本文在语用学、语境论和语义学等理论基础上,探讨语言歧义的跨学科研究,试图用这些理论来分析研究话语的歧义及其消除,也证明了它们和语言歧义性研究之间存在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词汇语用学是语用学的新研究方向,人们对自己的母语都有"格式塔(完整心理)机制",所以能够凭直觉来弥补词汇空缺,但学习者对于外语通常没有这种机制。词汇语用学研究以此类方式,检视词汇在某一沟通情/语境中的意义,这个研究领域今年来蓬勃发展,致力于探究字词从字典定义延伸出来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歧义词的表征是语言学和心理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语言学家最早对歧义词进行了类型区分,并提出了心理表征假设,而心理语言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为该假设提供了实证支持。此外,二语歧义词表征是动态发展过程,其研究对二语词汇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慧君 《考试周刊》2010,(16):41-42
语用学和模糊语言学都是语言学中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年轻有活力的学科。很多学者不仅多角度地研究过模糊语言学,而且研究了模糊语言学在很多领域,特别是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然而从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来系统地分析模糊语言的文献还几乎没有。因此,本文试图从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分析语用中的模糊语言,说明模糊语言需要人们从认知心理等各方面理解其在不同交际场合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以语境为依托、以动态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它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相同的语句在不同语境下意义各不相同。语境融入要求我们动态地研究分析语言,语用学视角下研究语境融入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这种研究由来已久,根据语言学界对语境的定义,它的融入与应用体现在英语词义、语义、修辞、翻译四个方面。本文将从上述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歧义产生的四种类型: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歧义会带来额外含义。在一定语境下,会话合作原则的违背会产生会话含义,文章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因违背合作原则中的四大准则而产生的歧义现象。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有利于更好观察言语交际现象。  相似文献   

13.
语境与英语词汇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延霞 《考试周刊》2009,(30):97-98
语境,是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的简称。是语用学、语义学、语学、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中的一个基本和核心概念。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和发展的环境.制约着语言,决定语言的命运。词汇为语言的核心因素之一,英语词汇众多且语义十分丰富。本文旨在探讨利用语境正确理解和掌握词汇,希望能对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词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歧义的研究对汉语语用学有相当大的价值.本文从语型和语用两个角度入手,从语境和心理两个方面探求歧义现象的产生,并试图对歧义的理解因素作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通过语言来传递,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主要就是研究在何种语言环境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加上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往往一个词汇或是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或是语气中都会包含了不同的意思,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语用学在现代语言环境中的应用以及所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歧义产生的四种类型: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歧义会带来额外含义.在一定语境下,会话合作原则的违背会产生会话含义,文章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因违背合作原则中的四大准则而产生的歧义现象.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有利于更好观察言语交际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词汇习得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境又是词汇习得中的重要因素,但语境却常常被忽略。本文拟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语境种类及作用的分析,得出在语境策略下学习词汇才是词汇习得的上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词汇语用学的基本原则,举例探讨了作为语言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充实现象,说明语言交际者应当根据具体语境把握对方话语的各种隐含意义和语用功能,从而达到排除歧义,准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晓燕 《海外英语》2011,(14):78-79
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较新领域,它研究的是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等指导外语教学,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解决在实际交流过程中遇到的语言不得体等现象,对于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是要抓住语境。基于此,从语境理论的出发,提出运用语境理论指导词汇教学的方法,即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消除歧义、领会语用意义和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