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托克维尔把贵族看作制约绝对王权、保障自由的天然屏障,但旧制度末年的法国贵族已经丧失了政治上的生气;特权等级观念、同政治生活和农民的隔绝使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失去了平衡,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的赘物;与此同时,绝对主义王权垄断了一切政治生活,锻造了一个人们日益要求平等的社会,但其代价是自由精神的丧失和空想政治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类.除物质生活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如亲情友情、人格修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沅泉,脱离了生活,文学艺术就会枯萎。脱离了生活就失去了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标准和依据,甚至根本无法正确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四人帮”给我们的文学艺术事业所造成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斩断了文学艺术和人民生活的联系,使得作家不敢写生活,评论家不敢根据生活来谈创作。十几年来,在他们的肆意砍杀下,在他们散抪的种种乌烟瘴气的“理论”的毒害下,我们的文艺园地被搞得百卉凋零、毒草丛生。今天,我们在文艺领域里正本清沅,拨乱反正,首先就是要强调不管是创作也好,评论也好,都必须面向生活,必须从生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艺术史上,由于作家、艺术家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艺潮流或文艺流派。这些潮流或流派尽管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但最主要的潮流或流派只有两个: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尤其是现实主义,更是源远流长,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与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现实主义的原则,就是生活本身所给予的原则。换言之,现实主义是从生活出发来解决创作上的各种问题的。所以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文艺家都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实主义也就远比对其它文艺潮流论述得详尽,评价得高,肯定得多。我国的文艺创作,特别是能够包容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种观点,即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文学艺术高于生活以及文学艺术与生活同一.这三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文化立场,又在人类生存这一维度上走向了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7,(24)
从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留下他和他的三个女儿。这个贵族尝试了不少发明,都失败了,也因此耗尽了钱财,所以他们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里生活,他的女儿们也只得亲自烧煮、缝纫和打扫。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沉沦与教育哲学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育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泛化与沉沦教育在生活世界中日益深入与泛化。教育名目繁多,内容复杂,包罗万象,形式不拘,随处可见。广播电视、文学艺术、报刊杂志、流行音乐、社会舆论……各种各样的教育影响时刻环绕着人,人们生活在“教育”之中。“教育”成为人们的口...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果实》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了贵族社会,否定了贵族与自己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贵族已无力支配自己的生活.不得不以降神活动来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他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经济、道德、宗教的全面崩溃是他们必然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布宁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写作小说起,到十月革命后移居异域止,其间其小说的最基本的主题是“乡村”。这些作品展现了俄国农村日益萧条、农民日益贫困的景况,通过大量农民个体解剖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灵魂;反映了“贵族窝”的没落、衰亡,描写了贵族地主们的堕落、灭亡;也揭示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农村阶级关系的新变动。这些作品贯穿着人道主义主旋律。作家主要不在于揭露现实,而在于伤时怀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潜在的文化价值和日益凸现的商业价值使其权利纠纷日益增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为国际、国内社会所关注。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作出详尽的规定,因此如何对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有效地保护已成为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现状,揭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19-121
英国中世纪晚期是正在向近代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贵族的生活反映着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贵族家庭拥有数量众多的家仆,这些高素质的家仆是贵族家庭的门面。贵族家庭的居住模式由频繁的巡游慢慢转为定居,室内装饰向着舒适奢华的方向发展。贵族家庭间频繁奢华的社交活动,促进了贵族间的关系。文章根据贵族家庭的仆人、居住、社交这三方面对中世纪晚期英国贵族家庭进行考察,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认识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迹。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风俗甚至科技等都会影响文学艺术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祖先原是宋国的奴隶主贵族,曾祖父时迁到鲁国,父亲做过陬邑宰。孔子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很贫贱,早年当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吏,还做过帮人办丧事以糊口的“儒”。正如孔子自己所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生活的贫贱和比较接近下层社会的经历,对这位没落奴隶主贵族出身的孔子,在思想上不会没有影响。孔子的一生潦倒、不得志,官运也并不亨通,直到晚年才做过鲁国的司寇,为时仅  相似文献   

14.
想的和做的     
16世纪的时候,国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航海家完成了旅行,他发现了一条新航线。女王知道了这件事,便设宴款待这位航海家。席间请了很多贵族作陪,以示对这位航海家的尊重。但是贵族们却对航海家有些鄙视。用餐过半的时候,一些贵族便趁着酒劲奚落这位航海家说,你发现的那条航线,我们以前也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话音刚落,贵族们都随声附和,准备看航海家的笑话。航海家并不言语,他拿起一个煮熟的鸡蛋问贵族们:你们谁能让这个鸡蛋在不用任何支撑物的情况下立在光滑的桌面上?贵族们拿起鸡蛋试了试,最后得出结论:绝不可能。航海家拿起鸡蛋,把鸡蛋的一…  相似文献   

15.
王敦  陆斐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1-3,17
流域文学艺术的研究已经较早被学者们广泛关注,但关于右江流域壮族文学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目前尚少关注。右江流域的壮族在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学艺术,它们集中地展现了这一流域壮族民众的精神情感、道德传统和个性特征,以及壮族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也是当下壮族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对这一民间审美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和阐扬,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壮族文学艺术,为“新理性”人文重建提供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周锦华 《新高考》2007,(11):31-33,36
一、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文学艺术1.全面认识古代的四大发明内容:四大发明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火药、火器的发明与传播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开辟海外市场提供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午餐》     
这是一幅贵族家庭生活风俗场面。华丽的罗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画中人物高贵的生活举止和环境陈设,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现象。画家沿用古典主义的艺术技巧、造型手法反映贵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研究尼德兰革命的著作很多,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认识分歧很大。例如,尼德兰革命中资产阶级和哪个阶层结成政治联盟?一说是和新贵族(即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另一说是和旧贵族(即封建贵族);也有人只说和贵族结盟而不区别新旧;对在尼德兰革命中有重大影响的奥兰治·威廉的评价,分歧更大。在国外,早有人誉之为抵抗运动的灵魂、荷兰的缔造者和国父、欧洲十六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也  相似文献   

19.
面对生活变迁、观念改换、生产力急遽发展的社会浪潮和改革激流,自然科学的前沿科学群越来越对文学艺术的方法论具有开拓意义。这种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适应和促进这种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了适应和促进这种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了适应和促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新的进化和转变,也为了文学、美  相似文献   

20.
文学艺术虽然是经过文学艺术家再创造的客观生活,但却保留了客观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真实动人性,甚至比客观生活本身还要真实动人.艺术真实是文学艺术的生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