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田机在进行作业时,还田工作部件十分重要。试运用ANSYS软件对还田机刀辊进行模拟分析,在强度、刚度和固有频率达到满足的约束条件下,优化刀辊结构,减轻刀辊质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以土壤离散化为主的挖坑植树机刀盘的设计分析方法,并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植树机的工作要求,针对现有刀具排土不畅的问题,建立起仿真试验模型,最后通过运动学仿真获得相关性能指标,其结果可为新型挖坑植树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以土壤离散化为主的挖坑植树机刀盘的设计分析方法,并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植树机的工作要求,针对现有刀具排土不畅的问题,建立起仿真试验模型,最后通过运动学仿真获得相关性能指标,其结果可为新型挖坑植树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设计了应用于设施农业的旋耕、起垄、培土、覆土、开沟、犁耕等作业机械,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外进口样机的先进结构,根据我国农艺要求和使用习惯进行了国产化设计。经过试验分析确定了6种作业机具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经检验表明,根据本研究开发的作业机械为设施农业提供了一套先进机型。  相似文献   

5.
提高刀辊材料硬度可减少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模切速度,但会导致与之配合的砧辊损伤更为严重。为了使刀辊和砧辊系统总磨损量达到最小,试验研究了刀辊和砧辊的硬度匹配问题。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刀辊与砧辊的硬度匹配,分析了不同硬度刀辊与砧辊匹配时的摩擦磨损与表面损伤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硬度刀辊和砧辊试样匹配对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刀辊硬度增加,刀辊磨损量呈下降趋势,砧辊磨损量表现为线性增加,刀辊和砧辊总磨损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刀辊与砧辊硬度比为1.016时,刀辊和砧辊系统总磨损量达到最小。刀辊硬度对刀辊和砧辊试样表面损伤形貌没有影响,刀辊和砧辊试样表面损伤形貌均表现为表面剥落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杂物在静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模型,运用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静电辊表面的电场分布、杂物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各种摩擦式静电除杂样机除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效果与仿真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在环境湿度为60%RH、静电辊转速为25 r/min时,杂物的挑出率为98.77%,相较于最初的工艺参数平均挑出率提高了20.51%。研究为提高摩擦式静电除杂机的除杂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螳螂前足的锯齿状结构,提出一种缺口圆盘耙片的仿生设计.借助于Creo Parametric 5.0软件建立耙片的三维模型,并利用LS-DYNA软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耙片进行动态仿真.在相同的土壤物理特性情况下,与传统缺口耙片进行对比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仿生锯齿状缺口圆盘耙片切土碎土阻力降低1.26%、切削秸秆阻力...  相似文献   

8.
以单个压花辊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采用ADAMS软件建立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刀辊质心位置、刀辊间隙、轴承支撑位置及驱动转速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并提出系统的改进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为减小系统振动,刀辊质心位置应适当偏离驱动端,刀辊间隙保持在0.3~0.6 mm,轴承支撑位置适当向刀辊两端靠近,而刀辊驱动转速尽量在478~956 r/min运行。提出的压花辊改进设计方案较原方案的轴承支撑反力标准差下降约72%,减振效果显著。结果可为模切装备的结构设计及参数匹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功率液压马达的性能测试,设计了基于机械式功率回收液压马达性能检测试验平台。分析其液压系统回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硬件组成;以试验平台的液压回路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流量与转矩的匹配关系、功率回收、加载以及控制等关键问题。对整个试验平台的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进行现场试验,在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该试验平台达到了预期的对马达进行性能测试以及实现功率回收的效果,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环境工况和进水温度对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消耗功率、制热功率、热效率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和消耗功率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制热功率和性能系数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系统的性能是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