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105-111
为探究影响光学图像相加减实验效果的因素及影响过程和变化规律,运用ASAP光学软件对不同参数下的实验光路进行三维建模、光线追迹、像面数据显示和仿真分析,给出了透光孔中心距不匹配、光栅横向微位移不足、光栅偏离谱面、透镜不等高同轴等情况下的像面仿真图,并在实验室中搭建光路,对各种仿真情况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ASAP仿真结果与通过手机拍摄或CCD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符,仅当光路等高同轴、各元件严格定位、透光孔中心距与系统参数精确匹配、光栅横向精密移动1/4周期等条件满足时,才能获得好的图像周期性相加减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Visual Studio 2005下,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应用于虚拟器材建模,基于C用程序以仿真各种实验场景和实验状态.通过操作鼠标和键盘,可以进行使激光光束平行于工作台面、使激光光束的主光线通过透镜光学面中心、使针孔位于扩束镜后焦点处,基于剪切干涉法使透过准直透镜的激光为平行光、使光栅光谱仪中的光栅位于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内并且栅线平行于狭缝5种典型光路的交互式实时虚拟调试.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虚拟实验方式无需真实实验设备支撑,有助于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光学基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物光和参考光的均匀性,对彩虹全息的拍摄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了可以采用二元光学元件,通过光学变换来实现这种光强分布的均匀性 进一步提出所用二元光学元件,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利用空间光学调制器来实现,或借助记录干板来制造  相似文献   

4.
信息光学与设计性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学全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部分实验光路问题、全息干板的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优化方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使用一个单色CCD完成真彩色相移数字全息记录的装置和一种各色光融合再现成像的方法,实现了真彩色全息记录与成像。在数字全息记录光路中引入红绿蓝3种色光激光光源、3个扩束准直系统和快门、1个反射镜、2个合束器,实现了3种光源的切换。找到不同色光像像素大小与波长的关系来完成不同色像大小的调整。使用分辨率板和硬币为目标物进行光学实验,验证了各种色光融合的规律和该真彩色全息成像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调整双缝干涉实验仪,由于观察和调整手段的局限性及仪器制造精度较低等原因很难达到各光学元件中心共轴,导致从双缝透射出来的光束与遮光管轴线存在一个夹角,以致光束严重偏离测量头。采用光敏电阻测光的方法调整相关光学元件,能使得从双缝透射出来的光束照射到测量头的中心并且达到最亮,从而能够快速调出明亮清晰的干涉条纹,同时能使学生感受到传感器应用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物理中的有关光学实验,按照几何光学实验、波动光学实验和近代光学实验进行归类,对其中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以及光电效应和激光全息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光杠杆、三棱镜分光、牛顿环、光栅衍射、偏振旋光、测定普朗克常量和拍摄全息图的方法和应用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亚波长金属光栅表面等离激元( SPP)具有光场局域增强、异常透射等现象,被广泛用于光刻。利用FDTD Solutions软件,改变金属光栅材料、周期、厚度等因素,通过有限时域差分方法探究表面等离共振光刻条纹分布特点。仿真结果表明,亚波长金属光栅光刻条纹分布周期是光栅的周期一半,光刻条纹强度在表面等离共振波长作用下也会大于入射光强度。该研究为微纳米光学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板技术复制光盘沟槽结构,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弹性光栅薄膜。将复制具有光盘沟槽负结构的弹性光栅薄膜在自制的弹性光栅支架上进行拉伸,使光栅常数发生了连续变化,达到周期可调的目的。采用激光光栅衍射方法测量了光栅常数,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别对光栅薄膜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DMS弹性薄膜光栅衍射现象显著,对此弹性光栅薄膜进行拉伸,光栅常数可连续调制,且光栅条纹无可视畸变。用该方法复制的周期可调光栅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相对于传统光栅,PDMS光栅材料环保无毒,具有高透光率、耐热性、耐寒性等优良的物理特性,特别是光栅常数连续可调,可以实现光路的切换和光通信信号滤波等多种功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光脑”是由光导纤维与各种光学元件制成的计算机。它不像普通电脑靠电子在线路中的流动来处理信息,而是靠一小束低功率激光进入由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光回路来进行“思维”的,但同样具有存储、运算和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