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柚子皮制备生物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的Cr(VI),考察了p H值、柚子皮投加量、柚子皮粒径、溶液离子强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Cr(VI)离子初始浓度15mg/L、p H 1.5、反应温度25℃、柚子皮投加量1.0g/100 m L、吸附时间7 h时,Cr(VI)离子去除率可达90%以上。柚子皮对Cr(VI)离子的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吸附等温线线性相关性均较显著,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柚子皮对水中Cr(VI)离子吸附性能较好,且运行成本低,可推广应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借助新型偶联剂,通过海藻酸钠(SAL)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修饰和改性,制备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复合物,利用TEM表征了修饰后的MWNTs的表面形貌,借助全自动快速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表征了MWNTs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考察了溶液p H值、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的量等因素对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复合物吸附水溶液中锌离子行为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利用海藻酸钠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提高了分散性、比表面积和孔径。实验结果表明:中性条件下的吸附效果均较酸性条件下的好,而在偏碱性条件下,溶液会发生沉淀,吸附不再是主要作用。在室温25℃,p H=6条件下,SAL-MWCNTs复合物对锌离子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由Langmuir模型计算可知改性碳纳米管对Zn^(2+)的最大吸附量为84.50 mg/g。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35-41
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了不同生物炭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及Cu~(2+)初始浓度条件下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200mg·L~(-1)时,生物炭适宜用量为5g·L~(-1),Cu~(2+)的去除率可达97.2%.溶液pH值在2~7范围内,Cu~(2+)的最佳吸附pH值为5.生物炭对Cu~(2+)的吸附速度较快,在2h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最大吸附量为49.0mg·g-1.水葫芦生物炭对Cu~(2+)的吸附以作用力更强的专性吸附为主,特别是在吸附未达到饱和时,专性吸附比率高达98%以上.水葫芦生物炭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4.
商品化活性炭(AC)经柠檬酸预处理,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活性炭(SDS-AC)用于铜离子的吸附,考察改性剂用量、吸附时间、p H、SDS-AC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SDS-AC吸附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0.3%的SDS改性剂量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38.7621 mg/g,约为AC吸附量的2.5倍;200 m 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为SDS-AC投加量为0.200 0 g,p 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铜离子在SDS-AC中的吸附行为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小球藻生物吸附废水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球藻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微量Cu~(2+),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对Cu~(2+)的生物吸附主要经历了快速的吸附和缓慢的吸收两个步骤:pH值是影响Cu~(2+)生物吸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佳pH值在6~8之间;离子强度对Cu~(2+)的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小球藻对Cu~(2+)的生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6.
以蛭石和人造沸石为吸附剂,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吸附时间、样品用量、溶液pH值、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其吸附Pb(2+)和Cd(2+)和Cd(2+)的影响及在模拟废水中对Pb(2+)的影响及在模拟废水中对Pb(2+)的吸附性能.蛭石对模拟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蛭石对模拟废水中Pb(2+)的吸附率为86.27%,对Cd(2+)的吸附率为86.27%,对Cd(2+)的吸附率为85.25%.人造沸石对Pb(2+)的吸附率为85.25%.人造沸石对Pb(2+)吸附率为99.78%,对Cd(2+)吸附率为99.78%,对Cd(2+)的吸附率为99.98%,人造沸石对Pb(2+)的吸附率为99.98%,人造沸石对Pb(2+)和Cd(2+)和Cd(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蛭石好.  相似文献   

7.
在以H2_S系统的定性分析中,常常会遇到Cu~(2+)与Cd~(2+)离子分离的问题。 目前,已有教学和实验资料介绍,通常采用氰化钾法,甘油碱法,保险粉法或利用调节酸度生成C_uS而Cd~(2+)不沉淀的方法。 其中,虽氰化钾分离效果好,但氰化钾剧毒,使用时既污染环境,又威胁人体的健康;而甘油碱法操作简单,但往往Cd(OH)_2沉淀表面吸附的C_u~(2+)离子不易洗净,使得C_u~(2+)  相似文献   

8.
以菜粕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孔隙发达的活性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孔隙测定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菜粕活性碳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活性碳表面形成了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为1521.2 m2/g,平均孔径为1.49 nm.所制备的活性碳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qe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考察菜粕对甲基橙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显示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在283、293和313 K时,其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337、366和376 mg·g-1.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100 mg/L,投加量为0.3 g/L,p H值为3,反应时间2 h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菜粕活性碳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甲基橙.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钝化修复剂对镉和铅吸附及解吸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不同钝化修复剂对重金属离子(Cd2+、Pb2+)的吸附与解吸性能,选用贝壳和生物炭,在静态条件下研究其吸附和解吸特性。结果表明:贝壳、生物炭对Cd2+离子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曲线较好地拟合,对Pb2+离子的吸附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曲线较好地拟合;重金属钝化修复剂贝壳和生物炭中加入重金属溶液(Cd2+、Pb2+)的浓度越大,其吸附解吸力越强;不同钝化修复剂对重金属的吸附与解吸能力略有不同,生物炭对Cd2+离子和Pb2+离子的吸附力比贝壳大;2种钝化修复剂对Pb2+离子的吸附能力大于对Cd2+离子的吸附能力,在相同的初始浓度下,2种钝化修复剂对Cd2+离子和对Pb2+离子解吸力均是生物炭大于贝壳。  相似文献   

10.
以改性锰矿为吸附剂,以含有单一的锌溶液以及铜、镍和铜氨络离子与锌的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研究了Cu(2+)、Ni(2+)、Ni(2+)和铜氨络离子对改性锰矿吸附Zn(2+)和铜氨络离子对改性锰矿吸附Zn(2+)的竞争吸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存在多种二价重金属离子时,各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吸附,Cu-Zn体系中Cu(2+)的竞争吸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存在多种二价重金属离子时,各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吸附,Cu-Zn体系中Cu(2+)拮抗Zn(2+)拮抗Zn(2+)的吸附,即抑制对Zn(2+)的吸附,即抑制对Zn(2+)的吸附;而在Ni-Zn体系中,在低pH值下Ni(2+)的吸附;而在Ni-Zn体系中,在低pH值下Ni(2+)协同Zn(2+)协同Zn(2+)的吸附,促进对Zn(2+)的吸附,促进对Zn(2+)的吸附,在高pH值下Ni(2+)的吸附,在高pH值下Ni(2+)拮抗Zn(2+)拮抗Zn(2+)的吸附;铜氨络离子-Zn的体系中铜氨络离子对Zn(2+)的吸附;铜氨络离子-Zn的体系中铜氨络离子对Zn(2+)表现出显著的拮抗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