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幼儿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媒体通过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呈现出来的"幼师"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幼师群体的认知。本文选取《人民日报》近10年来对幼师形象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对幼师群体的关注度逐年上升,其中负面新闻报道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多以客观公正的舆论引导为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南海仲裁案"出发,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和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从形式特征、报道内容、报道倾向三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如何报道南海仲裁案,揭示重点报道内容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建构的中、美、菲三国不同的国家形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肖依 《青年记者》2017,(14):33-34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文化传播上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人民日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报道,是一种国家叙事,是塑造良好大国形象的尝试. 通过“一带一路”报道树立国家形象 笔者在《人民日报》中获得标题含有“一带一路”字样的报道(截至2016年12月14日)共515篇,等距顺次抽取其中100篇样本,分析《人民日报》是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报道叙事树立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4.
李玺 《东南传播》2015,(8):98-100
本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在4·20雅安地震和8·3鲁甸地震中的新闻报道内容进行了统计,借此总结和分析其报道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研究发现:以"硬信息"打造权威性和公信力、用"以人为本"置换"以宣传为本"、不露痕迹地进行舆论引导,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次地震中的主要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5.
全运会自1959年至2013年,已举办十二届。《人民日报》对每届全运会都做了详细报道。不同历史背景下,在关于全运会的报道中,运动员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以1959年至2013年的《人民日报》的体育人物报道为样本,以运动员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新世纪至今,三个不同时期的报道进行分析,对典型个案进行重点剖析。通过分析运动员形象的变迁,总结其历史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试图分析自1949年至2012年期间的《人民日报》对公共关系意涵的界定类型及其发展情形。结果显示,《人民日报》对公共关系意涵共作出十类明确界定。依据各类界定的报道数量及发展趋势的显著程度,本研究将十类界定分为三种情形:主导界定("媒体关系"、"非正式关系"与"劝服")、次要界定("活动组织执行"与"正式关系管理")和边缘界定("辩解"、"辅助服务"、"耍花招"、"形象管理"、"多向界定")。最能体现《人民日报》公共关系意涵界定情形的是三类主导界定。总体而言,《人民日报》的公共关系意涵界定有一定偏颇,会对公众的公共关系认知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试图分析自1949年至2012年期间的《人民日报》对公共关系意涵的界定类型及其发展情形。结果显示,《人民日报》对公共关系意涵共作出十类明确界定。依据各类界定的报道数量及发展趋势的显著程度,本研究将十类界定分为三种情形:主导界定("媒体关系"、"非正式关系"与"劝服")、次要界定("活动组织执行"与"正式关系管理")和边缘界定("辩解"、"辅助服务"、"耍花招"、"形象管理"、"多向界定")。最能体现《人民日报》公共关系意涵界定情形的是三类主导界定。总体而言,《人民日报》的公共关系意涵界定有一定偏颇,会对公众的公共关系认知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融媒时代,微视频成为时政报道不可忽视的载体,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规模化发展,为时政宣传增加了新路径。近三年《人民日报》为适应时政宣传需要,充分利用微视频来丰富创新时政报道形式,《奋斗》等一系列作品的传播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本文简要分析《人民日报》微视频在时政宣传中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是国家对内对外宣传的窗口,奥运会运动员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群体。文章通过分析2020年东京奥运会《人民日报》报道中有关中国女性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可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中国女性运动员所建构的国家形象体现为维护体育精神的拥护者形象,推广中国文化的使者形象,富有魅力的积极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两会"既是我国的重要政治体制,也是我国民主建设进程的标志,一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于"两会"的报道,其本身也是民主建设步伐的体现,同样受到关注。本文以框架理论考察、分析1978年到2012年《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提出《人民日报》在民主建设中的媒体角色定位及公众对《人民日报》的媒体期盼。"两会"民主有理由对媒介作更全面的角色期待,《人民日报》有责任也有义务完成"两会"民主对其更全面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