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魏晋六朝王权的更迭,除蜀汉、东吴、十六国割据政权以及北魏是凭军事实力"征诛"建立之外,其他各朝基本上都是采用和平移交政权的禅代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其"易姓而王"缺乏血缘效力的特质,因此王权政治的合法性亟需援据符瑞加以彰显与呈示。故而,魏晋六朝禅代夺权者,常常以"承天受命"自居,倡导、宣扬,乃至造作天命符瑞,为其争权服务,这是魏晋六朝禅代不可忽略的一个实际。  相似文献   

2.
龚世学 《兰台世界》2012,(30):58-59
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吉祥征兆.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的过程,就是其势力集团造作、运用符瑞以窃夺国家政权的过程.符瑞在汉新禅代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王莽的政治,首先应当是一种符命政治.  相似文献   

3.
清谈之风在魏晋后期确有流弊,但对六朝的公文发展贡献却极大。推荐人才运用“清谈”模式,尽显“清谈”风雅正是出现在六朝荐举文书中特有的现象。清谈之风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并大大增加了魏晋公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清谈之风在魏晋后期确有流弊,但对六朝的公文发展贡献却极大.推荐人才运用"清谈"模式,尽显"清谈"风雅正是出现在六朝荐举文书中特有的现象.清谈之风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并大大增加了魏晋公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你,意指“思维修”式“静虑”即“静其思虑”,“静中思虑”。禅,作为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起源于古印度的瑜伽,是人与宇宙冥合的智慧,曾对我国的文学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以诗谈禅、以禅趣入诗,自六朝以来就有很多尝试,支遁、慧远、谢灵运等人作出了一定  相似文献   

6.
郭璞三论     
王澍 《兰台世界》2011,(12):2-3
郭璞是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化巨子。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并定论了郭璞。一,其政治观是游世不避、和光同尘。二,郭璞的学术表面上类似汉学,实质上是魏晋玄学一路。第三,其鬼神观属道家天道自然论或气化自然论。  相似文献   

7.
郭璞三论     
郭璞是魏晋六朝时期的文化巨子.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并定论了郭璞.一,其政治观是游世不避、和光同尘.二,郭璞的学术表面上类似汉学,实质上是魏晋玄学一路.第三,其鬼神观属道家天道自然论或气化自然论.  相似文献   

8.
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的《古诗四言》墨迹,不仅是书法方面的“间世至宝”,而且作为唐人的汉魏晋名家四言诗写本,在古诗的校对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李氏墨迹与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严可均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收的相关作品对校,尤其是对历来聚讼纷纭的陶渊明《停云》李氏写本的校对价值做了重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乐府诗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是由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一个官署名称——乐府而来的。汉代人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收集和编录的诗篇称为"歌诗",魏晋六朝时,人们才开始称这些歌诗为"乐府"或"乐府诗"。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体分类上,除《明诗》、《辨骚》以外,还分立出《乐府》一篇。梁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在对所选录的诗文分体分类时,于“赋”、“诗”、“骚”之外也另立了“乐府”一门.从此以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便有了“乐府”或“乐府诗”这一门类和名称了。  相似文献   

10.
汉魏六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阶段,而魏晋六朝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集主要有明代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近人丁福保编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主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一时期诗歌的历代选本也不下百部,仅笔者所寓目的今人选本就达十余种。然因种种原故,诸选本虽各有千秋,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近读到沈文凡教授主编的《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1.
白宫对巴格达发动的宣传攻势秦殿杰海湾地区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在美国白宫决策者们说来,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总盼望这个障碍美国在中东利益的统治王权,能尽快地早一点垮掉,美国的新闻媒介经常攻击萨达姆政权的所作所为,阴暗面充斥报刊,几乎没有什么肯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殷孟伦先生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是一部研究魏晋文学史的力作,但其间亦有可商之处;今对几个具体问题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公文发展的由散入骈为线索 ,具体分析了文体骈化、尤其是魏晋六朝时期的骈文对公文的巨大影响和唐宋时期对公文的成功改造 ,总结了历代公文在骈散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4.
秦亡汉立,为了维护王权统治,建立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制度,是当时统治者的首选,作为新兴的政权,要有更加进步的统治思想和治国之道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秦亡汉立,为了维护王权统治,建立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制度,是当时统治者的首选,作为新兴的政权,要有更加进步的统治思想和治国之道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凌宏 《兰台世界》2014,(12):37-38
在明代州县政府是最基层的实体政权,州县政府在审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时候"情、理、法"结合,有一定的自主裁断权,而判断州县执法官员是否清明就要要看其如何综合运用"情、理、法"来审判司法案件。  相似文献   

17.
南京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时期,豪门贵族大多喜好饮茶喝酒,以茶代酒这句口头禅就出自六朝时的南京. 唐代南京佛教高僧大德云集传法.茶有提神醒脑、生津祛疲等特殊功效,成为僧人最理想饮料,刺激了寺院茶叶的生产.之后进一步在宫廷、民间推广普及. 唐代人陆羽编撰了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因此被尊为茶圣.他从小被寺院收养,对茶的许多相关知识的最初了解和兴趣都是从寺庙中获得,练就了种茶、采茶、制茶、烹茶的技艺.21岁时他专程赴栖霞山采茶品泉,与禅师品茶论禅.后来,宋代僧人就在陆羽试茶处造亭,并摩崖刻石“试茶亭”.南京寺院的禅师们借茶悟禅,刮起了南京的茶禅之风.尽管“茶禅一味”这四个字的提法是南宋以后的事,但在唐代南京的茶禅文化中早已有所蕴育.  相似文献   

18.
佛教对辽朝统治者巩固政权以及国家的发展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辽以佛亡"的话语还是在后代不停地传着。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深层次来剖析辽代灭亡与崇佛的关系,可以看到辽朝的灭亡绝不单单是因为统治者沉迷佛教,还和当时制定的政策有着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从南京出土的南朝竹林七贤壁画谈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六十年以来,在被称作六朝金粉之地的南京地区,陆续发现了多处具有大型拼镶砖质壁画的六朝墓葬。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以著名的魏晋文人“竹林七贤”为主题的大幅作品。六十年代首先发现的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六朝砖墓中,南北两侧墓壁上嵌着对称的精美画面,每侧4人。根据人物旁边的文字题榜,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季、刘灵(伶)、阮咸”,以及不列入“竹林七贤”的荣启期。在此以后,南京西善桥油坊村、江苏丹阳胡桥鹤仙坳、江苏丹阳建山金家村与胡桥吴家村等大型六朝墓葬中也陆续发现了大型拼…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国画论里有南派北派之说,这是明人董其昌借了禅家里南北宗的话头。更早的六朝,已有把南北地域跟思想方法或学风相联的说法,譬如《世说新语》载:褚季野云:“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国安答:“南人学问,清通简要。”董其昌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