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能力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日益迫切。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学生开始,实施创新教育。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从教师自我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就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针对这一问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事关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发展的后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理应担负起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历史的重任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然而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决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从小抓起。儿童时代的发展状况 ,将直接影响未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因此 ,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重视和加强我国青少年一代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马约尔先生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不竭的源泉。而创新能力和水平,又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创新教育将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深化和完善创新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素红 《考试周刊》2013,(79):96-96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是教育自身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英语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上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实施英语教学创新教育,不仅可能,更是必要。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从功利、短视的目的出发,以知识灌输为目标,以考查语言规则的记忆为手段,极大地挫伤、压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一个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希望;没有创新,就没有国家与民族的强大。因此,从学生抓起,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是贯彻新教育理念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这一教育思想,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工作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要使国家兴旺发达 ,民族进步 ,就必须从教育入手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一、要努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化学教师队伍开展创新教育 ,关键在教师。正如陈至立部长所说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中学化学这样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  相似文献   

11.
李洪艳 《新疆教育》2012,(13):116-116
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创新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启发性的问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层次鲜明形式多样的习题设计,新型的评价等,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抱着好奇心的小学生,愉快地走进数学王国,自觉地去探讨其中的奥秘,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的或宗旨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化学创新教育特别是化学实验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尤珂蔚 《考试周刊》2011,(73):225-226
当代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又取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创新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前任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中的说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正是要靠创造教育来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语文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师要将创新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从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培养质量,国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湖北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提出的《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精神,结合中部崛起战略,在2006年制定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实施计划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发民族创新意识、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将成为民族兴旺、国家发达的关键。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取决于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能否不断创新是人类在社会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是起重要甚至决定作用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进步,关键在于这个民族是否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那么,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教育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学校教育的主题歌。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