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森林碳汇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林农参与碳汇经营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新一轮林改后小规模林农成为森林碳汇的主要供给主体,探讨农户碳汇经营意愿对于激励碳汇经营主体政策瞄准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Putnam的社会资本理论,利用福建省欠发达山区344户林农的微观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林农参与碳汇经营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林农参与碳汇经营意愿不高,仅36.63%的受访农户表示愿意参与;(2)社会资本对林农参与碳汇经营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核心变量对碳汇经营意愿的贡献大小排序依次是关系网络人际信任制度信任社会规范;(3)人力资本中受教育程度、物力资本中家庭纯收入、林地总面积、林地地块数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家庭林业碳汇经营意愿。社会资本被称为"穷人的资本",尤其在欠发达山区,政府可结合林区乡土情景从其核心维度采取措施,调动林农参与碳汇经营意愿,同时考虑碳汇补偿制度中林农利益需求等。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农户是否愿意参与生态补偿项目,不仅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绩效,更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本文以甘肃省的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临夏州社会网络指数最高(1.624),张掖市次之(1.328),甘南州最低(1.196);临夏州规范指数最高(2.345),甘南州次之(2.300),张掖市最低(1.635);张掖市信任指数最高(2.532),甘南州次之(2.487),临夏州最低(1.716);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最高,其次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最低的是张掖;③农户社会资本的网络、规范、信任维度均对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农户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劳动力数量每提高1个单位,参与生态补偿的概率分别提高4.098、2.395、1.307个单位;但户主年龄、农户拥有的草地、耕地面积每提高1个单位,参与生态补偿的概率将分别降低1.017、2.022、2.281 个单位。  相似文献   

3.
王昕  陆迁 《软科学》2014,(3):135-139
运用500户微观调查数据,在Heckman样本选择性偏差检验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模型对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农户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社会资本及结构对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支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重要变量,其中,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对农户支付意愿有促进作用,而社会网络具有抑制作用,社会声望与支付意愿关系不显著。此外,家庭人口、家庭收入、灌溉面积、水利设施满意度和是否偷水也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不同影响。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对支付金额有显著正向影响,水利设施满意度与支付金额成负向关系,偷水程度对支付金额有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彬彬  陆迁 《资源科学》2013,35(6):1159-1166
小型水利设施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粮食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陕西省泾阳县桥底镇5个村的实地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对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供给意愿,探究影响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年龄、性别、当前是否务农、务农人数占家庭人数比例、灌溉面积对农户的供给意愿有重要影响;在农户认知因素中,小型水利对农业生产重要性、小型水利的损耗程度对农户的供给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社区环境因素中,农户对水利满意度、是否偷水对农户的供给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社会资本因素中,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参与也是影响农户供给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创新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社区氛围;重视社会资本,降低合作成本等措施促进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  相似文献   

5.
孙前路  房可欣  刘天平 《资源科学》2020,42(12):2354-2369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的视角,利用西藏707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连续比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组,综合分析了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行为及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农户具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占比略超过一半(51.77%),但参与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较差;②邻居参与积极性、保洁员监督、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能减少疾病传播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③农户的文化程度、村民监督及政府宣传有利于农户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整治模式,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政府出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交平台而诞生的“微政务”,已成为电子政务2.0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新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公众参与,是发展“微政务”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当前我国“微政务”面临公众参与层次低、参与不充分等困境。研究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微政务”公众参与问题,以社会资本为外因潜变量,“微政务”信任和公众参与意向为内因潜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并结合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拟合,以分析社会资本对“微政务”公众参与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均正向影响“微政务”信任,进而对公众参与意向产生正向作用,即社会资本越丰富,公众越信任“微政务”,参与意向越强烈。研究认为,政府部门应从丰富公众社会资本入手,培育“微政务”信任,促进“微政务”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7.
在对环境问题和政策下的社会资本内涵研究概况总结的基础上,运用议题驱动法对社会资本与环境政策关系的理论及实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相关实证研究显示以社会网络、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为核心要素的社会资本对自然资源管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程度影响。且社会资本对环境政策实施及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社会资本通过环境责任行为影响环境政策有效性;社会资本通过非经济社会成本与收益感知影响环境政策公众接受度;主观规范通过影响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知觉影响政策参与意愿。将社会资本与相关中介变量因素耦合,探究在中介变量作用下,社会资本对环境政策绩效能否真正发挥其影响及其相应的影响方向、影响路径、影响程度是将来需要扩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规范、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3个维度构建社会资本测度指标,运用2008—2015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究社会资本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社会规范水平越高,技术转移绩效越好;地区社会网络通达度越高,技术转移绩效越好;同时,地区社会信任程度越高,技术转移绩效也越好。从社会资本角度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各地区技术转移绩效的建议,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推广服务两种渠道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民勤地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积极性普遍不高,采用意愿较弱,采用面积较小,尤其是节水灌溉支付意愿处于较低水平;②社会网络、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社会网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作用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社会网络内在维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促进作用,间接效应表现为社会网络可以正向影响推广服务效果,进而促进技术采用;④水资源稀缺认知和技术的有用性认知可以促进技术采用,良好的社区环境可为技术采用提供外在保障。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既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治理成效的直接受益者。本文根据陕西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HM)考察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运用层次回归将制度信任对环境关心-农户参与治理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关心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均存在显著正效应;制度信任不仅对农户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还对环境关心-农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制度信任度高的农户,环境关心对其支付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受教育年限及家庭人口数正向影响农户参与意愿,收入高的家庭参与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相对更高。因此,提升农户环境关心意识、规范农户认可的法规制度以及创造良好的制度信任氛围,对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光芸  赵昕宗 《学会》2014,(2):5-11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依赖于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一是基于村庄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的信念、价值理念、信仰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二是由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及政府促成的组织网络等组成的制度型社会资本.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一是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往往过多地介入到农村合作组织的日常经营决策中,忽视了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二是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弱化.乡村社会中尚存的传统社会规范、民间舆论、熟识信任、身份认同、父老权威以及乡村社会纽带等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日趋弱化.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依赖于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政府要培育制度型社会资本,加强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引导和利用乡村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关系型社会资本促进关系型社会资本与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等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融合,推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蔡荣  蔡书凯 《资源科学》2013,35(8):1661-1667
本文利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的740户农户调查样本,运用博弈模型逻辑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中不愿意参与农田灌溉实施建设的有274户,占37.0%,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缺乏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户主年龄、非农收入比重、农田灌溉设施状况和村组成员户数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种植规模和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包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鼓励农村耕地流转以促进规模化种植、扶持合作社发展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适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提高农业收入比重等.  相似文献   

13.
蔡荣  马旺林  郭晓东 《资源科学》2014,36(12):2594-2603
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出发,以粮食主产区农田灌溉水渠改造为例,利用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经调查发现,受访农户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不足40%,大多数农户对该项集体行动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参与意愿。研究表明:水资源稀缺程度高、灌溉面积大、所在群体宗族结构同质、能够获得统一灌溉服务的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较强,而所在群体非农就业户数占比高、粮食售价与最低收购价落差大、非耕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高的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则较低;此外,渠道质量、成员户数、受教育程度、务农人数等变量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本文分析结论具有重要政策含义:1通过推进耕地流转扶持种粮大户发展;2积极发展农村社区灌溉服务组织;3粮食收购环节确保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到位;4建立专门的政策扶持机制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户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志武  胡伦  陆迁 《资源科学》2018,40(4):797-808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风险特质的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异质性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求农户最优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为构建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政策激励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利用甘肃省张掖甘州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示范区540份农户调查问卷,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 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降低干旱风险损失的功能,因此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随风险认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而随风险偏好程度增加而减弱;② 农户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交互决定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即当农户感知到更大风险时,风险喜好型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低于风险厌恶型农户采用意愿;当农户属于风险喜好型时,风险认知较高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高于风险认知较低农户采用意愿;③ 农户风险偏好通过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风险厌恶型农户随其风险认知水平的增加而对增加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变得更加强烈和显著;同时,研究也发现风险规避型农户并未因风险认知水平提升而提升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贾亚娟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20,42(12):2370-2381
农户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主体,其分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基于农户分类行为的微观数据,本文结合“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因素,分析生活垃圾污染感知、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的影响机理,并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陕西农村13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个体层面”的生活垃圾污染感知对农户分类水平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农户对生活垃圾在生态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身心健康方面产生的污染及影响感知越强,其生活垃圾分类水平越高;②“集体层面”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制度信任、社会参与及社会规范显著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但人际信任对其分类水平并无显著影响,说明社会交往频率较高、制度信任度较高、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公共事宜以及认为村庄垃圾治理较好的农户,其分类水平较高;③女性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相较于男性更高一些,低收入家庭相对于高收入家庭的分类水平更高。因此,要实现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不仅要强化农户污染感知,而且需要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网络沟通以及信息共享加强农户交往频率、提高农户的制度信任度以及公共事务参与度、强化社区约束机制,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构建了资本禀赋影响牧民减畜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同时,利用对内蒙古372户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双栏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资本禀赋对牧民减畜意愿及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研究区牧民减畜意愿不高,减畜规模整体较低,仅49.731%表示愿意减畜,且平均减畜规模为59.717只羊,仅占达到草畜平衡标准户均应减规模(122.568只羊单位)的48.721%,仍存在较大的减畜空间。② 资本禀赋对牧民减畜行为影响显著。其中,经济资本中家庭收入和牲畜数量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草场面积对减畜意愿有显著抑制作用;文化资本中蒙古族、文化程度分别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资本中人际信任、人际网络和互惠规范对牧民减畜意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道德约束对牧民减畜的意愿和程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③ 政府补贴与草原生态认知对牧民减畜意愿和程度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政府推动背景下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的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荣发  曾维忠 《资源科学》2018,40(5):1073-1083
本文以四川省2个典型森林碳汇项目区670户参与农户为样本,基于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营林造林技术落后难以满足碳汇林建设、林地准入标准严格限制大量林地资源投入、社区非正式组织功能弱化而正式组织发展不足是导致农户参与程度较低的3个主要原因。因而,提升农户营林造林技术、降低林地准入标准、推动林业类合作社等社区正式组织发展是提升农户参与程度的重要措施。当然,林地面积、劳动力以及收入水平等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农户参与程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