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高考化学试题常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判断.现就这方面的知识总结归纳出以下几条规律.一、确定高分子化合物是加聚反应产物还是缩聚反应产物.确定方法:1.高分子链节中主碳链只有碳原子且为偶数,该高分子化合物是加聚反应产物.否则为缩聚反应的产物.2.加聚产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与链节中原子数相同;缩聚产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与链节中原子数目不相同.二、加聚反应的高分子单体判断规律1.凡链节中的主碳链为两个碳原子,其单体必为一种,只要将链节中两个半键闭合即为单体.如:高分子单体分别为:2.凡链节中主碳链无碳碳双键,那么单体种类数=链节中主碳链碳原子数/2,即链  相似文献   

2.
同系物概念浅析天津武清职专(301700)张淑玉高中化学课本对同系物是这样定义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笔者认为此概念的定义欠妥,愿提出同大家讨论,象CH4、CH3-CH3、CH3-CH2-CH2...  相似文献   

3.
对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同系物”概念进行重新定义,指出同系物应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其一:同系物应该具有相似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其二:同系物之间应该相差至少一个基本结构单元.同时对同系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同系物不仅在有机化合物中出现,而且可出现于无机化合物中.建议在教学中以新的定义、准确地引入同系物概念,避免学生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细辨同系物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据此概念可扩展、延伸出如下结论: 1.同系物必符合同一通式.例如CH=CH与C6H6虽然有相同的最简式,但前者符合CnH2n-2(n≥2)的通式,后者符合CnH2n-6(n≥6)的通式,故它们不是同系物. 2.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例如:  相似文献   

5.
一、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_2原子团的物质1.同系物的判断规律(1)一差(分子组成至少相差一个CH_2原子团). (2)一同(具有相同的通式).  相似文献   

6.
正一、同系物与同系列易混淆概念辨析具有同一通式、结构和性质相似、相互间相差一个或几个某种原子团(如CH2)的一系列化合物属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相邻同系物之间相有效期的原子团叫做同系差。易错点提醒(1)判断是否属于同系物的规律:一看结构是否相似,二看组成是否相差"—CH2—",以下是同学们特别容易理解错的一些观点:①结构必须相似(链状与链状相似,环状与环状相似,含有一个苯环与含一个苯环的  相似文献   

7.
[重点、难点分析]1.基本概念中最易浑淆的是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一组概念,这也是高考的难点所在。结构相似,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_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从概念出发,判断同系物的原则是——“二同一异”。二同即通式相同;官能团相同或键型  相似文献   

8.
贵刊98年第1期43页刊载了《也谈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理解》(以下简称《也》)一文,作者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所含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些看法欠妥。1.《也》文认为: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是一节内容介绍的两个概念,都涉及到分子结构问题,由于两概念中关于分子结构的内涵不同,从而得出丙烷和异丁烷不属于结构相似的范畴,不能互称同系物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文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内涵理解太狭窄,把同分异构体中的“结构不同”和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等价考虑,从而混淆了两者的含…  相似文献   

9.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呢? 一、加强概念的理解 深入理解化学概念,这是提高化学解题能力的基础。对概念的理解一般可分为2个层次:(1)直接性理解:即能识别概念的语言性描述.如“同系物”是指分子结构相似.组成上彼此相差一个CH2或其整数倍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相似文献   

10.
化学基本概念反映化学事实的本质属性,是学习的基础。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一物质、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是有机化学中几个经常用到的概念,也是同学们经常混淆的概念。下面就对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加以详细的论述。一、同系物: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  相似文献   

11.
<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低分子有机物以共价键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6的有机物,又被称为有机高分子。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低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也被称为聚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关的概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2.
刘全祥 《广东教育》2011,(11):47-48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个内容.当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由倍数关系(例1)变成相差关系(习题)后,将“倍数关系替换”和“相差关系替换”中总量的“不变”和“变”作为替换中的区别点加以比对就成为教师乃至教参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也谈对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数家杂志刊登文章,对同分异构体中“结构不同”和同系物中“结构相似”的结构内涵提出看法.说法虽异,但共同之处都认为:在同分异构体的界定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属于结构不同,如CH3CH2CH2CH3CH3CHCH3和CH3互为同分异构体.而在同系物的界定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属于结CH3CHCH3构相似,如CH3CH2CH3和CH3互为同系物.笔者对后者有不同的看法,理由如下.1.现代化学结构理论认为,分子中各原子的价键、数目、种类、彼此间的关系及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物质化学结构的全部内容.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是同一节教材…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可以作为一种“职业”(vocation)或者作为一种“专业”(profession),也可以作为一种“志业”(calling)。一字之别,相差千里。不管教学是作为一种“职业”、“专业”或者“志业”,都是由人来承担的,而这三种对教学的不同界定,恰恰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的不同态度,体现了教学的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把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用到有机同系化合物的电子光谱相关性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线性规律,其表示式为:γ(1E-4)=aln1xv+b.并用同系共轭烯链物的电子光谱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比较两个数或两个量的知识。一种是两个同类量的大小相差关系,另一种是两个同类量的相互包含即“倍”的关系。同时编排了相应的三类相差关系应用题和“倍”的关系的应用题。由整数到小数到分数,由数到量,由同类量的比较到不同类量的比较(比和比例),从第  相似文献   

17.
怎样教“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都安县教研室邓孟高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出现的加减应用题,主要是“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其中包括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这三种不同的应用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个同类量进行差比,因此数量关系相同。但由于已知...  相似文献   

18.
肖斌 《物理教师》2008,29(3):39-40
在二期课改高一物理教材(上科版)中,新加入“油膜法估测单分子的大小”实验.其中测定不规则油膜面积是个难点.测定不规则图形面积有两种思路:(1)直接测量.例如书本上介绍的“方格纸法”;(2)间接测量.即借助其他物理量间接测量.“方格纸法”的误差不小,操作也不方便.在这里。我们选用第2种.  相似文献   

19.
以抛物线为载体,求抛物线上(或对称轴)的一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问题,是近年中考常见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将相关线段进行转换,最终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短”来解决问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必修三人选的两篇课文《指南录后序》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都是名家名篇,无论从文学还是思想上,都可以作为文言学习的典范。不过.我认为教材的选编有些失误。类似的失误.同类教材好像也“再所难免”.一直以来.都把这种失误当作小小的“瑕疵”来对待.习以为常。然而。这是否仅是个别现象.还是反映某些普遍的深层的问题?笔者经过一番思索后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