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反映了中国汉代太学对学生统一穿着青色衣服的要求。尽管这还不是成熟的校服形式,但对学生群体身份的认同作用与现代校服形式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穿着校服的历史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仍然保留着学生穿着统一校服的传统。当前,中小学校服引发了一系列的侵权问题,社会各界理应重视校服安全,职能部门则应加强校服管理,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反映了中国汉代太学对学生统一穿着青色衣服的要求。尽管这还不是成熟的校服形式,但对学生群体身份的认同作用与现代校服形式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穿着校服的历史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仍然保留着学生穿着统一校服的传统。当前,中小学校服引发了一系列的侵权问题,社会各界理应重视校服安全,职能部门则应加强校服管理,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朱佳发 《师道》2013,(5):14-14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校服含有有毒物质。对此,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质监部门已经对此进行立案调查,浦东教育部门进行了排查,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校服,并将采购的校服送检验机构检测。(见《东方早报》)上海"毒校服"事件发生之后,当地政府的处理态度不可谓不积极,处理的方式也不可谓不得当。可是,倘若校服真的只有"毒"这一个隐患,倒也不至于让广大网友产生"毁童年"的感觉。叫停企业生产容易,让孩子们暂时  相似文献   

4.
教学准备同样大小的布条若干、三脚架25个、石棉网25个、卡纸若干、酒精灯25个、火柴、电风扇3台、滴管1若根干、、湿水校槽服12裤个子、电12吹条风、夹3子个若、长干绳、衣架教2个学。过程师:(出示湿校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认识吗?生:校服。师:这件校服与我们身上穿的校服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5.
校服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校服文化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通过中外校服及校服文化的对比,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校服样式以及校服对于学校的正面影响,从而借鉴其经验,改进我国校服,提升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生统一穿校服之风在城乡中小学蔓延,且愈演愈烈。原来只有少数中小学要求学生穿校服,后来风行几乎所有中小学;原来只有春秋季校服,现在又有了夏季校服、冬季校服;原来一套只有三四十元,现在要涨到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若在市场上购买,一般花此半价就可以了);原来一个学  相似文献   

7.
近日,上海市质监局在抽查中发现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演出服中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染料。浦东教育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公布了目前排查出的21所采购涉事企业生产校服的学校名单。目前,21所学校的26444套校服已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2月19日《光明日报》)对校服的议论历来有之。一者,我们的校服被称为"最丑的校服",看了韩  相似文献   

8.
<正>据俄新网报道,近日,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每所中小学都应该为自己的学生选择校服。他称":校服制的推广有过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所有学校采用统一校服或由教育管理机构决定学校采用何种校服。而我更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即学校自己决定采用何种校服。"自今年9月2日星期一起,俄罗斯1350万名中小学生统一着校服上学。这是俄罗斯校服  相似文献   

9.
韩版校服受学生欢迎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文汇》2007,(3):12-12
据《金陵晚报》报道,南京一所中学计划引进韩版校服,一时成为该校女生们的热门话题,她们对即将换上的新校服充满期待。而有些家长因此忧心忡忡,要求学校取消这一更换校服的计划,因为担心孩子只关注校服,而影响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初中生对校服的情感,远比"小毛孩"小学生和"老古董"高中生对校服的情感更深刻,更纠结。"小毛孩"什么都不懂,面对校服,没有自己的审美,而是被大人们灌输美感,老老实实。"老古董"面对校服,虽曾经与之有过爱恨情仇,终因长期挣扎无果,如今早已麻木。唯有当下的我们,情感澎湃。过去老气的校服,除非学校强制要求穿,不然,绝不会穿。有幸的是,中国式的运动校服已经不是大家固定印象中的土,而是开始变得很洋气。这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加了喜悦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颜杰 《中国德育》2014,(9):28-30
正当今,大多数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服。校服仿佛是一个标签,脱下它的那一天便与校园生活渐行渐远。校服仿佛是一个印记,印在每个人青春的回忆里。曾经对校服的吐槽和抗议—"宽松、式样不分男女,不好看但是每天都得穿"变成此刻的羡慕。时光流逝,校服仍旧没有改变原有的样子。它横跨了数十年,承载了不同的人们同样的"被肥大的校服包裹住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12.
《金陵晚报》报道,南京一所中学计划引进韩版校服,一时成为该校女生们的热门话题,她们不仅对即将换上的新校服充满期待,还讨论男生们穿上校服后的"帅劲".有些家长们因此而忧心忡忡,要求学校取消这一更换校服的计划,怕孩子只关注男生与校服,从而影响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成都市某小镇一所中学初一学生的校服分成两种颜色:蓝色的是普通班的学生(收费200元),红色的是外地择校生(封闭班,收费3600元)。红色校服学生,教室里有风扇、VCD、电视,桌椅都是新的;蓝色校服学生,教室里啥也没有。在一个学校同年级里,根据收费把学生分成两类,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并以校服颜色相区别,这种做法很有“特色”,古今中外未曾有过!“蓝装”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受歧视、不公平,校长解释是为便于管理,“教育界内部也有争议”。争议什么!明明就是教育不公、教育蜕化、教育腐败!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有钱不能污染校…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参考》2013,(11):14-14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转发上海市<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在加强校服管理工作中参照借鉴。通知指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期转发的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校服的采购、定价、送检、退赔以及惩处机制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内容全  相似文献   

15.
本期话题:当下,有些中小学校要求在校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对于这一规定, 你有什么看法?话题现场:清远市二中初二(3)班  相似文献   

16.
我的“老朋友”校服已陪伴了我6年之久, 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真想对校服说一声“我爱你”。可是,老朋友,你知道吗:想说爱你真是不容易啊! 在校学习的6年时间里,我的校服已有四套之多(真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让我们定那么多,有一些根本都穿不上)。校服,作为你的老  相似文献   

17.
裁判亮分     
从校服这样一个中学生特有的窗口,以上三位同学从不同的视角写出了三篇优秀的作文。姚文通过校服,描述既时尚又休闲的花季少年,一旦集体着装在军旗国旗下,庄严的旗帜、橄榄绿的校服,使得年轻一代在军训中植入了“坚定、刚强、荣誉”的精神,反映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全文紧扣主题,过渡自然,是一篇典型的很阳光的中学生作文。张文以校服为话题,通过两位中学生关于购买校服的对话以及回家取钱的经过,含蓄地描写了他们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文章不着痕迹地揭示出不同环境下的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看后不由得使人产生对中学生心理与成长的担忧。全文…  相似文献   

18.
校服作为制服的一种,标识了学生的身份,印刻着时代的足迹.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而较少考虑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意愿.国内中小学生校服,存在着订购和穿着时间上的强制规定性、款式上的单一性、质量不高以及在订购中滋生腐败的问题.从道德上审视校服,认为校服的道德内涵应集中体现在有利于学生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彰显校园精神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社会对学生群体的保护,有利于学生利益的维护和社会文明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现在各学校都为学生统一制作了校服,而且纷纷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穿校服。笔者所在的学校也不例外,只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穿校服形成了制度,由政教处负责监督和检查,相关结果记入班级考核积分。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某学生因未穿校服,被老师罚站,寒冷的天气冻得其脸色发白……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为了改变传统校服类别单一、款式不新颖等问题,北京市十一学校对校服进行了改革,推出了由学生参与设计的多类别、多款式的全新校服。到目前为止,已有生活类、运动类、制服类共计40余款校服亮相十一校园。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提供校服售卖和售后服务的校服文化中心。两年多来,校服文化中心为同学们购买校服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校服文化中心每天中午12∶00-13∶00和下午16∶20-17∶20需要有人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