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正>多元问题是高中数学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但因为通过多元问题可以较好地考察新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学生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数据处理、化归转化等能力,所以一直备受出题者的青睐,常以填空题、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因为含有多个元,所以学生常常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多元问题最大难点就是"元"多,我们为何不从这个特征出发,化多元为两  相似文献   

2.
蒙元之初,多教并存,如何处理多元文化并存的关系,是蒙元帝王和以许衡为代表的汉儒所需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许衡由是提出"桩主说",以"祭酒国学"为进路,使儒学从式微的状态下在多元文化中突围而出,最后被"定为国是",确立了有元一代的行政哲学.文章对此进程作了深入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主元思想,就是把多元变量题目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元作为自变量,其他都作为参量来研究问题.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一道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其中包括变量、参量、常量等等,我们把这些统称为元,把这一类问题称为多元变量问题.在处理多元变量问题过程中,“主元思想”这一思想方法常常会给解题带来大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4.
多元数学问题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较难处理的问题,因其含有多个变元,在处理时难以把握元与元之间的关系,或选择解题的切人点不恰当导致计算量大,思维混乱.以下浅谈几种处理方法,以求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导数问题往往会以多元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灵活换元,实现从"多元"问题到"一元"问题的转化,进而利用"一元"问题遵循的数学规律求解问题。方法一:代入消元法通过类比和对比可以发现求解多元导数问题时,代入消元法是一种很好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多元问题求解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学生常常因为找不到合理的切入点而失去解题信心.其之所以难主要是难在“多元”上,解决此类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元”,即将多元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两元或一元问题,从而通过化多为少、化繁为简的转化,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高解决效率.本文是笔者在二轮复习时,以“减元”为抓手,对多元问题的求解进行了教学实践,并总结了几点认识,现与同仁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的"元"与"元"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多元文化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决定了多元文化观及其教育观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的多元文化观是一核多元文化观,其具体要点是:多元一体,体中有核;一核多元,多元一核,相互生成,永不枯竭;多元互动,中和位育,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美美与共,良性和谐。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中有些问题涉及到多个变量,这些变量不仅"多",而且都在变化,有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这类问题称为多变量问题,其实质就是多元函数问题.对此类问题,一种常见的解决策略是确定其中一个变量为主元,化多元函数为一元函数,从而实现化繁为简.这种解题策略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主元与次元,现举例说明如  相似文献   

9.
多元条件最值问题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代数变形、合理转化、换元消元、配方化简是常见的解题技巧,解题时要对主元思想、方程观点、函数思想等不断琢磨、反复思考.本文对处理多元条件最值问题的常用求解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学生开阔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多元最值问题或多元不等式证明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具有甄别功能.对于这类多变量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量作为主元,并以此作为解题的线索来处理问题,这种方法就叫做主元法.主元法不仅使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且主元法能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本文结合典型例题介绍多变量问题选择主元的四种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解答多元问题时,如果把它们不分主次来研究,问题很难解决,这时可视某一个变元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视为"主元",其他变元暂时视为参数,这种用主元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叫主元法.函数与不等式有着千丝  相似文献   

12.
"多变元"问题因变元个数多、条件复杂且多个变元之间具有相互约束关系,致使处理难度大.为此,本文拟归纳几种"多变元"问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由课前预习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所组成的多元、动态评价体系,指出在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多元评价体系中各评价元的比例以及做到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相结合,在未来课程建设中还可增加"大数据"分析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宋晓东  叶浩生 《天中学刊》2008,23(1):132-136
本土心理学倾向于把多元文化论引为元理论基础,但多元文化论与本土心理学之间在文化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存在分歧.本土心理学必须面对多元文化论所提出和所卷入的种种问题.作为理论解决,某种去文化的多元文化论是可能的,这种理念不能基于空泛的实践概念而是要求具有某种实践指向的心理学"知识型".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人类心理学蓝图的论证中,本土心理学倾向于把多元文化论引为元理论基础,但多元文化论与本土心理学之间在文化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另一方面,本土心理学的确必须面对多元文化论所提出的和所卷入的种种问题,这不仅因为必须把多元文化论应用于人类心理学远景,更因为文化多样性以及多元文化论已经现实地成为本土心理学的理论之桥.作为一种理论解决,某种"去文化"的多元文化论是可能的,这种理念不能基于空泛的实践概念,而要求某种实践指向的心理学"知识型".  相似文献   

16.
<正>函数、方程、不等式是每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含有常量、参数、变量等多个量(统称为元素),按照常规思路来处理这类多元问题,学生找不到解题切入的方向,解题往往半途而废,推算常常无果而终.其实在多元问题中,主元与次元是相对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突破思维定势,需根据解题需要,转换角度和思维方式,对主元进行合理选定.本文选择从七个视角出发,在纷繁复杂的元素关系中理清头绪,使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对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通常采取逐步"消元"的策略,变"多元"为"一元",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因此,抓住方程组的特点,灵活运用"消元"的策略,有助于变"多元"为"一元".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启发.一、整体代入消元例1解方程组3x+2y=1,①2x+4y=-2.!②分析:方程组中y的系数成倍数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倡导多元解读和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在文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上出现了一些误区。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争鸣问题,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正确价值观的取向和标准导向的辩证统一,使学生从教材蕴涵的"美"和"理"中感悟出美与丑、是与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来自中纪委的消息称,中共十七大以来.各地清理和废止教育违规收费项目2405个.查处各种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4亿多元.清退3.19亿元,给予3067人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微元"使规律从不能用变为能用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的处理,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