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育红 《成才之路》2013,(23):50-50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文素养是一个重要概念,("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首先来看一下语文学科的性质,教育部制订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中可以看到语文教育新的理念转换轨迹:它在原"工具性"本质的基础上融入了"人文性"的内涵,使二者在学科性质的地位上等量齐观,也就是说,"新课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等。《课标》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4.
徐彩彩 《考试周刊》2012,(38):20-21
新课程背景下,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系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讨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语文课程中的知识问题、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课程形态等方面解释为什么我们要构建的语文课程知识系统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相似文献   

5.
施弘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17-118,121
"语文素养"是前几年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用以取代"语文能力";近来职业教育语文课出现模仿之势。从五年制高职教育性质、培养目标、语文课程地位等多方面分析可知,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仍然应该坚持以"语文能力"为课程宗旨,而不能盲目模仿高中语文课。惟有如此,语文课方能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发挥有效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内容的建构是语文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内容既具有确定性,也具有不确定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后现代课程观的"4R"说可论证语文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刘夕琴 《现代语文》2010,(10):21-2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改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使语文课程性质这一长期争论不休、悬而未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必须看到,语文课程性质虽然在理论上有了定论.但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仍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3,(11):17-18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相似文献   

10.
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来看,语文课程不应该归属于纯粹的学科课程,它应以经验课程为主要表现形态。从经验课程的基本思想来看,语文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言语经验(动词)学习言语经验(名词)的过程。从"经验"而不是从"知识"的角度理解语文课程,意味着: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主体;语文课程内容的实质是经验;语文课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老大难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内容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实,语文课程内容缺失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知识体系有关。因此,选择和建构确定性的语文课程内容既要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民族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又要加强语文知识的学理研究,并精选吸纳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构建一套相对科学实用的语文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先有语文,然后才有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源于语文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相反。因此,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究竟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就必须认清先于语文课程的语文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无论对于语文课程的教育还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占据了内在核心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工作,就一定要从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开始学习。本文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出发,对于存在于当今学术界的一些概念上的问题进行了尝试,并且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特征进行研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具体可行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帆 《教学月刊》2014,(11):42-44
一、"语用型"教学实施的难点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中更是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性质的破解被认为是一个世纪性难题。如何突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观对语文课性质定位的局限,需要新的研究视角。从课程的类别与层次的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性质,可以为语文课程“性质难题“的解决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诠释学广泛应用于人文学科,已成为语文课程理论的哲学基础。认知诠释学与本体论诠释学的融合,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理念。依据诠释学的语言理论,语文课程的性质应界定为语言性。  相似文献   

18.
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行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与升华。“交际工具”不限于语文,所以新课程标准加上了一个“最重要的”,课程标准把“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第二属性,并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这爪l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这个认识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自我认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是人们正确认识教育和进行教育实践的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标准(实验)》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带有法定性与权威性的解释已不容对语文课程性质作太多随意的争辩。如何正确地认识、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表述,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层面去阐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的各种要素与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与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同时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两方面使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无法截然分开,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使命,而价值现的形成必须要有多学科知识的共同支撑,因此语文跨学科学习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目标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