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报道,到明年在家门口担纲东道主媒体的重任,中国媒体在短短20多年间,如何从“菜鸟”迅速蜕变成一个具备国际化水准的团队。  相似文献   

2.
媒体的城市性格烙印城市性格会不会影响到媒体?不同城市的媒体会有不同的性格吗?媒体性格也是城市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来看看案例.案例一:姚明退役的报道2011年7月20日,姚明在上海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结束篮球生涯,正式退役.面对这样一个万众关注的事件,同属晚报类的《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和《羊城晚报》是如何操作和呈现的?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风格区分?  相似文献   

3.
从新闻价值角度看地方媒体的奥运报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健 《新闻窗》2008,(5):65-66
2008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项全球体育盛事,也是一场媒体大战,全国各大媒体无不厉兵秣马,争夺主动权。在奥运报道大战中,地方媒体的报道焦点是万众瞩目的奥运现场还是在本地域内与奥运有关的新闻事件?本文以《新安晚报》为例,试图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出发,为地方媒体的奥运报道定位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3,(7):102
报道虽好,读者几何?特刊虽厚,效果如何?面对报纸互动性缺乏的媒体特性,三峡晚报在此次特刊推出前后,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推出《从优秀到卓越》特刊的当天,三峡晚报即设置了"读晚报赢大奖"活动,并提前一周在头版显著位置宣传"看三峡晚报,赢欧洲多国豪华游"。为了强化报纸宣传效果,提升对广告客户的服务质量,三峡晚报在特刊推出的当天,即针对重点客户和特刊广告,设置有奖互动问答题100个,并在每个题目中告知了答案参考版面,告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大幕落下,自7月8日问世、共出刊50期的<钱江晚报·奥运中国>特刊也和读者告别.掩卷沉思,作为一家省级晚报,为之辛苦了大半年、冲刺了两个月的奥运报道,在这场媒体大战中究竟留下了点什么东西值得今后借鉴?要理清这一思路,应该分析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4月5日-8日,全国30家晚报、都市报、门户网站总编辑齐聚四川,参加由华西都市报举办的"全国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重返灾区看巨变"暨"巨灾与重建中的媒体社会责任高峰论坛".期间,总编辑和嘉宾们就都市类媒体"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如何选择独特的视角""重大灾难性报道中,媒体如何应用新手段,进行全方位报道"等议题,共同探讨灾难与重建过程中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是媒体比拼"盛会",但国内地方媒体采访空间有限.<武汉晚报>独辟蹊径,创造性地成立"百人采访团",吸纳奥运志愿者、有奥运门票的观众,以及其他能够零距离服务奥运的人士,作为"临时记者"加入奥运报道,把新闻触角伸向奥运会每个角落,独家报道不断,体现版面个性.  相似文献   

8.
齐鲁晚报按照"主流报纸,主流报道、主流影响"的既定报道方针,通过体育赛事报道凸显"舆论引导力、思想判断力,品牌影响力",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报道的规模,形式、内容,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基本实现了全运报道立足全国、面向全国、影响全国的既定目标,成为全运报道的众多亮点之一,凸显了主流报纸风范,担好了东道主重任.齐鲁晚报在以下方面实现了创新:  相似文献   

9.
肖明成 《新闻前哨》2012,(11):46-48
7月10日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后,武汉晚报就开始加大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力度,每天保证1到2个版的奥运报道规模。7月26日,武汉晚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2天,正式推出伦敦奥运会特刊《英雄时间》。奥运会是世界各地英雄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里,世界聚焦英国,聚焦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所以奥运会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时间"。武汉晚报  相似文献   

10.
吕群 《今传媒》2011,(9):40-41
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得上海世博会之后,2011年的西安世园会是中国举办的又一件世界性大会。对于陕西媒体来说,如何有效地做好西安世园会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是他们作为东道主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本文对全国媒体尤其是陕西平面媒体(重点以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陕西日报和西安日报等平媒)报道西安世园会进行了重点关注,对他们的栏目、策划、活动、报道形式和内容进行重点研究和总结,以为我们今后报道国内外大型活动提供新闻报道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鹏 《新闻爱好者》2012,(19):43-44
以快取胜的网络、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对纸质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有实力的纸质媒体正逐步和新兴媒体"联姻"。然而,作为地方晚报,无论是在发展空间、竞争实力还是在与新兴媒体的联合发展上都先天不足。面对挑战,地方晚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天中晚报》以变应变,在"浅浏览"和"深悦读"上下功夫,赢得了读者,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鹏 《新闻爱好者》2011,(19):68-69
作为地市级晚报,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特别是对地方"两会"报道中,有很多内容和形式,被认为是"传统""经典",因而不能改、不敢改。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在履行媒体基本职能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出新出彩?《天中晚报》在对驻马店市"两会"的报道中,述民情、传民声、达民意,紧紧围绕"两会"宗旨,立足"两个结合",开展"三个创新",做到了"新举措、新创意,带来新气象、新形式、新栏目,呈现新风貌"。  相似文献   

13.
中央媒体在奥运新闻大战中各显神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精兵强将报道奥帆赛;《温州晚报》·飞科百人奥运助威团进京报道奥运;全国首份原刨多媒体数字报《播报2.0》宁波面世;全球报纸日均读者超17亿中国拥有最大报业市场;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带给国人百年梦圆的喜悦,也给包括各地方电视台在内的众多电视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目前体育新闻过分同质化的现状,地方电视台的体育新闻节目如何突出重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如何在奥运报道中演绎"在水一方"的精彩呢?在无赛事转播权,要树立奥运版权  相似文献   

15.
唐磊 《新闻世界》2008,(8):16-17
从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报道,到今年在家门口担纲东道主媒体的重任,中国媒体在短短20多年间,已经从“菜鸟”迅速蜕变成了一个具备国际化水准的团队。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这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城市晚报的财经记者如何履行对社会的守望责任?怎样把财经新闻做得既有前瞻性又贴近百姓的需求?笔者多年接触并从事财经新闻报道,一直在尝试"财经新闻民生化"之路。从贴近性上做文章,让百姓乐读财经新闻新闻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贴近性,贴近性对读者最具吸引力。河北《保定晚报》作为本地媒体,跟其他媒体竞争的过程,不是拼娱乐性和是否面向全国,而是  相似文献   

17.
国际奥委会2006年10月正式授权新华社为第29届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并组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服务队。这是国际奥委会在近几届奥运会中首次将东道主通讯社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服务队两项重要工作同时授予一家通讯社。这对于新华社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社领导关于奥运报道的总体要求,技术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奥运报道各项需求,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建设奥运移动报道系统,升级改造总社相关技术系统。借奥运契机,全面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在奥运会的“第二战巧”——全球媒体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奥运会将是一场激烈竞争的媒体盛宴。在这一场盛宴中,广播拿什么奉献给广大听众?本文则是针对奥运广播报道进行的策略研究,通过对奥运报道的媒体环境的分析,指出奥运报道三个阶段不同的媒体策略,并具体提出奥运广播报道内容创新的三大策略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城市晚报如何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毛孔?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把城市晚报打造成社区媒体即社区报,需要培养一大批通民情、知民意、为民服务的社区记者,需要城市晚报动用自身力量完善和发展社区生态,并使晚报本身成为社区生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