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疑、验证、推理和交流。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是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索。本文简要分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认识,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以叙事性的方式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进而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本文以叙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化学学科<乙醇>这一课题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课后反思教学全过程的描述,呈现了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解.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为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留下一定的空间;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适时引导,共同探究,升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课后反思应确立"以学论教"的理念,以追求学生发展为目标,整体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数学成绩代表了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然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这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想法观念逐渐被打破。在以前我国的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效率较低的现象,学生一般对数学的兴趣不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受到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找到创新的办法。本文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中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创新数学教学、探索数学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关键在于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自我探索。本文对当前高中数学课题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据此提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题教学设计建议,旨在改善高中数学课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但理念更新、方法新颖,而且还实现了师生课堂角色的优化转变。那么,高中数学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主体,要想很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在新环境中顺利开展教学,而且有所建树,就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对此,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讲等四方面的教学反思进行了浅谈,希望能够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少洪 《成才之路》2011,(31):13-13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既要重视课前设计,又要关注课后的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做好课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本文从如何进行课堂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谈谈教学反思的一些做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丽娟 《考试周刊》2013,(56):60-61
<正>教学反思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位老师的重视。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学活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我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所作的反思。一、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二者之间形成主体——客体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以单纯地灌输、教授为主,学生则以被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尝试着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笔者有幸在2003年重庆首届重点中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现将这节课的过程描述及课后反思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师"既要重视教学活动前的‘前设计’,又要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基于交流和创新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更要看好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基于反思的‘后设计’。这种‘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才是新课程教学的走向。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堂,就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和把握,会使教师多了一种直接而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多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课堂学习的数学旅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反思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目标设定的整体性;反思教学组织的主体性;反思教学方法的整和性;反思教学功能的完善与发展性;反思教学评价的激励性,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反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数学新课程指出"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探究性活动是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需关注的是教学是否促进学生数学的进步和发展;是否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自主能动并有效地学习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施教:过程中是否具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并关注自身的发展和施教策略。本旨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2.
廖震华 《考试周刊》2013,(55):55-55
<正>《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全面把握新课程内涵,深刻钻研和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教学理念、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探究式教学理念应用到现代教学中,诣在科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索、交流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理念,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情感,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本文主要以探究式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及要求为基础,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理念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新的教学理念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开设情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数学,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进而全力推进高中教育数学的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教育学科 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新的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 知识体系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学 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学反思尤为重要。本文对教学反思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 体作用进行深入探究及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立足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数学课,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和反思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整体趋势.进行教学的反思,目的是为了促进新课改下教学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要关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的评价"等等,可见新课程理念中对数学解题的重视.传统课堂上的解题,注重结果,强调正确答案;而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问题解决"则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以及思维方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些理念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就需要不断寻找学生的思维障碍所在,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和符合本班学生认知出发,设计了《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探究式教学案例,在宁波地区"金兰合作组织"开设公开课后,再整理反思后成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