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频道     
鲜艳食品易致儿童多动症不少年轻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食欲,都喜欢给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食物。但英国科学家在对300名儿童进行分组调查研究后得出,食品中的染色剂以及添加的防腐剂会使儿童出现典型的多动症症状。儿童多动症是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简称,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  相似文献   

2.
《少年儿童研究》2009,(8):50-50
我的孩子已经7岁了,老师说他上课坐不住,爱搞小动作,平时还爱多言多语,我想孩子是不是多动症,但是又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好动呢?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有多动症的孩子是令人头痛的,许多家长也为此苦恼。在许多教师和家长眼里,多动症是一种病、一种学习障碍,甚至要通过药物治疗才会改变。由于我的孩子在上中小学时也被划归到有多动症问题的儿童中,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我都认为孩子有严重的多动症,还带孩子去专门的医院就诊,购买了相应的药品。无独有偶,我的一位同事刘大夫的儿子也有如此经历,母子俩经受了许多想象不到的磨难,能想到的办法和可能有用的药品都用过了。她的孩子在被认为是多动症后也去医院开了药,每当临近考试时,她都给孩子吃药,作为大夫,她知道开的药多是镇…  相似文献   

4.
许多家长、教师常把好动的孩子误认为患了多动症,有的父母因而忧心忡忡。为了使孩子安静、听话,还随意给他们服药,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多动症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过去一些学者称它为“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现在正式名称为“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特征不相称的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多  相似文献   

5.
<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近年来,疑似多动症或自闭症的"特殊学生"逐年增多,作为拥有二十年教龄的班主任,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教育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新难题。一边是学校的无奈、教师的心力交瘁,一边是孩子的无辜、家长的无助。家长和班主任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疏导?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家长对多动症儿童要有耐心和爱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6.
盲校多重残疾儿童,是以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同时兼有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其他问题行为的儿童.在多重班中,多数孩子除了视力障碍外,语言表达能力也存在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7.
我们幼儿园有四个特点:一是独生子女多。我所教的中班36名幼儿中,独生子女就有20名,大部分被家长视为心肝宝贝。二是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多。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元以上的有20名,其中40元以上的有6名,这样的生活水平,孩子的过份要求容易得到满足。三是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  相似文献   

8.
儿童多动症是1854年由德国医生Hoffman首先提出的。100多年来,国际上对有类似症状表现的病症曾提出“轻微脑功能障碍”、“轻微脑损伤”和“注意障碍性疾病”等多种病名,但儿童多动症仍是目前最为流行和通俗的叫法。据文献报道,儿童多动症患病率高达1.5—10%,男孩多于女孩。本病虽在儿童期颇为常见,但从国内情况来看,近年来已有被诊断过滥的趋势。不少家长与老师对平素喜爱活动、较为顽皮或不大遵守纪律的孩子动辄冠以“多动症”的帽子,这不但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且对儿童精神情绪和行为方式的健康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因此,正确区别正常儿童的好动与儿童多动  相似文献   

9.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中医注重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中医护理学的系统论述,包括精神修养、环境卫生、饮食护理和禁忌、服药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内容。我作为一名医生,长期运用中医方法护理多动症儿童,其效果很好。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冲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其智力基本正常,但有学习困难、运动功能不协调及心理异常等情况。一般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有9个班18名教师,她们大部分年龄在25岁-35岁之间。目前,有11名教师的孩子在本园就读,3名教师的孩子在附近小学就读。还有两位教师的孩子明年也将入园。最近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一些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跃凡(化名),分到我班中的一名随班就读生,是一个在自闭症的诊断边缘的孩子,有医院开据的证明。这是刚接班的时候,学校领导向我介绍的跃凡。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到跃凡家家访的情景。无论我用什么方式引导跃凡说话,她始终保持沉默。家长向我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对于学习,家长的观点是顺其自然,不强迫孩子。  相似文献   

12.
张玲娜 《今日教育》2007,(10):35-36
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儿童调皮好动,当多动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可能有较严重的注意缺陷,同时这些行为表现的严重度已超出了正常同龄儿应有的范围,如在应该保持安静的场合下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时才考虑患有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估计在3-5%。男孩大约是女孩的三倍,这些孩子的智力一般在正常范围。他们中大部分都没去医院看医生,失去了诊断和治疗的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天真、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也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活泼好动。但孩子好动的程度有一定范围,超过正常范围就有可能是一种病态,称之为“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症”。那么家长怎样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无多动症呢?这  相似文献   

14.
李君(303班郑李璇妈妈): 当一些家长为迷失在电脑中的孩子所苦恼的时候.我的女儿成了一名淮河小闪客。  相似文献   

15.
1.什么是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叫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轻微脑力功能失调、多动性障碍等,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引发多动症的病因有: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②脑组织器质性损害。③遗传因素。④其他因素。如家长教育方式失当;过多食用人工色素、防腐剂、保鲜剂等;环境污染导致的铅、铝及化学物质中毒等。2.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不少家长与老师对平素喜爱活动、较为顽皮或不大遵守纪律的孩子动辄冠以“…  相似文献   

16.
案例1:某市闹市区有一所小学,每天接送孩子的汽车排成了长龙。有一个高年级孩子,接连三天在傍晚放学后迟迟不出校门。爸爸有些纳闷,第三天就问孩子:“怎么都是你最后出来?”孩子开口说:“人家爸爸妈妈都开着奔驰、奥迪什么的,你开着破‘普桑’,我哪有脸早出来。”案例2:在某市的一所学校里,一个班40多名学生中一多半的学生穿的都是耐克牌运动鞋,这个班被形象地称为“耐克班”。一名刚转到这个班的同学,为了取得其他同学的认同,也央求父母给他买了一双600多元的耐克鞋。一些手头并不宽裕的家长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安心学习,也咬咬牙满…  相似文献   

17.
“多动症”现在是常常挂在父母和教师嘴边上的一个词汇。我的妻子就常提醒我说:“我们的孩子好像也有‘多动症’,你是不是给好好瞧瞧?”我很明确也很温柔地告诉她:“我们的孩子是好动,而不是‘多动症’,请放心。”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儿童“多动症”呢?  相似文献   

18.
我的侄儿亮亮活泼好动,上学之后,学习成绩一直不很好,有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毛病。前几天班主任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亮亮的父母说他是多动症,让家长领孩子到医院检查检查。当家长对孩子说上医院的事情时,孩子大哭,说:“我没有病”。我听说这件事后深有感想。一方面我们的老师在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可喜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从我与亮亮的接触中我知道亮亮肯定不是多动症,老师如此这般轻率地给孩子加上多动症的标签,或者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伤害。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学校老师实行大循环,2013年秋季开学,我告别了九年级的大孩子,迎来七年级的孩子们,心理上感觉很不适应。更让我感觉不适应的是我班的一名叫振帮的男生。他高高的个子,小学毕业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成绩总共才16分。开学那天,振帮的妈妈对我说:"让他坐后排吧,他有多动症,正吃药,上课打瞌睡属于正常现象,其他没什么。"认识振帮的老师见到我就开玩笑地说我"中了个大奖",我以为振帮只是成绩不好,打瞌睡又不会影响他  相似文献   

20.
〔迎“六一”,孩子过得不轻松〕我是一名母亲,女儿才上幼儿园中班。这一个月来,孩子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过得并不轻松,而我们家长也很累。我孩子上的幼儿园是一所实验幼儿园。从五月初开始,孩子回家就叫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完全没了平时生龙活虎的调皮劲。一问才知道,幼儿园为了迎接“六一”,正在编排舞蹈节目。女儿就是其中的小演员,每天排练都很辛苦。我们给女儿报了周末的绘画班。因为孩子的绘画功底不错,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现在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六一”节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都凑在一起了,其中有好几个绘画比赛。我女儿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