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了使学生在家庭实验中能简便快捷地自制有机酸碱指示剂,文章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自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植物自制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进行了探讨,找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和植物原料。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214页的“实验八”中,要求学生用pH试纸分别测浓度均为1∶4的盐酸、硫酸、硝酸的pH值。在实验中发现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这些酸的浓度太高,不宜做该实验。现将这三种酸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在计算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数据酸的名称项目原始三种酸稀释成1∶4的酸密度(g/mL)摩尔浓度摩尔浓度pH值盐酸119124248-039硫酸184184368-087硝酸141152304-048从表中的数据可知,这三种酸若按1∶4体积比进行稀释后所得p…  相似文献   

3.
比热演示器的制作及使用杨兆民(河南省平顶山师范学校467000)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不同物质的比热不同”的实验,在教学中演示有三点不足:1.装置要求较严为了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除了要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之外,还要确保酒精...  相似文献   

4.
正《分子与细胞》是人教版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的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首先我们要制作琼脂块。制作过程:先用烧杯量取1000mL的蒸馏水,再称取20g琼脂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或者炉子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琼脂完全溶解于水中,熄灭酒精灯或者炉子。再称取0.5g酚酞溶解于100mL 95%的酒精,配制成酚酞溶液。量取20mL酚酞溶液,倒入刚溶解的琼脂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倒入已经准备好的方形容器中。根据环境的温度情况,5~10个小时就形成含酚酞的  相似文献   

5.
一、典型试题剖析试题1(98-27)测量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ml烧杯、100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g...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定性测定溶液是否显碱性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这是因为其显示出的红色易于观察。但在实验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酚酞指示剂显示出的红色没过一会儿又慢慢消失了。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将一小颗粒钠置于滴有酚酞的盛20mL 水的小烧杯中,钠在水面上迅速与水反应,酚酞与产生的 NaOH 作用显示出来的红色随钠的游动而在水面下延伸着。反应完后没过多久,其溶液的红色渐渐褪去了。再如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的定量分析实验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为验证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往往再反滴一滴 NaOH 溶液,若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7.
徐杰 《阅读》2023,(86):10-11
<正>春夏季节,万木葱葱,各种植物的叶子形态各异、五彩斑斓、无比美丽,而一旦它们随秋风摇落,坠入尘埃,这一切生机勃勃的美丽也不复存在。我们如何才能保留住这份美丽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叶脉书签吧!实验材料1.选择叶片完整、叶面平展、叶脉明显的桂花、玉兰、白杨、柿树等叶子。2.氢氧化钠溶液、烧杯、酒精灯、纱网、三角架、筷子、软毛刷、玻璃板。  相似文献   

8.
初中化学教材 (人教版 )中 ,验证分子间隔实验是用 2 0 0毫升量筒量取 10 0毫升水和 10 0毫升酒精并在 2 0 0毫升量筒中混合在一起。该实验酒精耗量大 ,现象又不大明显。本实验改进为 :1.实验用品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1米左右 )、小烧杯 (2只 )、橡皮筋、水、酒精、红墨水。2 .实验方法 :(1)用小烧杯向玻璃管中倒水 (水柱约为 4 0厘米 )。(2 )用小烧杯向玻璃管中倒酒精 (酒精柱约为 4 0厘米 )。(3)在 B处 (酒精的液面处 )用橡皮筋作标记。(4 )用手指按住玻璃管口 ,上、下颠倒几次 ,静止后观察体积变化 (图 1b)。图 1   3.实验优点 :(1)现…  相似文献   

9.
用自制U型管做好电泳实验江苏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梁星华电泳是胶体的重要性质之一,为加深学生印象,在课堂上可增加Fe(OH)3胶体电泳的演示实验。用自制的U形管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结果。一、仪器药品250ml烧杯2只,导线2根,1号干电池碳棒2只,...  相似文献   

10.
1实验材料可乐瓶1个、矿泉水瓶2个、注射器3支、烧杯2个、滤纸、浓氨水、酚酞试液、热水。2实验准备本实验是在原人教版“分子运动”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用封闭的可乐瓶替代半封闭的大烧杯,用喷有酚酞的白色滤纸花替代盛装酚酞的小烧杯,用吸取浓氨水的注射器替代敞口的小烧杯。为了让演示实验更生动有趣,可将滤纸折成漂亮的花朵状。这就需将可乐瓶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可乐瓶中间断开,分为上下两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弱电解电离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也越强。”的问题,除了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外,最直观的办法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的变化。即冰醋酸在用水冲稀过程中,可观察到由不导电到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过程。通常实验过程如下:在烧杯中插入电极(碳棒),电极与演示电表(欧姆挡)相连,烧杯中缓慢加入10mL左右的冰醋酸,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观察电表指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由电阻很大到逐渐变小的现象很明显,但是后来冰醋酸中加蒸馏水浓度变化太慢,指针几乎不移动,老师只好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再加水冲稀,如此往复多次,既浪费时间,冲稀后的溶液也不再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3 一般仪器的安全使用3 1 试管、试剂瓶、量筒、烧杯的安全使用(1)试管加热时 ,勿使管口朝向自己或别人 ,以免加热不均匀时 ,溶液从试管中溅出。离心试管则不宜用来加热。(2 )切不可用火焰来直接加热试剂瓶或量筒。也不可在试剂瓶或量筒内配制溶液 ,因为配制溶液所放出的热量往往能使这些玻璃容器破裂。(3 )搬移试剂瓶 ,尤其是盛满溶液的大试剂瓶时 ,不要单拿住瓶颈。拿起大烧杯时 ,则宜用双手捧住烧杯的边缘。(4 )薄壁、软质的烧杯 ,不宜高温强热。(5 )试剂瓶内装入碱性溶液后 ,应改用胶塞塞紧。3 2 吸液管、分液漏斗、冷凝管等安全使…  相似文献   

13.
一、干燥管妙用(一)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取二支干燥的干燥管,细口处用橡皮胶管连接,胶管中间放入一颗酸式滴定管中的小玻璃球。然后,按图1所示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一只干燥管的尾部和另一只干燥管的颈部相齐平。取烧杯一只加入蒸馏水半烧杯,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片刻,自然冷却后,取出一半配制3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半蒸馏水用来配制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配制前应加入少量硫酸酸化,同时加入少量铁粉,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滤液置于试剂瓶中保存。实验时,先将玻璃球放置在低位干燥管的一端,在高位干燥管内,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整个胶管中都…  相似文献   

14.
巧制溢水杯     
初中物理第一册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中,有一重要仪器──溢水杯。课文中所用的溢水杯生产工艺较复杂,市场上难以买到。为此,我们就地取材,自制了溢水杯。制作方法取一吊液瓶,小心去底,并去掉铝封盖。用酒精灯烧制一根“■”形空心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装到吊液瓶中,用橡皮软塞封住瓶口而成(见图)。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瓶倒置固定在铁架台上,溢液管口下置一个烧坏,向瓶内加水,使水面略高于上管口,让高出管口的水从管中溢水流入烧杯中,倒去烧杯中的水后,即可进行课文中的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这种自制溢水杯的优点,首先是就地取材,制作方便…  相似文献   

15.
实验目的学会应用某些生化试剂与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及蛋白质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鉴别生物组织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实验材料的选择1鉴定可溶性糖:要选择含糖量较高、果实组织为白色的水果,如:苹果、梨、白兰瓜等。2鉴定脂肪:挑选籽粒饱满的花生或大豆种子,实验前需先浸泡3~4小时。3鉴定蛋白质:购买鲜豆浆或制备稀释的蛋清液。试剂配制1本尼迪克试剂:制备A、B两种溶液。A液:称取硫酸铜1875g,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50mL。B液:称取173g柠檬酸钠、100g无水碳酸钠…  相似文献   

16.
2 实验教法建议2 4 有关电解、电镀等实验的其它方法(1 )电解饱和食盐水方法 (一 )[实验用品 ] 烧杯、胶头滴管、截去底部的具支试管、碳棒电极、铁棒电极、低压电源、单孔胶塞、导线、饱和食盐水、碘化钾淀粉试液、酚酞试液。[实验步骤 ] 实验装置如图 (4— 1 )所示。图 (4— 1)①烧杯内注入饱和食盐水溶液 ,溶液不要装得太满。②接通电压为 8V~ 1 2V的直流电源。③阳极产生的气体导入盛有碘化钾淀粉试液的试管中 ,溶液变蓝 ,说明有氯气放出。阴极产生的气体用小试管收集 ,点燃后发生爆鸣 ,说明有氢气放出。④两个滴管同时滴加酚酞…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中的观察与实验(二)──观察实验的内容殷志杰(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自然教学中的观察、实验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现扼要介绍如下:一、植物方面的观察、实验项目1.观察周围常见的花、草、树木。2.观察各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计算机编写 QBASIC语言程序计算各种酸碱溶液的pH值,能快速、准确地给出结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中考考试变革要求 ,教学中教师在把握单科基础教学的同时 ,还要注意联系和渗透其它学科。研究各学科知识的交点和结点 ,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下面具体分析几例综合试题。例 1 :如图 1 ,电源电压不变 ,A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 ,当闭合开关K、K1、K2 时 ,灯泡L正常发光。试回答 :1 )用电离方程式说明A、B两烧杯溶液的导电原理 :A :     B :     。图 12 )当逐渐向B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加到产生一定沉淀时停止滴加 ) …  相似文献   

20.
1.仪器和药品 20×200mm具支试管、15×150mm试管、烧杯、橡皮塞、铁架台、塑科片、药棉、固体高锰酸钾、浓盐酸、稀盐酸、锌粒、镁带、氢氧化钠溶液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塑料片 2.稀盐酸微粒 3.浓盐酸、KMnO_4 4.NaOH溶液 2.实验操作步骤 横孔试管的制作:取15×150mm试管,用酒精喷灯在离试管底部约3cm处灼烧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