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大学本质观,是因为我有较早地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背景,弄清楚大学本质观,是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和从事大学改革及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以及我个人的学术人格和学术使命所使然;我对大学本质观的研究,是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前人对大学本质的观点,认真而审慎地考察大学发展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对研究的发现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分析.我研究的结论是,大学的本质是自由与受控性的对立统一.这个结论的理论意义在于为建构整个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新的科学的逻辑基础;实践意义在于对当前我国及世界各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普遍的解释力和指导力.  相似文献   

2.
贾佳 《江苏高教》2021,(8):46-53
当前,转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论题.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话语,高等教育转型被广泛运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多方面,涉及高等教育论域中的多个主题并触及高等教育的核心论域;作为一个学术概念,高等教育转型本质上是对高等教育整体进行组织再造与系统重构的过程,制度与文化是高等教育系统重构的关键点,核心内涵与目标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作为一个理论视角,高等教育转型是深入探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的重要方式,通过对高等教育转型问题系统研究发展出一种"转型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转型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关注,2007年7月12—13日,由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与高考制度改革"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等知名学者专家为大会作了主题报告。来自全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共50余位与会代表,围绕高考制度改革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4.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综述别敦荣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4月27-29日在天津举行,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服务”。与会代表围绕这个...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思想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举办的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从1986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召开了12届会议。22年来,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实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通过自由的学术探讨和学术争鸣,在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层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充分发挥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2,(8):F0002-F0002
本书是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表的高等教育论文的精选集,其由“高等教育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序言及其他”等五个部分组成,涉及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问题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类新老问题,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中国高等教育学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画卷,从而使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概貌有所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学40年学术论文的实际数据表明,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近40年的知识生产过程中,潘懋元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培养、扶植了一批高等教育学学科人才,并以其在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持续不断的"深耕"与"坚守"凝聚高等教育学研究力量;以潘懋元先生为"领头羊"的高等教育学高被引作者表征和引领高等教育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知识生产方向;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学》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撑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的大旗,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提供了知识论、方法论基础.高等教育学人需承前启后,不畏高等教育学研究人员成才的艰巨性,促进高等教育学前沿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8.
基于“理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内涵,高等教育理论是很多的,并且这些理论基本是零散而孤立的,因此,要建构体系化的高等教育学,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理论进行再理论化。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是立足层次论之上,对高等教育理论的结构化和体系化,并最终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过程。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的价值在于打破了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暗箱”、坚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的与时俱进和推动了高等教育学建构付诸行动。为此,应采取跨层次整合模式、建立层次理论之间的耦合关系、运用逾层研究方法和搭建网状结构的理论体系框架等举措,具体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与高等教育学的制度化均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两者在研究对象方面存在较多的交集与重合之处,这两个领域均关注研究型大学以及这一组织中的知识生产活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研究者在研究大学教师问题时开始意识到科学学的研究者是其潜在的同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大学生发展、大学组织与治理等主流研究方向之外,托尼·比彻、伯顿·克拉克等学者倡导一种知识视角的高等教育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大量借鉴科学学的研究成果。在过去几十年的学术发展史中,高等教育学与科学学这两个学术领域已经通过相互征引、相互吸纳、科研合作、学术互聘等形式开始了比较密切的互动,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影响,催生了学科文化、学术资本主义、知识生产的模式II等原创理论。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应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思路,更多地关注科学学方面的研究,发展“知识视角”的高等教育研究,这一视角的研究议题包括大学体系中知识的分化与变迁机制、科研训练与学术人才的培养、大学教师的知识生产行为、高校中知识的组织与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0.
无论社会和大学如何发展,大学以知识和学术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本质仍基本不变。因此,学术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就成为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诉求。学术、大学学术、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学术管理之间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本质内涵。历史上的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制度虽然有过良好开端和颠峰时期,但总体上呈现一种积弱积贫的状态。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滁州学院学报》2016,(4):107-109
学者的"学术人"情怀、对资源的诉求以及对理论合法性的辩护三方面相互支撑,强化了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定位的不断追求。但由于学科标准的不确定,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面临无法进行学科定位的困境。超越困境需要探索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特殊之路、探索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之路、充分发挥制度化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作用、走高等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学作为应国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国家主义色彩。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科制度化既规范了高等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也窒息了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当前在我国,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疏离,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象征性远大于实用性。为走出学科发展危机,高等教育学亟需一场"革命性"的改造,以适应新的实践需要。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和学术专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学只有为改进人类的高等教育实践作出切实的贡献,才能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石,又是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需求,还是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彰显。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即通过知识论的追问以理清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脉络、回归学科起点以推进高等教育学元研究的开展、立足系统整体以处理好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即一方面要夯实基础,促进作为“学”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躬行实践,促进作为“术”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在合理表述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即完善话语内涵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扩充话语外延以建设具有共同关怀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立足时代主题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主构建高等教育学话语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黄巨臣 《江苏高教》2020,(12):26-29
自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在中国确立以来,高等教育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复杂而特殊的问题。在社会急剧转型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的叠加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日益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关注的议题。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建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再次进行深刻反思,立足于对高等教育现象、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的研判,以历史经验和逻辑检视结合为基本进路,明晰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应用性本质、发展具有中国特征的本土化理论以及提升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以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述潘懋元先生的学术思想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述潘懋元先生的学术思想体系杨广云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倡导者,高等教育学的开创者。早在50年代,他就倡导建立高等教育学;1978年,他领导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教室;1981年,他开始招收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论”与“领域论”之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合法性危机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历史中言之未明的关键问题。破解该问题的认知迷雾,需要我们从“范式”和“规训”概念的视角反思“学科论”与“领域论”的本质,领悟高等教育研究的演变逻辑,从中找到真正使我国高等教育学走向学科化的传统基因与历史依据,并从强化基本理论研究、平衡学术与行政权力两个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化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跨学科领域,妇女学的历史与高等教育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兴起均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以多学科研究起家,进而强调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并最终凭借不懈的努力在大学里成功获得建制。不过,比较吊诡的是,高等教育学虽然是源于"大学研究它自己"而诞生的一门新学科,但在今天妇女学对于整个大学改革的影响却远比高等教育学的影响要大。究其根本,妇女学在学术目标设定、制度基础构建等方面都较高等教育学要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出发质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库恩范式理论的产生基础、基本内容、后续补充以及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发现用范式理论的标准来否认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有诸多的不当之处.因而,高等教育学应以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为出发点,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提高学术标准,才能不断巩固学科地位,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术、大学学术、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学术管理之间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本质内涵。历史上的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制度虽然有过良好开端和颠峰时期,但总体上呈现一种积弱积贫的状态。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John S.Brubacher)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经我国比较教育学家王承绪等翻译成中文后,已成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名著而广为流传。众多学者从学术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治学的道德、作为教会的大学等多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