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习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善教者不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使学者以你的学科为乐。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编排是"使乐之"之要;以生为本,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使乐之"之本;生动幽默的语言是"使乐之"之诀。  相似文献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三","文莫吾犹人也"的"文莫","奢则不孙,俭则固"的"固","何有于我哉","暴虎冯河"等,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孰是孰非?本文辨明其正误,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3.
应允兰 《学子》2012,(2):52-54
一、中考凝眸千古文章意为本。考场作文更如此。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会"美",立意不正确,文章的效果就不好,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义就不高,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文贵乎自得","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才能受人喜爱。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很...  相似文献   

4.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又"和"再"的句法分布有三种情况:一是"完全不能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不同,语义也不同;二是"有条件的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大体相同,语义有些微差异;三是"完全互换","又"和"再"的语法分布完全相同,语义也相同。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阅读某校编写的一期《语文进修资料》时,发现该书第89页《硕鼠》的译文,这译文起码说,是不正确的。编者把“硕鼠”译成“:土耗子”。以我推测,很可能是受了1956年李长之先生出版的《诗经试译》或1957年杨公骥先生出版的《中国文学》的影响。李长之先生在该书65页把“硕鼠”译成“大老鼠”;杨公骥先生在该书第一分册222页也把“硕鼠”泽成“大老鼠”。但译成“大老鼠”或“土耗子”都是错误的,不可不辩。首先应从“硕鼠”这个词的本身来考察:“硕鼠”是一个单纯词,不能按合成词  相似文献   

7.
孔令勤 《现代语文》2010,(6):124-126
量词"回"既可作为短时量词,又可作为计数量词。"回"作量词的用法可归纳为"动词+数词+回","数词+回+动词","回"的重叠使用,用于章回小说或者评书所分的章节中等五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回"的地位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物权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中,除自然资源所有权之外,与自然资源利用有关的权利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传统民法的用益物权;另一类是准物权或特别法上的物权。对本来就应该属于用益物权的权利类型要"正本清源","去公留私",必须使之"物权化",即恢复其传统民法的本来面目;而对于准物权,则不能一味地"物权化",准物权与物权的概念不存在任何包含关系。对自然资源物权或物权化这一提法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庄子强调和高扬人的诗性栖居、"游"的审美生存方式,主要是沿着"保身、尽年","逍遥、养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路发展的。研究庄子形之委蛇的"游世"生存态度,心之逍遥的"游心"生存境界和"天地万物与我同一"的生存环境,旨在构建理想的生存栖居地,达到"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与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文如其人",高尚的作品来源于高尚的人品,"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只有重道以充文,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相似文献   

11.
崔慧琴 《生活教育》2012,(19):63-65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读的书不少,但是语文却不好","我天天看作文书,还是不会写作文"。甚至有些老师也颇委屈:"我每天都认真地上课,每篇课文都详细地分析,但是学生就是考不好"……其实这些现象都不足为怪,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清楚地知道"事必有因",只要努力寻找对策,就一定会达到豁然开朗之境。一、学生处在阅读的误区1.只阅读不思考许多学生都是只重视阅读的量而不重视阅读的质;只留意到文章的字面信息而不深入品味思考;只,  相似文献   

12.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中《许行》一章将"劳之来之"解释为:使民劳,使民来,将"相率而为伪者也"中"相率"解释为"彼此带领着"。这个"来"应当理解为"勑",即"勤劳"。"相率"应是"率领老百姓","相"是指代性副词,指"人们"或"老百姓"。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龙的种种猜想龙究竟是什么?至少在汉代即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充《论衡·龙虚》中曾谈到,有人认为龙生活在天上,所谓"以龙神为天使","云至而龙乘之";有人认为龙生活在水中,"龙所居,常在水泽之中";有的把龙看做是"鱼鳖之类";有的把龙看成是"鳞虫之长";"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属马蛇之类"。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龙的种种猜想龙究竟是什么?至少在汉代即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充《论衡·龙虚》中曾谈到,有人认为龙生活在天上,所谓"以龙神为天使","云至而龙乘之";有人认为龙生活在水中,"龙所居,常在水泽之中";有的把龙看做是"鱼鳖之类";有的把龙看成是"鳞虫之长";"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属马蛇之类"。  相似文献   

15.
"一诺值千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就是说: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中历来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化的社会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更高。我们语文教师就要不断探索口语交际教学的高效之路,要探究口语交际教学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受多年来外校"英语+汉语=对外汉语"的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英语课程的设置在我院对外汉语专业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过于注重"对外"而没有突出作为本体的"汉语"。这种看似同等重视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做法,实际上是同时轻视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而对外汉语专业的"核心"或"根本"是"汉语专业","对外"是修饰语,即应把外语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辅助工具",课程设置应适当减少外语课程,适量增加汉语语言文化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王勃被推为"初唐四杰之冠",他的文学观念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靡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对此深为不满,表明"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改革愿望,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正福 《甘肃教育》2011,(15):35-35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读"即诵读,又称朗读、朗诵。现代语文教育也很重视阅读教学,它有三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读、思、议。其中,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情"与"采"范畴的论析并没有因《文心雕龙》研究的深化而清晰起来,相反矛盾与分歧逐渐增多。因此,还原其主要范畴的应有之义,回归刘勰论述的意义原点,成为深化"情采"篇研究的重要理路。文章着重从文本出发,重新审视范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为"采"非"文","文"与"质"是"采"的两个维度;"情"非"质","情"是刘勰"情性"本体观的体现。这一研究有利于澄清当下的种种误读。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而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人性的试金石。作者又用春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写出真实的人物,至今人人还是可以"取以自镜"的,因而,《儒林外史》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