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舒宪教授是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积极倡导者及革新者之一。从他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路可以看出,他常常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是因为他能从个人的学术之路以及国际学术思潮的变革中不断地调整自己,反省自己,超越自己。经过近30年的努力,由他所倡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及好评,他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为我们重新理解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学提供了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陈玉琴 《教师》2014,(4):109-109
正鲁迅,覆盖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大身影,他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品格;利用手中的如椽大笔,鲁迅,他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孤军奋战,在最血腥的日子里大声痛斥,在最恐怖的日子里摇旗呐喊,面对明枪暗箭,他毫不在意,面对白色恐怖,他谈笑自若。鲁迅高扛着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创作了无数永不磨灭的文化精品。这个大无畏的文化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和内在精神品  相似文献   

3.
陈思和先生是巴金研究专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有影响的文学史家。他致力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理论问题的研究,在他的文学史研究中,"民间"视野一直是他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叙述框架的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4.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深受中国的影响,无论是他的成名作《且听风吟》,抑或是第一部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涵盖了大量的中国因素。村上的创作原点在于他的父辈侵华战争的体验。他为了探索自身的孤独与失落的根源,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并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鲁迅文学的理论,从而奠定了村上文学的基调和风格。如果不提及中国,村上文学将无从谈起,即中国是村上文学的创作原点。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影响广泛的思想启蒙运动,平民主义思潮也应运而生.受此影响,文学领域出现平民文学热潮,周作人即是平民文学的倡导者之一.在当时的文艺界,他的平民文学理念很受关注,影响较大.但随着平民文学争论的持续,他本人对平民文学却有了新领悟、新见解.结合时代思潮对其思想脉络影响的情况,我们重新考察和解读周作人对平民文学理念探索过程,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瑜 《留学生》2011,(8):19-21
有这样一位华人作家.他不满足于仅仅写自己的小说,还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学的重任,他不愿看到中国的作家沉默不语,中国的文学在世界文坛上默默无闻,他孜孜不倦地奔波在中美两国.积极策划各种文学交流活动,只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学.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学久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他的文学观带有审美理想主义色彩,因此,他反对文学的政治化和商业化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认文学的社会功利性。恰恰相反,他认为文学有“引人向善”的力量,能够承担起重塑民族性格的使命。同时在为数不多的文学批评文章,他已显露出独特的批评个性。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1898~1958)是五四文学革命之后的一员巨匠,他活跃在当时文坛的各个领域里。单就身份来讲,他集作家、翻译家、理论批评家、学者于一身。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其他的作家一样,郑振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上茁壮成长的同时,也没忘记学习和钻研外国文化、外国文学。综观郑振铎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对印度文学、印度文化有着浓烈的兴趣:他积极评介印度两大史诗、译介印度童话和寓言;他对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极其推崇;他注重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进行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他出访印度,并写出纪行散文  相似文献   

11.
叶昼的小说评点,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有很大贡献。他的贡献在于他从文学的源泉、审美理想和创作方法几个方面为写实主义创作理论初步奠定了基础。在文学的源泉问题上,叶昼较为正确地回答了文学与生活、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这种理论观点对我国小说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谢冕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其主要贡献集中于新诗方面,但其开拓精神、研究视角、批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都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甚至越出了文学的范围之外。他早年生存和成长的背景不仅影响了他对文学的选择,而且养成了他视文学为济世手段的庄严、神圣和虔诚的信念,从而在对以诗学以中心的五四以来新文学乃至新文化的研究中,注入了具有他个人特殊风格的开放观念、忧患意识乃至本能般的对僵化的文化模式地批判精神和近于汪洋恣肆般的诗情。他自八十年代初自领风骚,富于先锋性和敏感性,长于对文学现象高屋建筑式的把握,既能推波助澜,又能逆潮流而动,对文学现象加以适时地批评和引导;在今天他似乎比以往更为执着地呼唤和坚持文学的理想,希望能给社会人心以导引。  相似文献   

13.
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间的文学影响是必要的工作。上千年前,中国文学早已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南人在不同的阶段一步一步地接受了中国文学的精华,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当中,鲁迅是被传播到越南的第一位,也是越南普通高校选择作品授课的唯一的一位。鲁迅得到了越南人民的感情与敬仰,其越南读者日益增多,研究鲁迅的著作数不胜数。越南人喜爱鲁迅不仅因为他是越中两国文学交往的主要桥梁,而且还因为他平易近人。鲁迅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极为深刻,他在越南文学事业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图突出越南民族文学的革新化、现代化的基本特点,从此进一步肯定鲁迅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老舍与西方现代派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大师们无一不受到西方进步文学的影响,老舍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不仅受到自古希腊罗马文学乃至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薰陶,而且也从他创作之初即在西方流行的现代派文学中吸取了养料。  相似文献   

15.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有着民族的重要心理内涵,同时也曾给予民族心理以深刻影响。郭沫若先生曾经指出:“差不多二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学,特别是民族文学,都在他的影响之下。他对后世的伟大而长远的影响,实可与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相媲美。他不但在中国的文学思想上有伟大极长远的影响,就是在普通人的精神中,我们也可以找出他的影响的痕迹……在屈原死前二千余年,无论何时何代的中国人,都是在他的伟大影响之下,都在他的精神感召之下。”  相似文献   

16.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手法以及文学观念在作品中都有突出表现,并且他是最早认识到现代派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作家。其短篇小说《夜叉》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许多西方现代派的思想,然而作者并不照搬这些经验,而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得《夜叉》成为他创作理论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新的西方流派和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拓展一片新的空间.闽籍作家杨骚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话剧创作的一员,他的创作尤其是早期的创作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较大,充满了唯美主义色彩,使他的剧作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魅力,也扩大了中国文学艺术家的视野,活跃了艺术思想,蕴含着各种文学因素和各种艺术现点的碰撞、交流和渗透,推动了"五四"个性文学的发展,加大了中国与外国文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前期,新的西方流派和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拓展一片新的空间。闽籍作家杨骚作为中国较早从事话剧创作的一员,他的创作尤其是早期的创作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较大,充满了唯美主义色彩,使他的剧作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魅力,也扩大了中国文学艺术家的视野,活跃了艺术思想,蕴含着各种文学因素和各种艺术观点的碰撞、交流和渗透,推动了"五四"个性文学的发展,加大了中国与外国文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王岱 《语文学习》2021,(1):35-39
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而且在于他于生命本身的透悟、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影响。他是用生命抒写的诗人,他的作品及人格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理的影响巨大,为知识分子构建了一座精神的堡垒。在消费时代日盛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去思考陶渊明在当下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异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由他“文学是梦”的文学观所决定的。废名“文学是梦”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则与周作人、鲁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文学是梦”的文学观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距离”与“想象”是解读废名小说及其文学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