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三个代表”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是教育部大力倡导、全国高校广泛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如何真正实现“三个代表”“三进”,这是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主要应该做到:内容要与时俱进;形式要推陈出新;时机要善于把握。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结合学校实际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坚持“以德育人”为先,既要牢固“首位、思想,强化“师表”意识;又要着力“课堂”教学;狠抓“养成”教育,营造“环境”氛围,构建“机制”育人。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的研究中,大家讨论到“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有人主张语文教学要重“道”,着重加强致治思想教育。有人主张语文数学要重“文”,着重加强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有人主张语文教学要“文”“道”并重。主张“文”“道”并重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以道带文”,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语文的教育,实际上是倾向于重“道”;一种是说“因文见道”,通过语文教育来达到政治思想教育,实际上则倾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是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治国方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完美结合起来,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进程,要努力确立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要始终坚持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努力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仕媚 《教师》2010,(20):72-72
“三心”就是爱心、耐心和慧心。爱心是前提,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正教育;耐心是基础,没有耐心的教育,只是昙花一现的教育;慧心是关键,不懂得教育的知识,不掌握教育的技能、技巧,爱心、耐心也只能成为空谈。对待“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要有“三心”,甚至要加点“偏心”。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为本 搞好“两课”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两课”教学,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具有针对性;三是要改革“两课”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是要改革“两课”的成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7.
蒋健 《辽宁教育》2022,(4):44-46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教师群体。《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了规定,给教师送上了一把“戒尺”,但又是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考验,是对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艺术的考验。要想用好这把“尺”,教师要掌握好三个关键字,即“本”“度”和“术”。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主张全面教育的教育家。他倡导全民教育、全面教育和全程教育(终生教育),把知识交给大众,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他把改造人与改造社会结合起来,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博大精深。本文不作全面论述,仅就其“全面教育”思想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读者。陶行知的“全面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影响生活;生活的变化就是教育的变化;过什么生活就要受什么教育;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①这是其“全面教育”思想的理…  相似文献   

9.
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么样写,构成了教育写作的“三重密码”。“写什么”取决于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什么要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意识、教育情怀、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怎么样写”则以“真实写作”和“合理表达”为两大抓手。教育写作的本质,在于用文字夯实专业发展的每一级台阶。  相似文献   

10.
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是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研究,1970年出版专著《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在书中,弗莱雷提出在教学中要打破“讲解式教学”,实施“对话式教学”,要从“银行储蓄”的教育转变为“解放”的教育,从而建立起以培养学生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弗莱雷的这些思想尽管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但对当今的幼儿教育改革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8岁要写一个反映古文明或有关教育问题的剧本;20岁之前要“玩遍”所有文学文体,以证明自己不是单一的文学女孩,而是一个全方位的人才。“我深信自己有此才能。”口出“狂言”的是一位花季少女——今年17岁的女孩子,名叫张天天。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要“以人为本”,一是由我们的工作对象所决定的;二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所要求的;三是高校人的文化、素质层次较高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就要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要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实处,必须进一步清“左”,从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上实现“五个转变”:把“斗争哲学”转变为“团结哲学”;把“立竿见影”转变为循序渐进;把“一锅煮”转变为“分灶吃饭”;把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对话;把思想教育的“单打一”转变为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化论坛》2013,(5):132-132
“以‘分数论英雄’、‘知识重于能力’的现象在我们教育实践中是存在的”。2013年8月27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银付做客人民网“理论热点面对面”时建议,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比如说教育理念上要有一个创新,要有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要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教育评价非常重要,因为评价就是一个指挥棒,在指挥棒不可取消的前提下,最重要的就是改这个指挥棒,使这个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教育评价全面了,教育就容易全面,教育评价指向素质,教育便也会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写道:“在教育情境中,成人和孩子并不是碰巧相聚在一起的;相反,他们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相聚的。他们以一种互相交融的联合方式相聚,这种方式构成了一种关系,一种教育的关系。”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的意思,“敏”是机敏、积极的意思。全句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对于教师来说,也同样应该做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在教育中,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要求教师有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信口开河;而对于认定了的事情,必须坚决果断、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15.
实施“愉快教育”变“苦学”为“乐学”临洮县南街小学周晓兰一、以良好的师德创设“乐学”环境,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1.我认为,要使学生乐于学,首先教师要乐于教,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积极深入地钻研教材,改革教法,以饱满的热情上...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对教育改革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三个面向”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简略地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指教育要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要面向世界,这是国际化趋势及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国策所决定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这说明了教育的超前性,教育要担当起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任,办教育要具有长远眼光,切忌急功近利。16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7.
要保证“双高”建设实现新飞跃,高职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快探索高职思政教育“提质赋能”的路径。“三个坚持”是原动力,为高职思政教育指明方向;“三个打造”是着力点,为高职思政教育开创新貌;“三个推动”是保障力,为高职思政教育提供保障。坚持这些发展路径,不仅为高职思政教育“提质赋能”奠定基础,也为“双高”建设的新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8.
听课,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须“四要”、“四忌”。一要明确目的,忌“心不在焉”。听课目的不外乎:以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为榜样,加快教改步伐;采“他山之石”为借鉴,探求教改之途径,即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寻找一条“路”,以少走弯路,避免误人歧途。听课忌“心不在焉”,“醉翁之意不在酒”。听课不是奉命完成任务,不是凑热闹,更不是教学的“点缀”“小憩”,不能图“形式”走过场。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 ,学校领导者要在加强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 ,多注意研究具体的管理中的隐性管理手段 ,以期拓展教育空间 ,提升教育品质。本文强调 ,学校管理中要广泛重视“真”“情”“实”“感” ,用好权力和非权力影响 ,以指导教育科研、课程改革、环境建设 ,真正做到管理人性化、决策科学化 ,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谈到教育孩子要一致时,家庭教育指导者差不多都异口同声地对家长说:“不能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以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教育孩子要一致”,这说的是“教育原则”;而“黑脸”、“白脸”之说,指的是教育方法,两者说的根本不是一码事,它们两者形不成一对矛盾。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把“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教育原则的坚定性”对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