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外作业:用10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铅丝各4根和8个橡皮泥团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此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立体图,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为下面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及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外作业:用10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铅丝各4根和8个橡皮泥团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此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同时为下面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及其表面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引题】X老师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概念,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件出示了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这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一名学生立即举手作答:“只要在6厘米处割下1厘米,补给4厘米,这样就变成正方体了。”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课堂上出点意外,同学讨论中那种激烈的对话,总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一次意外,着实让我"一惊".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课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时,有这样一个小环节: 首先根据不同的数据想象并描述长方体的样子. (1)长15厘米,宽8厘米,高2厘米. (2)长15厘米,宽8厘米,高8厘米. (3)长8厘米,宽8厘米,高8厘米.  相似文献   

5.
孙烈坤 《山东教育》2002,(25):55-5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第一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片段:在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及长方体的特征后,为了加强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一个环节。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现在我们分组做一个游戏。请每组的4号同学到前面领回“百宝箱(学生非常好奇的领回“百宝箱)请同学们不要打开“百宝箱的盖子,认真地…  相似文献   

6.
[引题]X老师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概念,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件出示了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这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一名学生立即举手作答:"只要在6厘米处割下1厘米,补给4厘米,这样就变成正方体了."第二生紧接着解释:"这样一来,长、宽、高都变成了5厘米,所以长方体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  相似文献   

7.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4厘米、8厘米、4厘米。把这个长方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增加的面积是随着分法的不同而变化的。请看下面三种分法: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师在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观察可以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教师的意思是为了让学生得出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于是他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很多学生正如老师所料,大声回答说:“3个面!”但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男生说:“6个面。”老师很快否定了他们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对有关密度计算类型题的解题思路与解法举例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深入学习密度计算题,形成思路,掌握技巧,提高解题能力.一、鉴别物质的计算解此类题的思路与方法是:运用户计算出待定物质的密度值,然后再对照密度表确定出是什么物质,即先求密度再查表.例1有一块长方体的金属板长25厘米,宽4厘米,厚1厘米,质量是890克,试判定它是什么金属?间长方体的体积为V—25厘米X4厘米XI厘米一100厘米’.长方体的密度为m890WP一v一ibfot3k3一8.9克/厘米‘一8.9X10‘千克/米‘查密度表可知该长方体金属是铜.二、容器应波的计再解…  相似文献   

10.
尹亚萍 《河北教育》2003,(10):28-29
一次听《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教学“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玩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探索活动。每位学生准备12根小棒,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棒各4根(同一种颜色的小棒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小  相似文献   

11.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17):41-4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 (试用修订本 )第 72页“图形的认识 (一 )”。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形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及模型。   2.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的口袋一只。   3.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橡皮泥 (或…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上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这个长方体会不会从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板洞中漏下去,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1.要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设计如下的作业: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  相似文献   

14.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设计陆建琴(南昌市育新学校)评析刘杰宪(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一、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长方体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形体特征;2.理解长方体、正...  相似文献   

15.
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促进思维发展的思考题:从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上,截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有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入新课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在四人小组内共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学生进行了毫无头绪的感知活动……交流开始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一个长方体由若干个棱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可能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第13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这个长方体会不会从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木板洞中漏下去,为什么?” 教师先出示教具,按不同的面放三次,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A:这个长方体不会漏下去。因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中,安排有这样一道习题:有一个长方体木料,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将这块长方体切割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求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20.
一次听一位老师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教学“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这一知识点时,该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玩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探索活动。每位学生准备12根小棒,红、黄、蓝三种颜色代表不同长度的小棒各4根,8个三角的接头。师:你能运用这些材料搭一个长方体吗?学生兴致很高,各自开始拼搭。有学生发现小棒搭错了的及时调整,几分钟后,学生手中的材料全部用完,一个统一、标准的长方体框架也就搭成了。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它有几条棱?你是怎么数的?有几个顶点?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