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有错,但亦无大错。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从“一桶水”中倒出“一碗水”给学生,无疑是错的,但教师实施教学确实须得有自己的“一桶水”,而绝不能只有“一碗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给教师的建议》)在近30年的工作学习经历中,我不敢说自己就有了满满的一桶水,但我可以说,我一直在不停地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我们这一代人上中学正值文革时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的《卞昆岗》属于创作还是译作?徐志摩是否译过《死城》?最近,凡尼同志在《徐志摩简论》中肯定这两部作品均是徐志摩的“翻译作品”(《诗探索》一九八○年第一期),但据我所知,事实并非如此。《卞昆岗》是徐志摩和他的夫人陆小曼合写于一九二八年的一个五幕话剧剧本,写的是“山西云岗附近一个村庄”的石匠卞昆岗的生活悲剧。最初发表于《新月》月刊第一卷第二、三号,署名“徐志摩陆小曼合著”。一九二八年七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卞昆岗》,并且附有余上沅的序。余序具体地介绍了徐陆二人创作《卞昆岗》的合作情况:“他的内助在故事及对话上的贡献,那是我个人知道的。志摩的北京话不能完全脱去峡山土话,有时他自己也不否认,《卞昆岗》的对话之所以如此动人逼真,那不含糊的是小曼的贡献,——尤其是剧中女人说的话。故事的大纲也是小曼的;如果在穿插呼应及其它在技术上有不妥当的地方,那得由志摩负责,因为我看见原稿,那是大部分志摩执笔的。”一九二九年中国戏剧社准备再版《卞昆岗》,该社丛书广告说:“徐志摩先生的诗文我们都读  相似文献   

3.
金色花     
许多批评家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的。在现代的许多诗人中,印度泰戈尔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能感到和平,感到安慰。他的散文诗《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相似文献   

4.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第二课时 ,我让同学们通过分组活动认识了摩擦力的无处不在 ,找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 ,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探究性问题 :如果没有摩擦力 ,世界会怎么样 ?同学们经过思考 ,讨论 ,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有的说 :“没有摩擦力 ,我们就不能写字 ,也不能用橡皮改正错误。”有的说 :“如果没摩擦力 ,我们就无法上路 ,拿东西也非常困难。”有的说 :“没有摩擦力 ,塑料尺就不能和头发产生静电 ,它也就不能吸引轻小物体。”有的说 :“没有摩擦力 ,流星就不能在天空和大气摩擦迸发出火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有一个深刻的命题:熟知非真知。他写道:“一般说来,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这样的知识,既不知道它是怎样来的,因而无论怎样说来说去,都不能离开原地而前进一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苏联“正统”理论的影响和极“左”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被看做是与“人”  相似文献   

6.
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出关>的“关”》)。“杂取种种人”,就是从众多的模特儿(他们未必都是同一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身上选取塑造人物形象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概括性是很广的,其中有的如阿Q形象,则广到“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象是写自己,又象是写一切人”(《答<戏>周刊编者信》)。这样“杂取种种人”的作法,会不会使人物形象成为超阶级的呢?对鲁迅来说,是不会的。因为还有“合成一个”的步骤。“合成”,不是把“杂取种种人”的东西,简单地、机械地累加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人性论”的泥坑。鲁迅所说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第二课时,我让同学们通过分组活动认识了摩擦力的无处不在,找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探究性问题: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会怎么样?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写字,也不能用橡皮改正错误。”有的说:“如果没摩擦力,我们就无法上路,拿东西也非常困难。”有的说:“没有摩擦力,塑料尺就不能和头发产生静电,它也就不能吸引轻小物体。”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流星就不能在天空和大气摩擦进发出火花。”  相似文献   

8.
少见多怪     
瑶瑶 《阅读》2024,(26):28-31
<正>品读古文:谚1云:“少所见,多所怪2,睹3骆驼,言马肿背。”注释:(1)谚:谚语。民间流传的通俗、简练的固定语句,多含深刻的道理。(2)怪:以……为怪,觉得……奇怪。(3)睹:看到,看见。这个成语出自东汉大儒牟融的《理惑论》,讲的是一个人见识不多却自以为是,从而闹出笑话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虽然他见过的东西不多,但他总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因此,他很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9.
1、鲜簋的历日,我是从日本《东方学报》第58册中见到的,上面载有浅原达郎的《西周金文与历》。浅原将他的文章送了伊藤道治先生一册,伊藤先生又从日本转邮与我。因为伊藤先生知道我的研究兴趣,乐于将该文转赠。浅原的文章已注明是引于《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一书,标名是“鲜盘”而不是“鲜簋”。2、1992年10月在西安参加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会上李学勤先生介绍了鲜簋的发现及他本人对鲜簋的一些看法,引起了我对该器的重视。是年底,我特意去信北京朱启新先生,请他从《中国文物报》上复印李先生的文章寄我,便于详细了解李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发刊词     
《开放学习研究》第一期出刊了。
  我们不敢对他寄予厚望,因为怕责任太重承担不起。他必须承载前身--已经出版近百期的《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他还要拓启未来--立足“开放”研究“学习”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所以理想还是要有的,哪怕还要假以时日,但毕竟我们已经上路。  相似文献   

11.
一天,微微放学后早早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因为她和好朋友芳芳约好了,一起到“GG”网的“空中课堂”向在线李老师请教如何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一进聊天室,就看见芳芳和李老师早已在线了,三人便拉开了话题。李老师:诗歌是诗人用来抒发自己感情,表达自己意思的。要真正理解诗句,首先要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你们说说诗人王维为什么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呢?微微:我知道,诗人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两年之后的重阳节,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的情景,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于是提笔写下了…  相似文献   

12.
中师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渗透性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渗透性学习方法渗透性学习方法是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所提倡的。杨振宁教授认为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注重按部就班的学法 ,学生念书比较认真 ,要大家守规矩 ,这确实有它的好处。然而 ,不能把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绝对化 ,还应该提倡渗透性的学习方法。所谓渗透性的方法 ,杨教授这样说道 :“就是学习时 ,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 ,在好像乱七八糟的无序状态之下 ,你就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还认为 :“我们不要怕学生按部就班的学法 ,也不要怕渗透性学法 ,因为好多东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 ,经过一个长期的接触 ,…  相似文献   

13.
朱熹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大学》,所以要正确地把握他的思想,就必须了解他高度推崇《大学》的文化意蕴与思想意义。文章通过对朱熹《大学》研究之创见与迷失的认真梳理与仔细分析,揭示了朱熹将《大学》分经传是为了便于“格物补传”,而朱熹之所以要将自己的“格物传”塞进《大学》,说成是为《大学》所补的“格物传”,实质上是为了“化己说为经典”,确立自己一家之言的绝对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城吗?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连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通过一位老师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点“秘诀”:“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抄,那写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  相似文献   

15.
首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原因新探孔繁岭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①但联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党内的,也可以是党外的。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的所谓“等量消费”谬论时,说到金钱“没有臭味”。这话原是古罗马皇帝韦斯帕西安对他的儿子说的,因为他的儿子不同意他实施专门的厕所税,说厕所臭。韦斯帕西安就说金钱没有臭味。意思是尽管厕所臭,但收来的钱没有臭味,照样可以享用。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司马迁是我国汉代伟大的史学家.他首创纪传体史书范例而著的《史记》一书,为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叙事,上自三代,下迄秦汉,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尊重史实,忠实记载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正如西汉史学家班固所推崇的那样:“服其善序事理,辨而平华,不质而不俚,其文值,其中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正因为司马迁坚持“实录”的治史态度,其《史记》才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以致史学界有些学者同人还积极呼吁应建立专门的“《史记》学”.那么,对于我国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太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为他树碑立传的呢,本文拟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以供方家里手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天地之间,风云日月,人情物态,无往非吾诗所自出。”可见天地间的一切,无一不是写诗的好材料。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即首先得从“风云日月,人情物态”中发现诗意。所以,罗丹在他的名著《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他又进一步指出:“所谓艺术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看出美来”而“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  相似文献   

19.
释“东西”     
俗称物品为“东西”(“西”读轻声),当与方位南北东西的“东西”有关(“西”不轻读).新《辞源》即由此推想而释义为:“物产于四方,约言之日‘东西’,犹记四季而约言‘春秋’.”乍思之似乎近理,细思却很可疑,因为古人确实习以“春秋”指代四季,指代一年;然而却不习惯于以“东西”概括四方,概括四方的常常总是“南北”.,不惯用“东西”概括四方,正如不惯用“冬夏”概括四季——然则这里总该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在其中吧!就以“春秋”可概括四季来看,这是因为“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王力主编  相似文献   

20.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以极高分考入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 ,趁导师不在的机会 ,用实验室的电话往国内打了 5 0多分钟的长途 ,和亲戚朋友闲聊。导师知道后很生气 ,强压怒火去问他昨天干了什么 ,他居然一直不承认打电话的事 ,导师忍无可忍 ,就建议校方把他开除了。有人问导师 :“这么一个高材生只因撒了一次谎 ,就把他赶走 ,不惋惜吗 ?”那位导师说 :“科学的精神是求实 ,科学的目的也是求实 ,对科学来说 ,撒谎是可怕的精神肿瘤。”这个故事给我以警示 ,作为老师 ,如果我们只提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只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