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北宋是定都在河南的最后一个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个兴盛时期.北宋藏书事业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特别是官府藏书,不但藏书数量大,而且藏书场所多,它所提供的藏书经验和理论,为以后各代藏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五个方面对北宋官府藏书的来源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霍艳芳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5):123-125,137
北宋馆阁制度发展成熟,馆阁藏书作为国家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特色.从其藏书类型、藏书管理和藏书利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北宋的皇帝与官府藏书海继才宋代皇帝不仅注重图书的修撰刻印,而且还十分重视图籍的收集、管理和官藏书。宋太祖在立国初期,在削平诸国的军事征战中,就注意收集各国遗留的图籍,用以充实藏书。据史载,乾德元年(963年)平荆南,他收高氏图书,以充实三馆。乾德三年...  相似文献   

5.
<庄子-天道篇>日:"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中国古代私家藏书便可追溯到孔子的春秋时期,从此私家藏书便开始了漫漫两千年的发展之路.在中国确立了私家藏书、寺院藏书、官府藏书与书院藏书为一体的藏书系统.  相似文献   

6.
官府藏书体系起始于周商。成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及宋朝,鼎盛于明清。本就汉王清代重要官府藏书机构择要作一概述,以期理清古代官府藏书机构产生、发展、消亡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朝时期的梁朝,官府藏书事业兴旺发达,藏书数量巨大,藏书处所众多,所编新型图籍颇具影响,为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通过考论这些藏书机构,不仅可以感知萧梁政府对藏书之重视,而且还能明了其重视之原因.  相似文献   

8.
藏书价值观是藏书活动的指导思想,直接决定藏书特色.官府藏书是为了以帝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用的,私家藏书主要为了私人(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民众)用的,官府和私家两种藏书价值观的互动导致了文献从皇家向民间的流动,越来越接近藏书的天然目的藏为之用.  相似文献   

9.
汉代官府藏书,设有专门的藏书机构和管理官员,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藏书管理制度,奠定了官府藏书的基础,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图书馆学的发展,确立了我国图书分类的基本体系,编制出世界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相似文献   

10.
在北宋庆历前这段时期,政府非常重视医学藏书的修撰工作,并努力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这些都为北宋国家藏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对北宋庆历前馆阁医学藏书的管理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其医学藏书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同时希望能够古为今用,为当今生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官府藏书     
陈曙 《图书馆学刊》1992,14(3):55-58
官府藏书是我国藏书业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主要藏书类型之一。它在保存典籍、促进书籍的流通和学术交流方面有无可非议的作用。在一定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官府藏书乃是社会文化产品积累、保藏、整序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对中国文化史有其特殊的贡献,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官府藏书的起源及其意义官府藏书乃指典籍藏书的皇家或政府收藏活动。先前的官府藏书与后来的图书馆藏书一脉相承。仅以“官”和“馆”为例。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后来,在“官”前加表示“客舍”的“食”,即成为“馆”。其释义为“版图文书之处”。因官府藏书有别于私家藏书,故也有人  相似文献   

12.
北宋各代皇帝都很重视藏书建设,所以在藏书的保管和整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注意选址.讲求环境,在众多书库中,只确定一个为借书库等.而在整理上,更注重校勘和编目,几乎每个皇帝都派重臣校雠图书,然后刊印.在众多的书目中,《崇文总目》和《秘书总目》在目录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国史艺文志.开创了编撰当代史志目录的先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在长期的藏书工作实践中,不仅积累了许多管理藏书的经验,而且逐渐形成了皇室藏书和官府藏书一整套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宋秘书省少监程俱于绍兴元年(1131年)写成的《麟台故事》一书,就是一本较为完善的中国古代藏书管理的专著。  相似文献   

14.
一、古代藏书活动与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1.从官府收藏活动中透视当时的文化价值观.官府藏书活动是为了体现统治阶层的利益,完伞是政治性的文化价值观的体现,根本没有考虑过藏书的其他目的,藏书主要是为了体现统治者的权威、力量.所以官府藏书主要是以单纯的藏为主,基本上忽略了文献的流通与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汉的藏书机构很多,有东观、兰台、仁寿阁、石室、宣明殿、鸿都门等,但自东汉章和之后,东观超越其他台阁,成为东汉最重要的官府藏书机构.东观集藏书、校正、著书、育人等功能于一身,对巩固东汉的统治,促进文化交流,保存古代典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隋代官府藏书考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隋代不足40年,官府藏书事业十分兴盛,仅嘉则殿就有书37万卷.考察其官府藏书之形成、处所、管理,以及后来散亡史实,于今仍很有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隋代不足四十年,官府藏书事业十分兴盛,仅嘉则殿就有书三十七万卷.考察其官府藏书之形成、处所、管理,以及后来散亡史实,于今仍很有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皇室藏书作为我国古代藏书的主体,它的使用在我国藏书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皇室成员、大臣、平民百姓对藏书的使用,以及藏书地点家具的摆放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古代皇室藏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但浙江的官府藏书并非空白一片,也不乏值得搜寻一记之处。本文按时代的脉络对浙江的官府藏书略作考证。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