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守住生活的阳光——晏乐安笑谈人生随笔集》,于6月13日开始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上柜发行。该书是孝感日报社副总编辑、湖北新闻名人提名奖获得者晏乐安撰写的第五本书。此前,晏乐安曾出版了新闻论文集《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通讯集《上帝需要温暖》(该书入选当代中国记者丛书)、言论集《世象微言》及头版头条通讯集《心路通途》。  相似文献   

2.
《世象微言》(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是晏乐安同志出版的第三本书。作为一个四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出版了6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足见其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专业能力之一斑。 《世象微言》这本书是报纸言论集(也称新闻评论),不论是思想深度,理论底蕴,还是语言文字,都达到了相当水平。据统计,收集在这本言论集的共有242篇文章,总共刊登在67家报纸上,其中有9家中央级报纸,19家省级报纸,39家地市级报纸。 古人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正由于这些言论具有一定的质量,才得以在东西南北中的各类报纸上发表,并且连续五年获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和湖北新闻奖的好言论奖。 晏乐安十分勤奋,他常常黎明即起读书写稿。不管晴天雨天,节日假日,只要有线索,都是闻“新”而动,真正是全天候记者,《微言》中的言论,大都是1995年至1997年发表的,平均4天就有一篇言论见报,可见付出的辛劳。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孝感日报社副总编辑晏乐安继新闻论文集《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出版后,新闻通讯集——《给“上帝”送去温暖》又入选《中国当代记者丛书》,于7月中旬正式向全国发行。该书收录了晏乐安同志采写的99篇通讯,共24万字。  相似文献   

4.
他,入高马大.说起话来,高门大嗓;走起跑来,风风火火;干起事来,雷厉风行。地的确令同行羡慕:论家庭,他有一个贤淑的妻子.一双好学上进的女儿;论事业.他是湖北省小有名气的主任记者.《孝感日报》的副总编辑;论成就.地出版了一本业务论著和一本通讯集,在中央、省级报刊发表3284将计34O多万字稿件。出生于汉川水乡的晏乐安,并不是坐享安然的人。“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根戈马上行”。明代将领戚继光《马上行》的诗句.正好是晏乐安跨过“而立之年”的生动写照。从1984年投身新闻战线到现在.不论是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驻荆州记…  相似文献   

5.
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著《新闻史上的奇情壮彩》一书 ,新近由华文出版社于 2 0 0 0年 3月出版 ,全书 2 9万字。收入本书的文章共 2 1篇 ,是作者从已发表的有关中国新闻传播史的 1 0 0多篇文章中 ,自己认真筛选出来的。除个别篇目外 ,大部分都曾经在海峡两岸的《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研究资料》、《报学》、《新闻论坛》等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和报刊上发表过。这次结集出版 ,除外别地方稍有删节外 ,基本上维持原状 ,没有大的更动。本书的一些论文 ,如《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  相似文献   

6.
我院陈力丹教授新著《解析新闻传播学2012》,于2012年4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共计30万字。这是他2006年以来出版的第七本《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系列著作。这本书从他2011年及2012年1月写的文字中选取了与当前关系较为紧密的69篇,根据内容划分为九章:第一章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3篇)、第二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8,(8):110-110
《守住生活的阳光——晏乐安笑谈人生随笔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晏乐安现任孝感日报社副总编辑。该书收录了晏乐安同志在孝感日报“生活话题”专栏发表的随笔110篇。这些文章运用伟人、名人的故事及丰富的哲理,与朋友促膝谈心。成为读者“心灵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8.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杨世聪 的学术专著《新闻发现方法论》近日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闻发现方法论》提出了一种新闻发现学的框架:发现新闻是报道新闻的前提。作者批判地继承“传播价值”,使之发展、上升为新的新闻发现理论──新闻发现的四条规律。全书根据新闻发现规律提出十四种发现新闻的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这些方法,对于新参加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本书可操作性较强,为发现新闻提供了捷径。(邮购本书电话0851-5821144邮编550002)《新闻发现方法论》面市@刘世杰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趣味     
《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访问延安后所写系列通讯。他是第一个访问延安的外国记者,这本书也就是第一本冲破国民党封锁、传向世界的延安实录。 它的中译本出版于1938年2月的上海“孤岛”时期,是由胡愈之主持的“复社”印行的。说到这本书出版,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当时胡愈之与中  相似文献   

10.
传媒书架     
《新闻世界》2010,(5):202-202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 (美)布鲁斯·D·伊图尔 (美)道格拉斯·A·安德森 著 贾陆依 华建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定价:59.80元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全面反映了美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探索水平,是我们借鉴和学习西方新闻的优秀书籍。该书为第六版,延续了前五版强调真实记者和真实报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国学典籍阅读要义》一书包括吴孟复先生的《古书读校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版)、《训诂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4月版,1984年7月第2次印刷)和《古籍研究整理通论》(台北贯雅文化公司出版,1991年11月版)三种书,现在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合成一本书出版了。  相似文献   

12.
孙世恺新撰写的《怎样采访新闻》一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孙世恺撰写的第三本新闻专业读物,也是他去年出版的《怎样写新闻报道》一书的姊妹篇。此书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对新闻采访的  相似文献   

13.
顾执中著《战斗的新闻记者》一书已由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记述了顾执中从一九二三年在上海进入新闻界,开始记者生涯的经历;并于一九二八年创办“民治新闻学院”,为我国培养新闻人材作出了贡献。顾执中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写下大量新闻、通  相似文献   

14.
新华出版社翻释出版了一本美国高等学校新闻专业的新闻学基础教材——杰克·海敦的《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为我国新闻界了解和借鉴外国同行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参考资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杰克·海敦是美国《底特律新闻》的社论作家,在新闻界工作了多年,熟悉西方报刊与通讯社的业务,《记者》一书可以说是实践经验的一个通俗的总结.这本书的特点,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明的那样:"它着重实际应用——实践——而不是就报道业务空讲一套理论","为良好的新闻报道和良好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闻界》序安岗蓝鸿文同志写了一本书,叫作《面向新闻界》,这是一个深含意味的书名。鸿文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他从当地方报纸记者开始,以后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出版这一本书,是他积几十年来辛勤劳动的...  相似文献   

16.
林枫著《新闻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长期从事编采工作,近几年来转而研究新闻理论。这本书是作者针对一九七九年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17.
你想采写出新闻名篇,成为名记者吗?《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将助你一臂之力。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1990年11月出版,作者是高级编辑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针对当前新闻队伍素质状况,总结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探索其成长的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谈论培养名记者,许多人想当名记者,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名记者呢?当一个名记者又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呢?新华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范长江著作《通讯与论文》可以为你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讯与论文》一书共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都是通讯,共二十二篇,其中十八篇是战事通讯,反映抗日战争中的几次重大战役;后半部分是论文,共十八篇,大都是谈记者修养的,也有一些是关于国新社、青年记者协会和韬奋的回忆、纪念性文章.通读全书,觉得长江同志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新闻战士的形象.从长江的这些文章中,可以找到他成名的奥秘,从而得到鼓舞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今年(2008年)是家父赵家璧的百年诞辰,记录他半个多世纪编辑生涯的《编辑忆旧》和《文坛故旧录》,在中华书局的大力支持下再次出版了。我们又将未收入这两本集子的其他回忆文稿,也结集起来,作为《编辑忆旧》的“集外集”,取名《书比人长寿》,也即将出版。这三本书几乎收齐了他有关编辑生涯的全部论著。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于2017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世后,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中国记者》从2018年第1期起组织刊发解读及学习领会文章,本期特邀课题组成员回述本书编撰过程,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