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网络信息时代已经进入"5G"时代,各种优劣信息接踵而来,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变得模糊不清,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真正读懂弄通"女排精神",在高校中树立榜样作用,从而践行"女排精神",能够有效防止大学生出现"思潮倒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本文阐述了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内涵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并提出将"女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如抓准课堂教学、多手段使学生领会"女排精神",开拓新载体、多方向向学生传播"女排精神"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军 《成才之路》2024,(13):25-28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时代,社会和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青年党员面临更多的思想挑战和价值观冲突,他们的思想状态呈现出分散性、多元性、流动性的特点。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思想和灵魂,高校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实践,拓展党员教育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可以帮助年轻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并指导其行为和决策,能使他们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和坚韧意志。  相似文献   

3.
雷锋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内涵丰富,对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坚定信念、敬业奉献、创新创业等优秀品质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将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价值内涵、实践路径三个方面阐释用雷锋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逻辑进路,积极推进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凝聚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媒体的快速蔓延,在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全媒体的大环境影响下,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思想引领受到新的挑战,同时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引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本文从全媒体思想引领平台建设和实践应用出发,试图探索一个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思想引领平台方案。  相似文献   

5.
女排精神在时代影响下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排精神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等精神品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促进其坚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信念。以课堂视频方式展开教学增强趣味性,在同辈辅导中加深对女排精神的理解,并外化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因此,不断探索将女排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雪冬 《文教资料》2020,(5):94-95,60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应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的精神基因,融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中。本文着眼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命,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修为,从理想、爱国、责任、本领、道德修为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政治观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五四精神视角下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观涵盖政治情怀、政治参与、政治信仰和政治智慧四个主要元素。在强化政治建设的关键阶段,培塑大学生的政治观至关重要。要以五四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怀,拓展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形塑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20,(1):31-34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新时代要求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大学生,而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仍有一定差距,高校要充分挖掘苏区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教师及相关人员不能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核心价值观,完善大学生的思想。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将女排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女排精神代表着坚韧不拔、勇敢顽强、永不放弃、永不服输,这些精神和品质都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体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成高校教育的目标。据此,本文研究了立德树人视域下女排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从大学生党员管理体制、党支部建设,以及大学生自身修养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路径。确保质量、严格考核、加强监督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的理论水平、丰富大学生党支部活动载体,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的吸引力和战斗力是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方法;自觉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时刻自省等能够加强大学生对党性的慎独锻炼。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支部活动,探索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总结出真正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吻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变化,抓住时代脉络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成为必然要求。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传承,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教育理念重灌输轻互动、教育内容浅层化、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服务宽泛化和学生党员思辨缺席化等问题,应结合苏区精神视角,从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构筑实践平台、创新教育载体等方面提出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建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文萃 《河南教育》2018,(12):24-25
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要用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心领悟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奋刻苦;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有不服输、不怕苦、不退缩的精神,勇于担当、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14.
强化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应从思想维度拓展理论教育空间,从行为维度拓展实践教育空间,从载体维度拓展网络教育空间,从评价维度拓展管理教育空间,进一步打造"四维"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需要,是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通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打击腐败和网络淫秽色情犯罪,开展政治鉴别力教育、突发性政治事件主题教育,探索主旋律网络游戏教育模式,培育富有改革思想的新时代"领跑者"等优化宏观环境和增强教育内容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学生党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抓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新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同轴共转.新形势下亟须通过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强化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健全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等途径,构建以学生党建为龙头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霍宏 《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35-236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但当前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存在薄弱环节,面对新时代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应从明确地位、重塑目的、建构内容、转换话语、制度转型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建设,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高校青年群体中,大学生党员在思想、学习和实践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目前,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尚存在重发展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机制不完善和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亟待加强等问题,为此高校应构建规范化的党员发展机制,搭建丰富的党员教育实践平台,创建标准化的党员行为规范,开拓多元化的党员培养方法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榜样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建设不断加快,各项教学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也得到了大力开展。其中,党支部作为党员学生学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及思想精神的核心机构,通过对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等组织活动的实施,有效提高着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对于增强党员组织观念、促进我国高校党员思想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仍有待改善,迫切需要提高质量和实效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出了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牛"精神是新时代的一种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孺子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大学生的人民情怀;以"拓荒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开拓精神;以"老黄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大学生的实干品行.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