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模型概述]所谓"行星"模型指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属圆周运动,但涉及到力和能的知识,属于每年高考必考内容。[模型讲解]例1.卫星做圆周运动,由于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轨道的高度将逐渐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缓慢,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足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下述关于卫星运动的  相似文献   

2.
上海卷     
1A.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  相似文献   

3.
现代实验观测表明,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而绕同一点做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模型.类比多星问题又是指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而围绕某一点作圆周运动的行星.由于多星间的引力和运动情况相当保持不变,将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的问题涉及的物理量及公式较多,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此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为了便于同学们顺利解题,现将正确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归纳为两点.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注意公式的灵活选择 行星绕恒星或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的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提供.设天体的质量为M,绕M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为m,两天体中心  相似文献   

5.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圆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种,速度的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且时刻在发生变化.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指向圆心的力(这样的力叫做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n=v2/r=ω2r=4π2r/T2(1) 向心力的大小F=man=mv2/r=mω2r=4mπ2r/T2(2) 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是按照效果来命名的,由某一个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来提供.在不同性质的力作用下,圆周运动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一、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研究天体运动(如行星绕太阳运动或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说”的如下4个基本论点,这4个论点目前看不存在缺陷的是(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相似文献   

7.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除近地卫星外,实际星体的运动轨迹大多为椭圆轨道.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由于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限制,通常把行星或卫星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计算时认为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利用学生熟知的圆周运动和动力学知识粗略地认识和分析天体运动知识.常见的天体运动模型有以下...  相似文献   

8.
天体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行星围绕恒星、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形式外,还存在"双星"、"三星"等多星运动形式.这类问题涉及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能够较好地训练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氢原子模型问题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电磁理论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绕核做圆周运动.特别是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氢核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关于氢原子及核外电子的运动模型问题,涉及圆周运动、静电力、电势能、等效电流等知识,现将此类问题归类拓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所周知,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在按照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进行公转,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的运动遵循开普勒三定律.笔者发现,在各类物理竞赛中,常会涉及到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本文拟从能量和行星运动的轨迹方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究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教材的表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中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过程进行了如下描述: (1)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可知,行星必然要受到一个引力.  相似文献   

12.
卫星发射和运动形式有三种:即圆周运动、椭圆运动、抛物线运动.能绕地球运动的只是圆周运动、椭圆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是卫星、飞船、空间站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稳定运行必须经历的.如何从圆周运动转换为椭圆运动或从椭圆运动转换为圆周运动的卫星转轨、空间站对接等问题,是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对宇宙探测、航天技术的知识最感兴趣的部分,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3.
万有引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热点,这类问题大致有:(1)天体表面的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问题;(2)行星绕恒星运动或卫星绕行星运动问题.解题的基本思路是:(1)将天体运动和人造卫星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一、题目2014年新课标第I卷第19题: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双星问题是天体运动中一个重要模型,对双星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提高解题速度,秒杀双星问题。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即Gm_1m_2/L2=  相似文献   

16.
卫星发射和运动形式有三种:即圆周运动、椭圆运动、抛物线运动。能绕地球运动的只是圆周运动、椭圆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是卫星、飞船、空间站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稳定运行必须经历的。如何从圆周运动转换为椭圆运动或从椭圆运动转换为圆周运动的卫星转轨、空间站对接等问题,是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对宇宙探测、航天技术的知识最感兴趣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一节中详细介绍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其导师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时,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问题,所得结果与其导师的数据至少有8’的角度误差,开普  相似文献   

18.
一、掌握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过程及内容根据圆周运动的条件可知行星必然受到一个太阳给的力.牛顿认为这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应该为行星运动所受的向心力,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涉及物体沿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外侧轨道运动的情形,对此类圆周运动的特点、有关习题的解法和命题要求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20.
例题如图1所示,绳子一端固定于P点,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质点以角速度ω绕竖直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与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已知,为圆周运动轨迹直径上的两点,求质点从a运动到b点绳子张力的冲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