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人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均衡布局、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80年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这三种西部开发战略是不同历史条件的产物,各有其特点,都推进了西部地区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线索,即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到70年代末以后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再到90年代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面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一直存在着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何实现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大课题。建国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制定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战略。但在实践中,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最终不幸陷入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漩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区了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探索出一条"三步走"、"两个大局"、"先富带动共富"的新思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必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和”三线”建设决策、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思想,到江泽民同志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都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现代化一直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60年代中期,就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促进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是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三步”的具体化。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建立、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以江泽民、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党建学说和邓小平理论党建学说,根据时代的要求,依据实践的发展,以其敏锐与勇气,成功地回答了一系列党建重大理论难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党建思想,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从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三讲"教育、强化党的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解读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党建思想。  相似文献   

7.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思想,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在加速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邓小平极力倡导、推行的改革开放和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在财力和科技上提供了可靠保证,并创造和积累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对于中国人来说,西部开发并不是一个今天才提出的新问题,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展现三代领导人为了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开创、继承和拓展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实现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以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以精神明建设推进中国的化现代化;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推进执政党建设。因此,在世纪之初,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江泽民的现代化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创新活动,运用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全新的现实问题,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思想,同时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创新活动的新境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3年中所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中,吸收和继承了邓小平的创新思想,同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创新事业感、创新责任感和创新紧迫感。  相似文献   

11.
作为女权主义的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给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点亮了一盏明灯。文中旨在追寻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内涵,探讨其思想对西方女权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部农村道路建设是促进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政府应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中、省、市级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把农村道路作为公共产品对待,防止市场化取向的错误思想,加快西部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具有关键性地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区域经济发展就是建立主导产业群。青藏铁路经济带的主导产业群选择,对于保护和发展青藏高原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文探讨了青藏铁路经济带主导产业群的选择基准,并分析研究了适合于青海和西藏两省区主导产业群选择的主要路径及规划中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的发展与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地区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这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体开始进入中国教育改革的视野,成为引领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的理论思想。同时西方哲学教育思想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连续四届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技能大赛,西部地区参赛院校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东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差距仍非常大。究其原因除比赛经验不足外,主要是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实训条件不足、师资水平有限、校企对接不畅等。建议建立国家主导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扶持,组建校际联盟,建立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的技能竞赛体系,提高西部高职教育吸引力。同时,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立足现实,以赛事为引领,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探索校企对接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中,制造业仍然是高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发展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文章分析了现代光机电一体化应用现状、前景及对"海西"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福建省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两种主义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危机、繁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主义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对西方心理学脉胳的疏理、危机的剖析、未来的前瞻中,可窥见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危机的根源、繁荣的契机均与两种主义息息相关。只有在科学人文主义的科学观指导下,心理学才能真正成为21世纪的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秦国由一个地位低下、“诸侯卑之”的西垂小国,一跃而成为天下霸主,其崛起速度之快令世人惊叹,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从民族意识、用人政策、文化源流、地理优势等各个角度对秦王朝迅速兴起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探索秦人的发展历程,可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于丽艳  陈俭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5):52-58,108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发展之伟大创造,有其深刻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其历史逻辑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现代化奋斗的历史选择之中,理论逻辑蕴涵在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及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超越之中,实践逻辑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变革社会的伟大实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中。该道路将三者统一于自身,使其既有内在机理,亦不乏"文明经络",从而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