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数学猜想入手,通过探析数学猜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揭示数学猜想的方法论意义,从直观猜想、类比猜想、构造猜想、归纳猜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学猜想的运用,阐述了数学猜想在中学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猜想是人们依据已知事实和知识 ,对研究的问题和对象作出的一种预测性的判断 .它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大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 ,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猜想家 ,并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 .那么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猜想教育呢 ?笔者认为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 ,使学生养成敢于猜想、勇于探索的思维习惯 ,更要教给他们一些猜想的规律和方法 ,使他们的猜想 ,猜之有“理” ,猜之有“据” .1 归纳猜想归纳猜想…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提高了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数学建模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针对一些较难的选择题时,建模(特殊值法)尤为显得非常灵活多变.本人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心得,略谈两点.一、数学猜想1.特殊—分析—归纳—猜想—一般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通过对各类特殊情形的分析比较、正确归纳,有助于产生合理的猜想,在某个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二项式定理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定理.它的解决方法大致有:一是观察归纳提出猜想,再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二是应用组合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斯忠 《中学教研》2002,(11):33-38
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发现及其证明,是科技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创新思维的可贵品质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课题。近几年来中考数学归纳猜想型试题频频出现,已经引起中学数学教育界的密切关注。纵观2002年全国各地中考题,有  相似文献   

6.
排列组合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一种思维方式较为独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有程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反向思维、归纳、转化、分类等数学思想,认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敢于大胆猜测猜想.  相似文献   

7.
张无忌 《中学理科》2007,(12):36-36
一、通过有限个事例归纳、猜想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就是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这是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常用途径.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中学数学教材中,都有这样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8.
张俊玲 《考试周刊》2009,(35):71-72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猜想、创新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探索-归纳-猜想"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归纳,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大胆猜想,据此去预测估计它的变化规律,或者与其变化趋势一致的相关结论.问题情境所呈现的变化规律一般具有唯一性,偏重于规律的发现.它体现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  相似文献   

10.
容斥原理观点下的一类放球问题及其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研究>2005年第4期文<对一类放球问题的探究>中,对于将"数字填入方格"等放球问题作出推广和证明,是一个成功地运用归纳、猜想、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范例.本文用组合数学中容斥原理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该问题一般化的、基本的计数公式,由此计数公式很容易地得到了放球问题的递推式及概率等结论,同时也揭示了基本计数公式与这些结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现的萌芽,可以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而数学解题是培养儿童数学猜想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类比猜想"、智用"归纳猜想"、善用"审美猜想"、妙用"假设猜想"、运用"直觉猜想"、活用"综合猜想"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小创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数学中,抽象函数是中学数学函数部分的难点.由于抽象函数的解析式隐含不露,使得解此类问题时往往很棘手.其实这类问题一般都以基本初等函数作为模型,通过类比、观察、猜想出它是南哪一种基本函数抽象而来的,再根据这种模型的函数的相关性质来预测,猜想出抽象函数可能具备的性质及结论,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知.常用的解法有赋值法、定义法、图象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数学归纳法是我们在学习解各类数学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在解决数列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数列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它是通过"归纳——猜想——证明"这样的一个解题过程,先假设一个数列的前k项满足猜想的结果,进而对第k+1项进行证明,推出第k+1项也满足猜想的结果,进而给出结论.我们知道,数列无论在高考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比如,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类比与猜想、归纳与演绎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论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构造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解题方法,它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发现、类比、化归的思想,也渗透着猜想、试验、探索、归纳、概括、特殊化等重要的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构造法解题训练,并将构造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探索找规律"问题,俗称归纳猜想问题,也称为观察题、归纳题、猜想题.这类问题经常以给出一组有规律变化的图形,或一列按某规律排列的数,或一系列按某规律变化的等式等形式出现,考查学生探索研究、猜想归纳能力.随着中考的深化改革,探索找规律型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下面结合各地中考中出现的部分此类题目,来探析此类问题的命题立意与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包括聚合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要求思维者掌握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类比,联想与猜想、一般化与特殊化、探索与演绎等思维方法.现结合中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种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构造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解题方法,它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发现、类比、划归的思想,也渗透着猜想、试验、探索、归纳、概括、特殊化等重要的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构造法解题训练,并将构造思维的形成途径展示给学生,这对培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重要结论,如等差数列、数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二项式定理等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由归纳、猜想得出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可以使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学习离不开推理,在形式逻辑中有各种各样的推理方法.合情推理是一种可能性推理,它包含特殊化、类比猜想、归纳等几种推理形式,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学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共同具有的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是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类比是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