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语的写作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关键技能之一。导语是一条新闻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否会对这条新闻感兴趣,是否会继续阅读下去,因而也就决定了这条新闻报道的成败。写出好的导语,是记者新闻敏感度、采写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好导语也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一、导语要体现最有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好记者不会写出雷同的导语  相似文献   

2.
写导语要精练、要准确,这是导语本身的功能所要求的。导语应充当“最扼要、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的角色,才能起到“导”的作用。 勿写细节 常见有的导语写得具体详细。有的300多字的消息,导语用去200多字,导语长过正文,有的导语甚至长达300多字。这些长导语有个共同点,就是把事实讲得很详细。它把消息正文部  相似文献   

3.
朱青 《新闻前哨》2005,(9):49-49
导语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好坏。如果导语一锤定音定得好,就能使新闻的主体在导语的引导之下顺利地展开。一、将导语纳入整体构思之中在新闻作品中,导语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整体的其它部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将导语纳入整体构思之中。在设计新闻导语的时候,记者要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倘先无成局,由导语起笔,想到主体是重要部分,再写大段主  相似文献   

4.
当今,在西方新闻界中,六个W导语,仍然是报纸导语的基本形式.其他种类的导语,都是在变异之中巧用六个W导语中所包含各种要素.西方报纸约20类导语中,有直叙式、延迟式、软式、避正式、复合式等五类导语,与我国新闻界导语相比,富有特色,值得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消息写作中,导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从1865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林肯遇刺、港口新闻社发出的消息最早使用导语到现在,经历了第一代亦即“五要素”齐全的导语(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从南太平洋沿岸小城阿庇亚发出的报道风暴灾害的消息导语,被认为是第一代导语的发端)、第二代“部分要素”导语(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消息写作技巧的不断提高,第三代导语——丰富型导语(又叫自由式导语)出现了。请看合众国际社发过的一则消息:“请把耳套、手套、雪靴和烈性酒放在身边——我国至少还有6个星期的冬天要过。”…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认为:"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为什么这样强调导语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一、导语既可以使新闻紧紧抓住读者,也可以使读者放弃阅读;二、导语的好坏可以决定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取舍;三、导语设计能显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四、导语为整篇新闻定下基调,关系着主体部分如何展开;五、一篇新闻只有一条导语,因而它必须是最优化的.  相似文献   

7.
悬念,指人对某种事物的关心、惦记,殷切地盼知其结果的一种心理状态。后“延伸为一种艺术欣赏中的心态”。将悬念导语引入新闻导语写作,就形成悬念导语。悬念新闻导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凤头”形式,在传播信息时具有特殊的功效:奇特、趣味、吃惊。这三个功效,使悬念类导语成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宠儿”,不少新闻工作者在消息写作时争相加以应用。悬念类导语不是记者主观为之的东西,它源于题材自身所具有的某一点戏剧因素,本  相似文献   

8.
写新闻首先要写好导语,因为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记者、编辑和通讯员需要格外下苦功才能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众所周知,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写作时往往不是按照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来写,而是把事情的高潮、最有吸引力之点放在最前面(这就是导语),使新闻的主题通过导语最先突出地表达出来。这就如同演员出场一样,穿戴打扮、表情身段、一个亮相,能否把观众吸引住,并引来一片喝彩声,这可是相当不易的,写好新闻导语也如是。什么是新闻导语?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晋朝学问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的话…  相似文献   

9.
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对导语在新闻写作中的地位,都有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导语在新闻作品中最重要、最精彩,是文章的精华、路标和“广告”。导语写得精彩。就能紧紧抓住读者,使其穿门入户,通阅全文;导语写“砸”了,整个文章也就没戏了。正因为如此,许多名记大腕对导语的写作极为讲究。  相似文献   

10.
就形式而言:导语者,新闻(消息)的开头也。一般就是消息的第一段,如果为简讯则多是第一句话。当然,导语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段落,但多见于西方新闻,导语中又有“主导语”和“次导语”之类的称呼,便是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1.
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决定一篇新闻能否先声夺人的关键。新闻导语产生百多年来,随着社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加之电视、网络的出现,记者写导语逐步摆脱了过去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呈现出了不拘一格、更具个性化、百花齐放的局面。导语的作用导语是消息开头的一段,是解释新闻事实轮廓或者报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1,(6):45-45
一、填空:略二、问答:1、消息中为什么要有导语﹖答:消息中开头部分的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与精华,通过导语,把最新鲜、最具本质特征、最重要的东西告诉读者。导语对读者有引导、诱导、前导的作用。生动有趣的导语,可吸引读者读完全篇。导语是消息结构上一个很重要的层次,在新闻中往往起着“一语定义”的作用,不仅对读者有引导作用,对作者写好下文也有一个引导作用。好的导语能引导消息的主体部分自然展开,并为后边的行文提供方便。反之,一步走错,全文皆糟。可见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基本功,不容有丝毫的轻视和马虎。2、何为金…  相似文献   

13.
秦红  陶然 《新闻传播》2004,(8):57-57
一般说来,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但也有复合导语,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落合成的导语的变种。  相似文献   

14.
秦勇 《记者摇篮》2004,(9):21-21,23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顿曾经说过:“导语是促使读者读下去的锈饵。如果导语索然无味,读者看完导语就不再往下读了。”杰克海顿的话充分说明了导语在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这种文体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新闻导语写作要有动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艺 《新闻实践》2009,(4):69-70
新闻写作不同于叙述式的写作,第一句话必须强调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写好了一个导语相当于写好了一篇消息。”这话很有道理。一篇消息能否紧紧抓住读者,导语至关重要。同样一条消息,导语写得新颖别致,精彩动人,就能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牢牢地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反之,导语写得刻板老套、平淡乏味,读者看一眼便兴致全无。  相似文献   

17.
安泰 《新闻知识》2001,(8):39-40
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   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   根据…  相似文献   

18.
导语的历史 综观世界新闻写作史,新闻导语和新闻导语理论的产生均源于美国。 最早,世界各国报纸上的新闻作品都是编年史式的,就是从新闻事实发生讲起,新闻事实结果作为新闻结尾,根本就没有新闻导语这一结构部分,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大不便。  相似文献   

19.
赵秋实 《记者摇篮》2004,(4):23-23,58
导语不是对新闻简单的总结.不是笼统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它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点上。好的导语体现的是新闻事件中最有意义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导语写得精彩.就能抓住读者,否则读者就溜掉了。  相似文献   

20.
体析导语     
导语。从字面解释。“导”即为引导、开导、领导、顾名思义。导语就是导读之语。对于导语的运用和研究。始于西方。英语中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种做动词的率领,指挥之义;一种做名词的领导。领路之义。而做为后一种含义的子项中还有一项.是指特定的新闻报道中的内容提要。如是而说。导语可以视为新闻报导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