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等县域实情,选择适宜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宁国市特色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于宁国市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产业主导型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落实该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具体发展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县域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存在层次不高,生源不足,规模不大,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就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泾源职业教育须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提升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办学理念落伍、专业建设方向失衡、办学经费筹措困难、支撑高职教育的相关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构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办学理念,以县域产业政策为指导,修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服务县域经济的覆盖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体系,健全服务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政策与地区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县域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复杂,外部治理关系多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尚未成熟。在CAS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刺激-反应模型,建立符合县域高校组织内部系统逻辑的高效治理模式;根据回声模型,构建县域高校与政府、社会等多重外部力量协同发展的外部治理模式。本文探讨县域高校协同治理机理,提出县域高校协同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着力打造新时代县域高校内外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趋势切入,论证了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必备的基本要素,分析了辽宁当前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难点,提出了要按照“打造四大板块、实施三大捆绑、建设两大基地、确立两大体制、解决一大难题、构建一大体系”的思路来推进辽宁的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加速县域经济发展,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县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并重;其次,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第三,发展县域高新技术产业要避免雷同等.  相似文献   

7.
作为金融生态环境体系基本的组成部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了县域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县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文章以四平市为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以完善县域金融发展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3):40-47
我国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平衡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构建一个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突破自身局限、实现结构性嬗变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江苏省在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发展现状下提出的。江苏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但仍然存在数量少、层次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制度保障、政策规划、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优化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和法规方面大力支持,以满足县域经济以及受教育者对科技、知识的要求,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县域地区职教人才培养对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职教人才的现状,对如何培养满足县域经济建设需要的职教人才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提出,要大力宣传县域职业教育,争取政府的财政资金和行业企业投资的同时,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提高县域职业教育水平,巩固县域职业教育体系,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努力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创新办学模式,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地区战略崛起.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平衡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构建一个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突破自身局限、实现结构性嬗变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江苏省在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发展现状下提出的.江苏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但仍然存在数量少、层次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制度保障、政策规划、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优化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和法规方面大力支持,以满足县域经济以及受教育者对科技、知识的要求,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平衡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构建一个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突破自身局限、实现结构性嬗变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江苏省在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发展现状下提出的.江苏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但仍然存在数量少、层次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制度保障、政策规划、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优化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和法规方面大力支持,以满足县域经济以及受教育者对科技、知识的要求,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县域特色经济的评价指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构建科学的县域特色经济评价体系对于正确指导河北省县域特色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建立评价县域特色经济的指标入手,通过对县域特色经济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分析,论证提出了一组对选取、培养和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有帮助的指标。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求证、比较这些指标,可以为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县域治理研究是治理理论在县级地方政府层面的运用,它试图在综合现有地方治理和县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改革县域治理结构,建立县级公共财政体系,培育县域公民社会,建立协同治理模式等方面,为提高县域治理能力,实现县域善治提供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电大教育在服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先发优势和能力基础。按照“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实现发展定位的战略调整,充分重视并发挥远程教育专业化体系的功能优势,强化职业教育、发展开放教育、拓展技能培训,依托社区载体,整体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与技能,是深化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构建为县域发展服务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县域拓展;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大厦的县域战略根基:不仅开创我国县域发展的新局面,也开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是我国新时期县域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划时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时期,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缩小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县域教育在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事关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县域教育现代化重点聚焦立德树人、学生发展、文化传承和均衡发展等方面。县域教育治理现代化应以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建立县域教育综合评价体系、落实城乡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构建开放的乡村教育体系为推进方向,为新时代我国共同富裕提供县域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民生经济",也是生态经济。科学的县域经济规划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县域经济规划必须立足县域实际,推动壮大县域经济总量,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县域经济规划体系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及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职能规划等。重视"借脑工程",完善民主参与监督体制,推动县域经济民营化,是县域经济规划体系科学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县域发展新型高等教育,建设县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构建县域研究与发明中心,形成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格局,给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科技支撑、以思想引领、以文化提升、以精神向导,推动县域发展进入新的高度,对我国县域发展和高等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小学美育现状入手,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美育的内在规律,依据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探索美育综合育人功能,建构“一体两翼”的县域小学美育内容体系、“四位一体”的县域小学美育实施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建立“三轮驱动”的县域小学美育推进机制,开发“共建共享”的县域小学美育资源群,着力解决县域小学普遍存在的美育工作滞后、美育教育资源贫乏以及体系不健全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区域美育课程主体实施,课程美育融合渗透实施,实践美育拓展延伸实施,初步构建起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大美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保定市县多人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介绍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以为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