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读书人具有超越地方的"天下"政治关怀,宋育仁在清末民国之际坚持的封建论是这一天下思维的具体呈现。在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宋育仁和蜀学会师生的封建论带有明显的"外向"性质,通过"自分"的构想去抵御西洋外患的冲击;民国建立之后,宋育仁的"天下"政治失去了根本的制度依托,从而回到封建的"内向"维度,以此表达对民国政体的批评,并通过倡议乡礼复古来构建一个家国一体的"天下"蓝图。  相似文献   

2.
继汉晋、两宋之后的晚清民国,是蜀学发展的第三次大高潮,以出思想、出人才著称全国,宋育仁即其典型代表之一。宋育仁之为学与行事,以经史、小学为根柢,而又注重通经致用,发皇为复古改制之说,同时创办实业公司和报纸,以收变法维新之效;在中西文化观上,归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旨,注意对国人的文化启蒙。至其晚年,则致力于蜀学之弘扬。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8,(1):10-16
不合理的税制是晚清中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制约国家民族工商业发展和阻碍经济近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维新思想家宋育仁对晚清税制予以高度关注,其税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批判国内税制,赞扬西方税制,提出变革主张。他的税收思想具有与洋争利、持续连贯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重工商思想是晚清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这股思潮肇始于鸦片战争结束后,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宋育仁作为重工商思想的持有者,他的工商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当时工商业状况的深入思考:一方面,他深切关注西方与国内工商业的不同状况;另一方面,他为如何发展国内工商业开出了药方。  相似文献   

5.
清末法制改革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因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清末变法修律的大潮中,宋育仁顺应形势,就法的起源、法的依据、法的功能等方面结合中西文化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为中国法制思想由传统走向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治国之要,吏治为先。晚清以来不少爱国有识之士对吏治问题高度关注,宋育仁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吏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吏治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晚清吏治腐败的抨击和揭露,认为晚清吏治腐败主要表现在冗官成灾、损公肥私、官民隔阂等方面;二是对症下药,提出整顿吏治之举:严格官吏考核、监察制度,明确官吏的权利和义务,"均官职"等。  相似文献   

7.
△《黄梨洲》但熬《湖北学生界》1903年1月△《明夷待访录》(孝经义发微)宋育仁((国学月刊》十四期1923年。△《余姚黄梨洲先生传纂》谢国祯。北大《国学月刊》一卷五期1927年2月△《黄宗羲之生平及其著作》马太玄《中山大学语历研究所周刊》二卷十五期1928年2月△《黄梨洲先生  相似文献   

8.
宋育仁是一位杰出的维新志士。维新运动时期,他揭露时弊,纵论时政,言行并用,呼吁变法。他抨击官僚制度弊端,要求改革官制的思想与康有为等维新派志士改革官制的主张颇为相似。其出使伦敦的经历、甲午战争后沉重的民族危机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深厚的国学素养等因素促进了他政治思想的产生。他的政治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主张西学中源、过度崇古尚古等。  相似文献   

9.
《四川郡县志》是民国宋育仁主持《重修四川通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一公开发行部分。该书以独特的体例、真实而丰富的资料和作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享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我们可借该书管窥当时重修省志的情况,并可作为整理、恢复宋育仁《重修四川通志》的基础,从而弥补《嘉庆四川通志》以后112年间四川史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刘咸炘《诗系》一文是他诗学思想的主要体现。《诗系》是根据钟嵘《诗品》溯源法,对汉至唐期间近一百位诗人进行评论,并将遴选出的诗人分别溯源于《颂》《小雅》《国风》和《楚辞》系。《诗系》溯流别的创作方法直承钟嵘《诗品》;对遴选出诗人的评价体系则来自王闿运的《八代诗选》和宋育仁的《三唐诗品》;强调《风》系的美刺作用,则是源于章学诚倡导诗歌抒发情感应该合乎封建道德教化规范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1.
创办于晚清的尊经书院是近代四川最有影响力的书院之一,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尊经书院成为四川地区教育发展与学术传承的重要场所.尊经书院以传统经学教育为主,对晚清时期四川的经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张之洞、王闿运、宋育仁等人的影响和作用下,尊经书院促进了晚清四川地区学术文化的发展,给这一时期经学的发展带来了"汉宋兼采"、"古今会通"和"通经致用"的新气象.尊经书院给晚清时期四川学术带来的不是传统"蜀学"的复兴,而是近代"新擘"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蒲殿俊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 蒲殿俊字伯英(亦作沚庵),笔名止水,1875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他早年参加宋育仁等人创办的“蜀学会”,接受维新思想熏陶;1904年留学日本,进东京梅津政法大学学习政法,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并受康、梁影响,形成立宪思想。辛亥革命时期,蒲殿俊是四川立宪派的主要代表。1909年,他“因久有文名,又复通晓新政,为川人所推崇”,被选为四川省咨议局议长;1911年6月,被推举为四川保路同志会会长,成为蓬勃兴起的四川保路运动的  相似文献   

13.
四川国学院之前期存古学堂设立于1910年,学堂以保存国学为宗旨,以理学、经学、史学、词章为主课,声韵小学(文字学)亦为诸生所必修。事实上,存古成为当时四川培养国学人才的最高学府。其所聘教席皆当时国学才俊,著名者有多位,如谢无量、曾学传、吴之英等。1912年,存古学堂改四川国学院,学院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续修通志、切于实用为宗旨。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楼黎然、曾学传、廖平等名师受聘。1914年,又改国学学校,廖平继任校长,新聘宋育仁任教务长。国学院前后虽仅约五年,但因师资高明,诸生多俊秀青年,却也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等。  相似文献   

14.
组织部门领导的协调作用很重要。要做好协调工作就要处理好书记与常委,领导与群众,原则性与灵活性,重急与轻缓,少数与多数,过程与结果,优点与缺点,务虚与务实等八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相约赏花去     
站在2010年的起点,我们的内心感慨万千。回望2009年的冬天,北京教育杂志社,忙忙碌碌,来来往往,热火朝天。研讨会、策划会,编辑部与专家、与教师、与作者、与读者反复论证;组稿、采访、编辑、写作,文编与作者、与被采访者、与文字一次次交流;封面、内文、标题、版式,美编与文字、与图片、与字体一次次对话。终于,在2010年到来之际,我们捧出了这份沉甸甸的答卷。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本末倒置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家 《大学教育科学》2009,3(3):110-112
在教育领域里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常常出现于下列关系中:教学与评估,办学质量与“示范学校”,好教师与“名师”,学术水平与获得课题,高水平与获奖,特色与水平,发展与规范,大学里的学术与行政,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人与经济。教育中的本末倒置带来严重问题,也说明高等教育改革任务之繁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设计与开发基于在线教育平台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首先,对在线教育平台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优势。然后,针对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进行了设计,包括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详细探讨了在线教育平台上的课程开发,包括课程教材的选取与编写、课程视频的拍摄与制作、课程互动与讨论的设计,以及课程作业与考试的设计。提出了课程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方法,包括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以及课程改进与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医学与语文是两个看似迥然不同的学科,但它们的融合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专业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包括医学文献的阅读与理解、医学写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医学伦理与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同时,语文教育也可以通过融入医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医学伦理与人文关怀水平。然而,医学与语文融合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如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材与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因此,探讨医学与语文融合的意义、现状与问题,并提出语文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策略,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选修课的功能解读及实践处理成为横亘在众多一线教师面前一道鸿沟。如何跨过面前的这道鸿沟,我在此谈一谈自己的陋见,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选修课的功能解读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谈及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区别,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而我想说的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正像是白米饭之与面条,主食之与餐点,正餐之与甜酒,小桥流水之与大漠孤烟。我是标准的南方人,一日三餐习惯吃  相似文献   

20.
朱成刚 《中国教师》2009,(Z2):236-237
师生之间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关系,同时也具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成人与儿童,长者与晚辈,有知者与无知者等多种关系。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把师生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有些却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