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108例临床与内镜分期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内镜观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在临床发作期与缓解期有无对应关系来确定治疗.方法:采用欧林巴斯电子胃镜GIF-V观察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愈合期和疤痕期出血情况.结果: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出血占63.00%(68/108),愈合期30.00%(32/108),疤痕期占7.00%(8/108).结论:消化性溃疡临床发作期应包括内镜下的活动期和部分愈合期及少数疤痕期.临床分期与内镜分期无明显的对应关系,内镜示为疤痕期而临床症状明显的,也应按发作期进行治疗并延长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2例。第一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第二组采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联合卡络磺钠治疗,第三组采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联合卡络磺钠治疗,三组均进行连续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止血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浆FIB和血清PLT、Hb水平,血浆APTT、PT、TT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 d,对照组与第二组、第三组患者的临床总效率分别为76.19%、88.09%、95.23%,与对照组相比,后两组显著升高;第二组患者的24 h止血率和48 h止血率分别为61.90%、78.57%,第三组患者的24 h止血率和48 h止血率分别为71.43%、90.48%,两组均高于对照组50.00%、66.67%;后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血清(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水平升高,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纤维胃镜对127例糖尿病(检出消化性溃疡31例)与同期非糖尿病153例(检出消化性溃疡43例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总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组食后腹胀症状多于对照组(P<0.05)。而上腹痛、恶心呕吐,返酸嗳气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胃溃疡,复合溃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发病与糖尿病病程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另一组设为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平均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方面较单纯使用泮托拉唑效果好,值得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治疗急慢性腹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食管炎之外,对消化道发现有局部止血作用。我们给消化性溃疡伴活动出血的5例病人,在出血灶上喷洒思密达,观察到出血灶缩小,溃疡底覆盖上一层白膜并很快凝成血痂而止血。为了证实思密达的局部止血机制,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STEMI的病人均采用静脉溶栓,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和研究组(瑞替普酶).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痛症状缓解及再通率比较:治疗组开始溶栓后2h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的比较:溶栓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4例(5.0%);对照组出现轻度出血7例(7.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致命性出血及过敏反应.两组溶栓后60、90、120 min血管再通率比较,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理想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78例≥60岁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接受急诊PCI治疗.35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近期效果.结果:溶栓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为68.5%,直接PcI组IRA再通率为97.6%;6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组为(40.5±5.8)%.直接PCI组为(51.6±6.5)%.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和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溶栓组明显高于直接PcI组.溶栓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d,PCI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d.结论:对老年AMI患者,急诊PCI治疗更能尽快、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室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滴复方丹参针配鱼腥草片口服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4周,观察症状改善程度,胃镜检查结果及药物副反应.结果:静滴复方丹参针配鱼腥草片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与雷尼替丁口服比较,临床疗效无差异,但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两者联合应用,可共奏制酸、杀菌、改善微循环之功效,达到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nacter prlori),简称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细菌和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根除治疗,已成为医务界的共识和探索目标.各种根除治疗HP的方案,各有优缺点,采用以铋剂为核心的四联治法,对经胃镜确诊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门诊患30例进行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口服叶酸治疗,实验组35例在叶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阿莫西林,2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学及胃镜下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病理检查好转总有效率和胃镜下表现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91.4%、85.7%和80.0%,对照组则分别为71.4%、62.9%和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叶酸比单独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放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均明显优于OC组(P〈0.05);L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1%,O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L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染色镜检、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任何两项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0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加0.35g双歧杆菌片0.7g2次/d,口服,与抗菌药物间隔2h服用,疗程14d。对照组58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不使用双歧杆菌,疗程14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C-尿素酶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根除率80%,对照组根除率7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双歧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不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EVL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4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EVL治疗(EVL组),另一组接受持续药物治疗(奥曲肽组),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两组病人一般特征,支持治疗或一般治疗无明显差别;EVL组较药物治疗组有明显高的控制止血率和低的再出血率,EVL组止血率为96%,而药物治疗组为74%(P〈0.05),再出血率EVL组8%,药物治疗组38%(P〈0.01)。结论EVL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鼠哮喘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上前列腺素D2受体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上前列腺素D2(PGD2)受体改变,了解其对EOS的调控作用。方法:动物模型复制:20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2组(A组:卵白蛋白(OVA)激发组,B组:应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为正常对照组),雾化诱喘。测定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EOS,并用放射配体分析其外周血EOS上的PGD2受体。结果:B组外周血和BALF的EOS计数较正常组显著增加,(外周血0.48±0.01和0.12±0.03(×10^9/L),BALF:1.21±0.47和0.39±0.24(×10^7/L));外周血EOS上CRTH2受体结合容量和总结合比正常对照组和增加(fmol/10^6细胞)(CRTH 2分别为:313.58±86.17和121.32±69.88;DP总结合分别为449.19±121.49和298.85±79.64)(P〈0.01),DP1无显著性差异(A组180.72±47.44和B组198.68±87.22)(P〉0.05)。结论:在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和BALF中EOS绝对值增高,其表面DP总结合显著增加,主要与CRTH2受体(DP2)显著增加有关,DP1受体结合容量无显著改变,CRTH2结合容量增加可能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粪便菌群检测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集宜春新建医院儿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且好转或痊愈出院的腹泻患儿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组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根据粪便菌群检测结果补充相应的微生态制剂,分别对两组对象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9 ±2.1d和4.4±1.9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661.03±533.17元和1171.5±555.2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粪便菌群检测结果制定小儿腹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儿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84例胎龄为32~36周的早产RDS患儿给予CPAP治疗,观察患儿在应用CPAP前及CPAP治疗6 h后的疗效。结果:实施CPAP通气6 h后,患儿青紫消失,吸气性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降至(58.2±4.7)次/min,心率降至(142.8±9.4)次/min,吸入氧浓度为(42.0±7.3)%,而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8±4.5)%,动脉血氧分压升至(8.7±0.7)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至(5.3±0.6)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CPAP期间除2例病情加重改用有创机械通气外未发生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使用CPAP对早产儿RDS有较好疗效,且治疗时间越早,痊愈率、成功率越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SOS与直接喉镜在合并有门齿状况的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与成功率。方法:选择全麻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其中门齿松动者27例,门齿残缺者32例,门齿孤立牙者21例,随机均分为SOS组(S组)和直接喉镜组(Z组)。记录并对比两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和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S组患者均能一次性快速经口气管插管成功(100%),明显高于Z组(45%),而且Z组12例(25%)患者3次插管不成功改用SOS一次插管成功。S组没有一例患者因插管操作不当造成门齿损伤或脱落,而Z组有4例直接导致门齿脱落,9例导致门齿松动。S组插管时间为21(9~58)s,明显短于Z组的44(15~65)s(P〈0.05)。结论:SOS对于门齿有松动、残缺、甚至孤立牙的老年患者,插管成功率高,用时短,插管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以及癌痛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癌痛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76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癌痛患者疼痛调查表,其中包括疼痛部位调查,24 h疼痛的轻重程度调查,使用止疼药物的调查,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目前的癌痛评分(NRS评分)平均为(4.10±2.48)分;有过疼痛的患者为371例(98.67%),既往使用口服药物止痛208例(89.27%);使用过非药物止痛疗法的患者有189例(50.27%)。生活质量在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影响最大的是日常生活(6.51±2.43)分,影响最小的是睡眠(3.46±2.62)分。结论:疼痛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住院患者癌痛控制效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群特异性免疫力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粪检血吸虫阳性91人(A组)和粪检血吸虫阴性223人(B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人群经吡喹酮治疗后10d,将观察对象同时暴露在水稻栽插期,栽插期结束后30d用粪检查病,观察两组感染率是否有差异,以此推断特异性免疫力对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的影响。结果:A组感染率(再感染率)为38.46%(35/91),其中6—14岁儿童感染率(再感染率)为10.53%(2/19),15~60岁人群感染率(再感染率)为45.83%(33/72)。B组的感染率为29.60%(66/223),其中6~14岁儿童感染率为20.27%(15/74),15~60岁人群感染率为34.23%(51/149)。结论:人体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较弱,对降低人群再感染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