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点位置超常用法与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的“超常用法”与“灵活性”有所不同。灵活性,主要是指标点在规范化要求的许可范围之内灵活运用的情况,它本身也还是规范化的。而超常用法,则是指标点在特殊语境中的一些超常规的、创造性的运用情况。规范,或曰常规,是以国家统一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标准的,是超常用法的基础;超常,则是规范的延伸和发展,足为适应修辞的需要而临时采用的。只有在熟练地掌握了“规范化”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加以变通应用以至创新、发展;也只有这样的“超常”才能被理解、被承认,真正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标点超常,归纳起来,不外乎位置超常、数量超常  相似文献   

2.
书面语言中 ,一个逻辑停顿的地方一般只用一个标点。如果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点 ,便是“数量超常” ;同样 ,按照常规该用标点而没有用 ,也是“数量超常”。因此 ,本节所谈的“数量超常” ,实际上包括数量的“增”和“减”两种情况。一、增。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同位增、异位递增和变位增。1 同位增。就是在同一停顿的位置上 ,增加标点的用量。一般是问号和叹号同时应用的居多 ,也有以叹号本身的重迭形式出现的。如 :①“呵呵 ,说一说 ,咯支……唏唏……”“道翁 !!!”四铭愤愤的叫。道统给这一喝 ,不笑了。 (鲁迅《肥皂》)这一声“愤愤…  相似文献   

3.
“超常”或“天才”儿童,通常习惯上就是指那些聪慧过人的儿童。而“超常”儿童的科学界定,则需要借助于智力测验的结果来进行评判。例如,就某一个同年龄群体而言(如所有10岁的儿童),智力水平有高有低,智力测验结果表现为一个近似于正态分布的曲线,每个人处在正态分布中不同的位置:有的人处于高端,有的人处于中间位置,也有人处于底端。这其中,极优者(智商IQ超过130)约占同龄人的2.2%,即通常所说的“超常”或“天才”儿童;优秀者(IQ在120~129)约占6.7%,所谓“聪明”;中上者(IQ在110~119)约占16.1%;智力中等水平(IQ在90~109)约占50%;中下…  相似文献   

4.
“标点很要紧。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这是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过的。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文章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个标点部有其独特的功能。标点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分支。摆正标点教学的位置,对学生进行及时、必要的标点教学,是大有益处的。 但是,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标点教学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先看一道试题:选出标点错误的一项。A.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B.“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啦?”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D.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要选出正确的答案,首先要了族马解引号前后的标点及其位置,即弄清引号前是逗号,还是冒号,引号内的句末标点位置应该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我们知道,引号除特殊用法外,主要功能是表引用。具体处理引文内外的标点及位置,须遵循三个原则:一、如果引用部分是完整的句子,且是“独立运用”,引文…  相似文献   

6.
一、标点漫议标点是人们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符号,包括“标”和“点”两个方面:用来表示说话停顿长短的符号,叫做“点”,起点断作用;说话中用来区别事物性质或注释各种情况的符号,叫做“标”,起标明作用。就世界范围而言,标点究竟源于何时,还有待考证。就我国汉语的标点符号而论,只是在近代才臻于统一完善的。我国古代人们写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九华山山水诗的精神内核是:山水情怀、“圣贤”人格、归隐情结和“乐境”追求。九华山诗就其思想内容而言,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万物中寻找“自我”人格的精神风范;就其审美价值而言,集中地表现了九华山的神灵之奇和佛国风光,力透九华山水的性灵与神韵,努力发现九华山“深藏不露”、“空灵清静”的朦胧之美;就其艺术构思而言,多采用组诗的形式,表现出阳明诗风飘逸俊爽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标点很要紧。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这是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过的。在现代汉语中,标点符号不仅能表示句子的停顿、语气和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意明确,而且还能助声、传情、引出意蕴、丰富形象,增添文章的魅力,标点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分支。摆正标点教学的位置,进行及时的必要的标点教学,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解析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同学、作者、编者和文本的“六方对话”过程。一、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就是读者“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师生借助文本开展的心智活动。表面上看,阅读教学只是师生将语言符号(文字、标点等“)意化”(解读语义)和“物化”(转化实义),也就是将文本的符号语言内化为读者的内部言语的过程,似乎只是一种单向单程的信息“解码”过程。但从深层次看,读者在感知、理解、想象、评赏的进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常…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学校德育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这是教育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超常用法,标点独用可分为独用于句中和独用于句外两种形式;标点独用依赖于特定的语言环境,只能通过视觉传播言语信息,一般只适用于文艺语体.  相似文献   

12.
开放教育的招生工作为电大的发展发挥了作用,应视之为开放教育的有机部分、重要部分,加以研究和重视。就其工作地位而言,是“第一窗口”;就其工作机制而言,包括宣传、利益、服务和协同;就其工作机构而言。要相对独立。并选配强将精兵。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教学交往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交往一词,内涵丰富。就其内容而言,交往是人的传递符号、信息、分享思想感情的过程。就其媒介而言,交往是通过语言与非语言信息交流,进行相互影响的过程;就其功能而言“,交往是两个呼应的体系,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而达到预期结果的过程”;就其目的而言“,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是动态的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也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教学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交往的缩影与投射,尽管如此教学交往并非完全被动地为社会交往所决定。…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体现出鲜明的唯物史观意蕴,就其哲学前提而言,“守正创新”拒斥“外部反思”、要求深入社会现实,展现了对唯物史观具体化原则与创新性特征的赓续传承;就其展开路向而言,“守正创新”依循唯物史观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社会—历史定向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其价值指向而言,“守正创新”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至上立场,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积极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探索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与教学型或教学主导型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就其性质而言,具备研究型特征,就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更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在研究型大学中,科学研究始终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本科生教学是“研究 学习”的教学模式。因为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都是以体现“能力”为主的活  相似文献   

16.
记得曾经看过这么一则笑话:一位教授写了一句话让学生们点标点,这句话是“女生如果没有了男生就恐慌了”。结果,女生的答案是:“女生如果没有了,男生就恐慌了!”而男生的答案是:“女生如果没有了男生,就恐慌了!”且不说彼此所站的角度有何不同,单说标点符号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我们就不敢小看。由于标点的位置的差异,居然能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目前诗歌和散文两个文体中出现的标点符号超常用法进行分类,将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分为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标点符号零形式、标点独用、一字一顿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前两类又是最重要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郭宇宽 《成才之路》2009,(24):I0003-I0003
“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将面向北京地区招收9岁~10岁的流动超常儿童,免费提供小学至高中阶段的教育。尽管规模与解决农民工子弟的教育机会公平而言微不足道,但依然能点亮这些孩子心中的火种。宋庆龄基金会、中科院心理所以及芳草地国际学校将联合举办“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面向北京地区招收9岁~10岁的流动超常儿童,免费提供小学至高中阶段的教育。长期关注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南都基金会参与项目运作,并由新公民之友协助招生。(6月20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其中“图形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部分,学习它可以让学生掌握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从而在头脑里进行空间形体的分解与组合,进而发展空间观念。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图形的认识”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汉书》自古以来便与《史记》齐名,广为流传。然古书素无标点,阅读多有不便,而中华书局《汉书》标点本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读本,但就其标点看,似仍有可商之处。笔者今不揣浅陋,撮录数条,略陈其疑,以就教于方家。 1、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第1868页,第七册)(前一数字为页码,后一数字为册数,下同) “窥”后当断。其意为韩信使间人窥探消息,间人窥知成安君不用广武君之策,还报韩信,韩信听后大喜。“知”与“则”前分别省略了主语“间人”与“信”。原断使“还报,则大喜”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