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体制性因素、产业结构失衡和劳动力素质低下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关键因素,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品读     
<正>"就业极化"体现为技术极化和空间极化,中国部分行业已经出现技术极化的前兆,空间极化在东部地区出现,劳动力呈现向东部地区聚集的特征。——《2017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主要撰写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表示,中国的技术极化已经初现端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显示,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比从2011年的52%增长  相似文献   

3.
从唐山市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及转移就业的特点来看,农村劳动力总量庞大,供求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国内外环境、政府政策、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层次、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外出务工农民"回流"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就地转化成为今后唐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技能,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探讨农村富余劳动力生存现状及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市场营销学和劳动力产品理论为主要视角,重新界定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概念,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层次、产品价值实现、产品开发的新理论,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全新指导思想——将大学生劳动力的活劳动及技能视为产品,将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联合视为生产者及营销商,将用人单位视为顾客,将"解决大学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转化为"如何出售产品,以解决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这对于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劳动力素质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以及妨碍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新时期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提高我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实践来看,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与培训,从而培养出适合国情、有一定文化、技术素质的新型农村劳动力。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分析,指出农村新型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必要性,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新型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的相关模式以及途径做出初步的研究和理论总结,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消费需求不足的微观机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失衡的一个痼疾.这个宏观经济失衡的微观机制是工资的市场定价.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两大特点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的需求垄断.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工资的市场定价必然将工资定位在低点,从而导致总消费需求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一系列"面对市场"的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分析,力求找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中部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推动"中部崛起"的一大关键.本文通过考察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与现状、总结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分析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对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措施. 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以安徽无为县为例,对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力在转移规模、流向、职业选择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总人口数、初中及以下人数、劳动力占总人数的比重、工业企业年产总值、城镇化率是影响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差异的最显著因子,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导因素。要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力度,促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村青年劳动力缺乏。本文以安徽北部农村为例,分析了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对农村青年流失状况的看法,给出了农村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结构性因素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社会收益的结构性分割,教育体制中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城市、行业和地区指向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行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追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鉴 《民族教育研究》2008,19(1):116-121
近几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转向了对大龄女童(10~12岁)辍学问题及辍学的多因素综合治理方面.少数民族大龄女童辍学率高,主要原因是她们已经成为家里的劳动力或后备劳动力,通过她们的劳动或外出打工来支撑贫困的家庭及继续弟妹的学业.农村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建议通过设立民族教育发展专项基金或发展特区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教育的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构成美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大众高额消费"背后是"家庭住户高额债务"。工人负债支付劳动力生产费用,典型表现在信用卡购买日常生活资料和支付生活费用(含医疗费用)、底层工人家庭利用次级贷款购买住房、工人子女借贷支付公立高等教育费用。在对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里,"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是最显著的一个。为了解决再生产出来的价值的实现,即剩余价值的实现的问题,把工人必要的消费基金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授予的信用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条件。家庭住户债务深刻地影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积累:债务使工人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剥削率,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力生产费用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的利息。借贷消费在流通领域暂时缓解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在生产领域使分配制度进一步极化,生产过剩的矛盾和社会撕裂的矛盾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促进新成长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就业问题的焦点是劳动力能否科学规范转移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新成长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探讨职业教育对于解决他们转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转移过程是社会劳动力优化重组的过程。由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门技能,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而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问题。国际成人教育协会秘书长罗吉斯认为:促使乡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是传播和教育。在知识、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正面临结构转型的严峻挑战。从经济结构转型看,当前中国已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经济结构持续向好转型非常困难,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以及"中等收入陷阱";从社会结构转型看,由于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加之因制度约束导致的"半城市化"问题严重,城乡差距缩小及城乡社会结构融合面临重重困难;从人口结构转变看,由于特殊的人口转变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未富先老"、劳动力年龄结构问题、劳动力供给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等,将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既是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结构转型的重大问题。无论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无论是加快城市化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社会融合;无论是应对"未富先老",解决未来中国的养老难题,还是应对"刘易斯转折点",顺利渡过劳动力供给难关,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的过度供给是导致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欧共体 /欧盟国家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新生劳动力供给、移民工人的增加和妇女劳动参与率的上升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认为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过度供给问题只是一种相对的“过度” ,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增强欧盟的就业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