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媒体需要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重要新闻同步报道,及时给受众传递正在发生的信息。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突破区域限制,扩大所属媒体的区域影响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运用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采访工具,迅速、准确地将新闻事件采编传输到所属编辑部或网站。  相似文献   

2.
董茜 《今传媒》2016,(2):40-41
网络传播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崛起使得受众地位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出现的职业伦理失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长江之星"沉船事件报道这一典型案例所出现的新闻失实与缺少人文关怀职业伦理失范问题,反省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还应该确保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灾难事故报道中,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还应当重视人文关怀与发挥社会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9,(8):10-14
上海卢浦大桥发生少年跳桥自杀事件后,此事件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不但众多自媒体参加了视频传播,一些新闻媒体甚至顶级媒体的客户端或公众号也跟随其中,明显违背了新闻伦理和相关法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媒体在新的新闻传播生态中,再也不可能一统天下,因此无论是出于宣传目的还是商业目的,都需要与非机构媒体争夺覆盖率、粉丝数、流量等,因此放下身段,屡屡降格以求。这种现象提醒我们,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加强自律;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新闻传播新秩序和新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以及后果的不能预料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然而,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个别媒体存在着缺失人文关怀精神、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对受灾人员造成新的伤害。本文从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讨论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应注重人文关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晶 《青年记者》2007,(6):32-32
新闻伦理主要指媒体及媒体工作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或不成规范。媒介事件不可避免地涉及新闻伦理问题,尤其体现在对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尊重。媒体应该如实地报道社会生活,而在有违新闻伦理巨大的新闻诱惑面前应该保持克制,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及其私人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从成功发射到顺利回收,无疑是一件牵动十三亿中国人敏感神经的重大事件。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均连续多天开辟专版、专题“聚焦”和追踪报道此事。然而,对于地方新闻媒体来说,面对发生在国内这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如何与国家级媒体一起参与现场的采访与报道?本试图通过对《南京晨报》关于“神六”飞天报道的理念与实践的解析,来探寻地方新闻媒体在参与国内重大事件报道上的策略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社会历史时期,各种社会危机事件呈现出高发以及频发的态势,这给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各种社会危机事件,新闻媒体如何切实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采用正确的危机事件报道策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社会危机事件处理中的积极作用,树立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成为了每一个新闻人都需  相似文献   

9.
重大主题报道往往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也是主流媒体肩负起责任与担当的时机。如何让公众快速获得权威真实的信息,发出准确、权威、易读的声音,引导舆论方向,形成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正能量,这是对新闻媒体的新闻素养一次大检阅,也是新闻传播价值体现所在。本文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相关宣传报道为例,探讨新闻媒体在重大主题、重大事件报道中,如何主动担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5年发生在合肥街头的七起"作秀式求捐"事件为考察对象,试图分析当事人本身及新闻媒体将事件发展为舆论热点的过程,并对这种运作过程背后的媒体动员行为进行分析,对媒体现行的职业素养、传播伦理进行考量,以期为媒介新闻生产、舆论建构、社会动员和救助体系的联动寻找更加具有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冠肺炎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网络舆论、弘扬主流价值,既实现了新闻媒体的公共服务价值,也扩大了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从成功发射到顺利回收,无疑是一件牵动十三亿中国人敏感神经的重大事件。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均连续多天开辟专版、专题“聚焦”和追踪报道此事。然而,对于地方新闻媒体来说,面对发生在国内这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如何与国家级媒体一起参与现场的采访与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晨报》关于“神六”飞天报道的理念与实践的解析,来探寻地方新闻媒体在参与国内重大事件报道上的策略及其意义。地方媒体参与报道国内重大事件的策略笔者通过对多家地方新闻媒体关于这一议题的考察后认为《,…  相似文献   

13.
伦理新闻事件在新闻报道中因其本质属性而备受关注。有些新闻媒体在对待此类事件时因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往往致社会效益于不顾,从而出现舆论导向的偏差。因此,无论从新闻宗旨还是从媒介工作者职业操守上都有对伦理新闻事件进行规范和研究的必要。文章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伦理新闻及媒体报道案例,深入剖析媒体在伦理新闻事件报道中所应当遵循的不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新型媒体的挤压,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受到的冲击和挑战与日俱增。为了正面积极应对这种压力,传统媒体纷纷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扬长避短,打造集约化舆论宣传阵地,从而保住并拓展市场。与此同时,作为媒体中坚力量的新闻记者在传播新闻信息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笔者简要概述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记者特别是电视媒体记者面临的挑战及应该提高那些素养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新闻事件的发生浩如烟海,新闻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前介入重大事件,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进行通盘构想,策划这一报道手段,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16.
伦理新闻事件在新闻报道中因其本质属性而备受关注。有些新闻媒体在对待此类事件时因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往往致社会效益于不顾,从而出现舆论导向的偏差。因此,无论从新闻宗旨还是从媒介工作者职业操守上都有对伦理新闻事件进行规范和研究的必要。文章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伦理新闻及媒体报道案例,深入剖析媒体在伦理新闻事件报道中所应当遵循的不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7.
贺杰 《东南传播》2016,(5):151-153
在近些年的媒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在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之间的两难之境。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二者之间是矛盾冲突还是可以平衡取舍,是值得新闻人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某些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干预性报道导致影响司法判决和事件进程,某些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以及灾难报道反而给被采访对象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新闻伦理观,以期在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之间寻求最大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郝佳 《新闻窗》2013,(4):18-18
在突发性事件中,新闻媒体不仅仅只是事件的传播者,同时还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媒体从业人员如何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把握新闻的倾向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INTERNET对中国新闻传播的意义--以新浪网"王志东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炘炘 《现代传播》2002,(3):99-105
本文是一个个案研究 ,通过分析前不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网公司(www sina com cn)前CEO王志东先生去职事件 ,引发中国国内媒体和网络传播机构展开密集报道的情况 ,来观察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格局和运作特征。通过对国内主要传播机构和著名网站对此事件的报道情况的调查 ,我们发现国内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利用网络手段传播新闻方面 ,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本文发现 ,网络新闻传播在一定的情况和条件下 ,可以独自设置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议程 ,如此次对“王志东事件”的报道 ;而网络传播确立独立议程的重要手段是设立新闻性专栏 ,给予特定新闻事件以突出的强调处理。这是网络新闻传播不同于其他新闻传播媒体的特殊手段。。本次调查对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网站在国内网络新闻传播的参与程度的描述 ,将会随着网络业界的发展而改变。报刊媒体与网络传播的紧密关联 ,主要因为国内网络传播目前还是以文字形式为主。网络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的平台 ,已经得到一致的公认。当这个信息平台用于新闻传播时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它究竟是一个信息平台 ,还是一个新闻媒体 ?当它作为一个“中性”的信息平台传播新闻时 ,我们发现 ,它几乎等同于一张没有社论版的报纸。网络传播在容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闻反转报道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的质疑之声日渐严重。新闻媒体行业亟待找到反转报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规制避免出现反转报道,提高新闻媒体行业责任感,同时增强行业自律。对此,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新闻反转报道的形成机制,并从媒体、受众和社会维度入手,探讨了新闻反转报道的规避策略,以期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