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了解,至1999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3家省级电视台开办了综艺娱乐节目。电视界的这股“游戏”热也大大冲击了江苏的荧屏,各台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电视游戏节目。江苏卫视的《夺标800》就是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诞生的。为了在受众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作为节目的编导制作人员,我们一直在努力赋予节目鲜明的个性,同时依靠江苏卫视强大的频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强劲的传播优势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电视文化的诞生、电视节目译制也随之产生,并且在翻译领域里逐步形成了其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电视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传播载体、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电视不仅走进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在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电视节目的译制显得更为重要。正确认识电视译制的重要性,研究电视译制工作将成为我们电视译制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现状,指出建立综合多元的节目评估机制,注重节目的社会效益,是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电视文化节目的本质,将"文化"与"节目"对接,在保持节目内容严肃性前提下追求形式的变化,实现节目转型,则是电视文化节目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然而真人秀节目要想切实满足受众,就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支撑,同时电视真人秀节目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电视的路径,成为当下中青年群体体悟传统文化继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二者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向下,只有互动合作协调发展才能相互促进。本文通过探讨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以期二者的相互促进能达到电视节目传播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尚小虎 《东南传播》2010,(2):109-111
如今的电视法制节目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电视文类被提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00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栏目,20家电视台的法制栏目达到了日播。电视法制栏目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但是,在法制节目增多的同时,如何使其与时俱进地发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本文就法制节目的形式以及内容创新的问题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化类电视节目是我国电视媒体中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当前电视文化类节目的营销手段落后,造成文化类节目总体收视率不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电视文化节目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电视文化节目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平 《视听纵横》2002,(6):20-22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问的谈话交流引入电视屏幕,并通过声画、字幕甚至是现场音乐等综合元素,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形态甚至内容。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焦点访谈》等节目开播后,立即遍地开花,辐射到全国的大小电视台,这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谈话类节目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而电视媒体本身也在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保障下为公众的这种交流作了技术上的支持。这种节目形态开始很受欢迎,但随后由于没有新思维的注入,节目也随之出现疲态?笔试着应用完形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场”的营造,来探索谈话节目如何营造人物访谈的场气氛,即实现节目与人的真正互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商业化竞争激烈以及电视节目整体娱乐化的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真实和虚构的叙事特点构建了电视文化奇观。本文透过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奇观、视听奇观、人物奇观分析了其文化奇观的建构过程,并且对这种文化奇观作出了文化阐释,其虚构性、娱乐性、虚假性、低俗性、颠覆性的特点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周进 《视听界》2001,(3):25-26
2000年年底,笔者赴大连参加“第六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年会”期间,通过参会和交流,对当前全国主要电视媒体的法制类节目的现状及走势有了较多了解,并引发了对其中相关问题的思考。一、电视法制节目现状从规模上看,参加该会的60家电视台均办有法制类节目。可想而知,电视法制节目制作的总体规模已相当庞大。据有关人士估计,全国每天有各类电视法制类节目总长度两个小时左右,其栏目之多,题材之广,需求量之大,资源之丰可以想见,并且规模还有继续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10.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具真实感的节目形态,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节目,开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1996年3月6日开播《实话实说》,开辟了人际交流的新空间,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谈话类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1.
孙少晶 《新闻界》2000,(3):52-52
娱乐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 ,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的兴盛正是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增强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全国几乎各省级电视台都开办了自己的游艺节目 :如浙江卫视的《轻松驿站》、贵州电视台的《五彩麻辣烫》、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等。游艺节目掀起了电视娱乐热 ,然而这些娱乐热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对当前电视游艺节目热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 ,无疑对提高节目水准 ,更好服务广大观众产生积极影响。一节目的趋同现象严重 ,游艺节目热中隐藏着电视资源浪费的忧患。综合比较 ,我们会发现明星、嘉宾奖品刺激、观众参与使当前的…  相似文献   

12.
在"真实电视"逐渐成为欧美的电视文化新宠之时,国内也于去年掀起了一股"真人秀"节目浪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实电视"的出现无疑使人眼前一亮,但相伴而生的许多问题也促使理论界从多角度、多层面观照这种节目形态,以便不断改进和调整,走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电视诗词类文化节目创新为研究对象,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模式、赛制、题目、风格以及人物角色几个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明确了电视诗词类文化节目创新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王同杰 《传媒》2017,(23):94-96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精品电视文化节目自2016年底《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便不断以各种形式涌现.2017年更是文化类电视节目井喷式爆发的一年.解码电视文化节目缘何成为精品的深层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受众心理以及传播效果两个角度剖析精品文化节目之所以受到认可的各种因素和原因,以期启发更多的电视文化节目成为精品.  相似文献   

15.
汪春荣  王倩  李月 《视听界》2009,(4):111-112
顺应讲坛类节目形态广受关注、历史人文类节目题材深入人心的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热潮,高淳电视台认真研究论证讲坛类节目在区县台开播的可行性,借鉴吸收此类节目在经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准节目内容选题的切入点,于2008年11月7日在南京市区县率先推出了一档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质、又被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讲坛类节目——《话说高淳》,以演播室讲座为主,辅以解说、画面、字幕等多种电视元素;以高淳方言为演讲预言,以地方文化名人为主讲成员,  相似文献   

16.
郎伟 《采.写.编》2023,(9):180-182
电视文艺晚会的文化品位是指该类节目的内容、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高低水平。高水平的文化品位不仅能够提升观众的审美享受,还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文化艺术,同时对于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化背景、节目类型、节目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四个方面讨论了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文化品位,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策划和导演的文化素养、丰富节目内容、增加节目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等方式提高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7.
从电视进入文化本体时代后,电视传媒在激烈竞争新形势下如何寻求发展突破,本文在媒体合作、节目创新的人力保障、电视媒体的品牌化经营方面做了分析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宁海广播电视台用六年时间,摄制了一部30集的电视人文系列片《人意山光》,分别由5个篇章(综述篇、名胜篇、古迹篇、民俗篇、人物篇)组合而成,节目总量500分钟。播出后,好评如潮,有20多篇作品在省和全国各类电视文艺节目创优活动中获奖,其中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历届全国电视文艺"百家奖"电视节目终评中获得栏目类、其他类、电视文学类一等奖的就有四次。一、筹拍的动因源于对文化的认知与使命感2004年初,宁海台申报了一个列作文化精品工程的电视系列片项目。在这影像文化到来的时代,想用电视  相似文献   

19.
柳嘉 《视听界》2010,(3):52-53
必须承认,我们已经身处真假难辨的"秀时代"。作为社会文化心理的风向标,电视也成了一个尽显"秀"文化的舞台,真人秀节目是"秀时代"的电视明星。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20日-23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的第八届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年会由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委托河南电视台承办.来自全国40多个理事台.会员台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李清林,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志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郭宝新.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会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王庚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宋国华及河南省政法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