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石坚 《新闻知识》2007,(11):84-86
探讨导语写作,自然离不开导语的类型。对于导语的分类,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定型的东西。国内一般将导语分为四类,即叙述型、描述型、评述型、橱窗型导语,这种分法也还比较科学。但有的学者将导语类别分得稀奇古怪,五花八门,什么"钻子式"、"浓缩式"、"聚焦式"、"枪弹式"等等。其实,导语类别分得过于繁琐也不好,不利于改进新闻导语的写作,反而增加了条条框框,自缚手脚。  相似文献   

2.
廉筠 《新闻窗》2013,(4):91-92
一、导语的发展历程 不同的时代导语有不同的定义。在介绍导语发展历程前,有必要简要介绍新闻的六大要素,即: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如何(How)。简称为“五个W加一个H”。在导语写作中,常常会出现这些要素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导语才能称得上好导语呢?台湾郑贞铭提出好导语的构成六要点:一、概括新闻的六个要素(即五个 W 和一个H);二、找出新闻的特色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消息写作中,导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从1865年4月14日美国总统林肯遇刺、港口新闻社发出的消息最早使用导语到现在,经历了第一代亦即“五要素”齐全的导语(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从南太平洋沿岸小城阿庇亚发出的报道风暴灾害的消息导语,被认为是第一代导语的发端)、第二代“部分要素”导语(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消息写作技巧的不断提高,第三代导语——丰富型导语(又叫自由式导语)出现了。请看合众国际社发过的一则消息:“请把耳套、手套、雪靴和烈性酒放在身边——我国至少还有6个星期的冬天要过。”…  相似文献   

5.
消息写作的难点在导语,这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识。怎样组织一个好的导语?不仅是刚踏入新闻界年轻记者的难题,也让老新闻工作者着实头痛。翻开教科书,对导语写作的总结是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何事、何时、何人、何地、何因、如何)。而现实写作中,我们发现六要素俱全的导语文字冗长,难以体现“新闻  相似文献   

6.
消息的开头,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它是揭示、摘要,是整个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摘要,是用一段简明的话回答读者渴求知识和信息的要求。一般认为消息导语的任务有:用简约的文字反映出报道的要点或轮廓,使读者落眼知情,一读便知消息中主要传递什么信息;起定位的作用,为全篇报道定下基调,直接影响消息其它部分的写作方向和扩展程度;从词汇选择上引起读者的注意,最大程度的激发读者的阅读欲。人们一般把导语的表达方式分为6种,即直叙型导语、接近型导语、描写型导语、悬念型导语、引语型导语、特写型导语,并由此衍生出了新闻导语60式。  相似文献   

7.
一、塞满事实的臃肿导语。新闻导语的组成,往往离不开构成新闻的五个要素。但是,这五个要素并不要求在一个新闻导语中全部得到体现。导语,作为新闻主要内容的浓缩,只要选择新闻要素中有变动、有特色的要素来作文章就行了,而把其他次要的要素安排在新闻主体中。如果把全部事实都塞到导语中,就会使导语显得臃肿。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语中,一般含有几个方面的要素。但应把什么放在最显著、最突出的位置呢?这里就有个着眼点的问题,即多从读者的需要考虑,把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事实放在头一句。这样的导语,往往先声夺人,主次分明,能使读者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下面比较两条导语的写法。一家报纸上的导语是: 农民马洪龙,因发明“上点火蜂窝煤”及新式炉具等项新技术,最近被沈阳市东陵区科委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9.
电子新闻导语同报纸新闻导语有很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对五个W和一个H这六个新闻要素的安排上。电子新闻导语绝不是“谁?——什么?——哪?——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这样的传统的报纸新闻导语模式,通常只是交待这些要素中的两个或三个。要写好电子新闻导语;必须把握它自身的特点。提供信息电子新闻导语是让人们开始注意收听的一个信号,所以在导语中不必提供全部细节。撰写导语的  相似文献   

10.
直接式导语是与延缓式导语相对应的一类导语。在新闻诸要素中,它突出强调时间要素。从写法上看,它常用不带从句的主——谓——宾的简单句式,以一个使人惊奇的事实或一句概括的话开头。从效果上看,它叙述直接,表达明确,语言简练,读来令人感到紧张急促。这种导语要写活不容易,以下几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语是一篇新闻的序曲,它的好坏决定新闻的命运。读者一般都是通过导语来取含新闻的。因此,我们在写新闻时,必须给导语写作以充分的重视,使其充满“诱惑力”,促使读者能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并高兴读下去。然而,我们一些编采人员并没有在新闻导语上花必要的精力。翻开各地报纸,充斥版面的大多是起不到导语作用的“导语”。一、塞满事实的臃肿导语新闻导语的组成,往往离不开构成新闻的五个要素。但是,这五个要素并不要求在一个新闻导语中全部得到体现。导语,作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语中的六个要素(五个 W 和一个H),不能平分秋色,而要抓准新闻中最重要的要素,突现新闻的价值,是今天的新闻报道向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处于导语中最突出地位的那个新闻要素,我把它称之为“强调性要素”。新闻六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在不同的消息导语中处于核心领头的地位,这就要看事件本  相似文献   

13.
诞生仅十年左右的消息的第三代导语,既引起世人的注目,也引来议论纷纷。本文根据散见于书刊报纸的资料,试从分类法入手,对这一新闻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繁荣新闻写作。1990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写作创新与技巧》一书(刘炳文、张俊德著)指出:“我国有些新闻学者认为:第三代导语不再是单纯的‘例金字塔’的‘一统式’导语,人们在承认‘例金字塔结构导语’不乏其优越性的同时,又努力创造出丰富的‘非倒金字塔结构导语’,而且,以后又有间接导语、延缓导语、二元素以上导语、复合导语(又称正副导语、主副导语)的出现,便是进一步的明证。”我们不妨分类例举,剖析一下第三代导语: 一、间接导语: 间接导语又称为迂回式导语,类似文学中的起兴手法——先言他物引出所咏之词,即:从一般事实引出新闻事实,从面上事实引出点上事实,或用次要的然而  相似文献   

14.
当今,在西方新闻界中,六个W导语,仍然是报纸导语的基本形式.其他种类的导语,都是在变异之中巧用六个W导语中所包含各种要素.西方报纸约20类导语中,有直叙式、延迟式、软式、避正式、复合式等五类导语,与我国新闻界导语相比,富有特色,值得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导语写作除直叙式手法外还有多种写作方法,它们极大地增强了电视新闻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一、个案式导语。即把新闻事实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简要陈述,以作为新闻的导语。以个案作为新闻导语,直观、生动,强化了新闻事实的可信度。此外,以包含新闻信息的动态性小  相似文献   

16.
秦红  陶然 《新闻传播》2004,(8):57-57
一般说来,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但也有复合导语,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落合成的导语的变种。  相似文献   

17.
导语的类型有许多种分法。从大的方面讲,有以下几种分类。如同新闻有硬软之分,导语也可以分为硬软两大类。硬导语适用于动态新闻,它一般概括介绍稿件中最为重要的事实。硬导语必须精练,因为松散、臃肿的导语难以吸引读者。软导语适用于特写类稿件,它通常运用别出心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语的“部分要素”原则马海根“五个W—H”新闻导语写作原则的形成,推动了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这种“全要素”的新闻导语,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其优点在于:1、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东西巧妙结构在开端部分,使读者一目了然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新闻作品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得好坏。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写好一条导语并不比写好一篇文章更省力。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奈迈·莫林,曾十一次撕毁一篇特写的导语,直到他相信自己写好了方肯罢手。新闻导语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人按表现手法把它分为五种,即叙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结论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实际上,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黄翊彬  韩锟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3,15(2):100-101
通过总结所查阅的医学期刊资料,将导语的作用归纳为导读、总结和思想指导3种,并按其在期刊中出现的位置和内容的不同对导语进行分类。指出医学期刊的性质、内容和读者群体差异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导语在医学期刊发挥导向性作用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导语撰写人的类型和应具备的素质,认为专职编辑应成为导语撰写的主体,并对提高导语的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