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一种无人机载嵌入式监控终端设计方案,该终端由3G/4G模块、STM32微处理器以及北斗导航定位通信模块构成。通过硬件组成和软件流程设计,实现无人机位置监控、数据采集等功能。小型化北斗卫星通信监控终端应用范围广、数据采集传输可靠性高,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郝明  方亮 《内江科技》2011,32(12):147-148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通话业务,还包括更丰富的服务功能。其中,利用蜂窝网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就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移动服务功能。在移动终端定位的基本方法中,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的定位方法是目前采用的最多的定位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基于TDOA的典型定位算法:Chan算法、Taylor级数展开法,并在信道环境中基于MATLAB软件进行了算法的仿真和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3.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导航定位功能,统筹北斗地面应用的密集跟踪站网,融合地面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为北斗应用推广与产业化的增强终端研制项目提供完整的应用规范、标准支撑,为北斗终端应用的高端低用思路建立地面基础设施。这不仅有利于对原有CORS系统的升级,和进行北斗/GPS的融合,而且还能提高CORS系统定位精度、可靠性,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在本地区进行应用,提高国土安全、测绘、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手持式GPS定位仪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终端一信号接收部分。它具有定位、记录航迹、测量求积等多种功能。并具有精度高、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文物遗址普查中也可以应用手持式GPS定位仪。  相似文献   

5.
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际上被称为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它是通过卫星进行无线电通信、测距、用计算技术确定用户的精确几何位置,并将此信息传递给地面中心站和其他用户的系统,它的功能包括导航、定位和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与功能原理双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个区域性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两颗地球、同步卫星、一个定位信息控制处理中心(地面中心站),和大量不同类型用户收发机(用户机)组成。该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对移动用户精确导航定位、双向简短数据通信和传送定时信息。这些功能可以同时在同一个信道中完成。  相似文献   

6.
进入3G时代后移动通信数据的增值业务成为通信运营商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鉴于此,本论文对移动增值业务管理平台进行了开发设计,借助于J2EE技术,探讨了移动增值业务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开发模式及其业务管理的层次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增值业务管理功能的实现及其消息驱动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移动增值业务管理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卫星定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对高山、海洋、城市等室外环境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然而,当面临有建筑物遮挡的室内环境时,卫星导航定位的能力就大打折扣了。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室内定位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人们对于室内高精度定位服务提出的更多需求,“羲和”系统应运而生。“羲和”系统是针对构建基于多系统融合的精确、泛在、智能化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的需求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该系统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支持的重点项目。“羲和”系统基于北斗/GNSS、移动通信、广播和卫星通信等系统,提供室内导航信号和室外卫星导航增强信号,采用协同实时精密定位技术,大幅提高室外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有效解决卫星导航信号到达个人移动终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北斗系统应用的精细化和延伸,与北斗的结合将有力地带动北斗走进公众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迅速弥补单一北斗系统与GPS等系统竞争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IC卡逐渐在移动通信领域也出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本论文对智能卡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探讨,首先简单探讨了智能卡的优点及其目前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智能卡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并详细探讨了OTA应用和移动在线支付终端应用两个应用模型的实现方案,对于进一步提高智能卡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其他应用,以及推动3G通信技术的发展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要阐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技术特点与其提供的强大功能。移动通信终端已从传统的电话、收发短信息通信的狭窄的服务中走向了宽带多媒体应用中。CDMA技术为移动通信业务的更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用户车载导航终端的系统要求,进行了基于嵌入式导航终端的系统设计,提取了GPS定位信号的数据,转换了坐标,实现了电子地图的重构。系统软硬件平台有较强的升级能力,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主要阐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技术特点与其提供的强大功能。移动通信终端已从传统的电话、收发短信息通信的狭窄的服务中走向了宽带多媒体应用中。CDMA技术为移动通信业务的更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系统以S3C2440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主要包括摄像头、GPS导航模块、GPRS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以及手持终端等。手持终端通过GPRS模块向主机发送请求短信,主机调用GPS模块获得定位数据,通过短信传送至终端,终端接收短信,并将校车接送学生上下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显示在短信上。本系统最大的特色是远程监控,终端可以通过特定短信来请求主机拍摄校车内学生的照片并传回终端显示。本系统巧妙使用了数个缓冲区来存储用户短信、AT返回结果以及定位短信等数据,高效实现了各种消息的获得和处理。远程拍照功能集合了短信收发、TCP数据收发以及摄像头操作等多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移动业务也从最开始简单的通话、短信服务逐渐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为了支持这些手机功能,移动通信运营商必须开发出一个移动终端运行和开发统一的平台,即移动终端中间件。本文将结合移动终端中间件开发的实际情况,对基于Java的移动终端中间件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智能手机是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体,具备高速联网、视频传输、导航定位等功能,相当于一台能够通话、随时上网的移动式计算机终端。智能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更多样功能、更便捷使用的同时,也更容易遭受攻击、感染病毒、泄露信息,给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同时,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应用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数字城市、移动导航等应用的基础,其发展迅猛,用户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4G通信技术与3G及现有通信技术相比,具有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智能性更高、终端兼容性更好等优点。本文阐述了4G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最后探讨了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在定位、导航、测速、授时等方面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多功能、低价格、易移动等功能,因此它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GPS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GPS手机终端是以接收卫星传递的信息进行地理定位、导航和实时数据传输等技术的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密坐标,成为森林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的有力工具,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定位、导航方便,准确、快捷,在林业中能够完成点、线、面的坐标测量并且实时传输数据。在森林调查、界限勘测、森林防火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用于军事部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GPS技术转入民用后,率先在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力工程所处地形条件复杂,常规测量难以满足精度及工期要求,GPS控制测量则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本文介绍GPS在电力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7)
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移动通信终端技术的成长,现在不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理念体现在终端的发展上,用户对新应用、新体验的需求也集中体现在智能终端机上,终端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本文从终端技术发展历程,终端产品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必然趋势,以促进"通信终端融合化、各类物品通信化"的"两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