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讨论了时空观的发展变化及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联系,说明了科学理论变革与时空观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许艳  樊兴桥 《保山师专学报》1999,18(4):33-37,40
从古至今,物理学走过了漫长和曲折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曾引起时空观的多次变革。到现在为止,已有三种不同的时空观出现,它们是亚里士多德时空观(空间方向的相对性,空间点的绝对性);牛顿绝对时空观(空间点的相对性,时空的绝对性);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即时空与运动的关系,和广义相对论时空观即时空与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时空观的科学发展历程,即从牛顿时代的伽里略变换所包含的时空观至爱因斯坦的劳伦兹变换所包含的时空观的变革。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无可争辩的科学理论为人类建立了时空观。我们必须从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中解放出来,树立起新的相对时空观。从科学上讲,这种时空观是对牛顿时空观的发展和革新。从哲学上讲,这种时空观是对形而上学的切实批判,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时空趣谈     
时空问题作为物理学最基本的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看似习以为常的时间与空间却是如此的复杂与奇妙。本文主要以物理学的发展为主线,从人类对时空认识的发展出发,详细讲解了关于时空的常见疑问、牛顿前时空观、牛顿时空观、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广义相对论时空观、时间的不可逆、时空旅行和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鸿 《教学与研究》2003,(10):60-65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回顾国内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状况:马克思社会时空观问题的提出;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时代意义、发展阶段以及内涵的阐释;学者在社会时空的特征、社会时空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与时空观等问题上的新探索,虚拟时空是虚拟实践引起的社会时空的新变化,这是数字化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社会时空理论的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传统春节打破了封闭的状态,自然时空观、节庆文化时空观和现代工业文明时空观等多重时空观交错重叠,相互影响。由此带来的是不同的价值标准及其不同的权利义务机制在春节期间竞相呈现,普遍与特殊、传统与现代、草根与精英、民族与世界,二元并立价值标准下的春节文化又将何以在全球性现代化背景中存续并发展,春节文化现代转型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7.
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强调时间的线性特征和空间的固定先验性,并以追求时空中的永恒在场为鹄的,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在批判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的基础上构建起全新的时空观点。然而,无论是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时空观,还是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时空观,都不是本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时空观,本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时空观应当是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时空观扩展的历史过程,并探讨了绝对时空观、相对时空观、演化时空观及相变时空观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推论出时空观的再扩展,也必然遵循对应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时空的定义作了补,正对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并对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予以重新评析。认为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并不是对牛顿时空观的否定和抛弃,而是对它的补充和发展。牛顿表明了总体时空的绝对性及其自身固有的内在特性或一般本性,爱因斯坦则揭示了具体时空的相对性及其与物质联系时的外在属性或特殊效应。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这不但对物理学的发展有革命性的影响,在哲学等领域也有重大的冲击.本文从几何观点出发,分析人类时空观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电影空间与时间观念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影像表达,美国导演蒂姆·伯顿在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时空观基础上做出各种革新,形成了一套伯顿风格的电影时空观。蒂姆·伯顿发展了好莱坞电影中封闭的空间观念,呈现出开放性的空间表达,在影像时间上呈现出娴熟的时空变形与重构理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马赫对牛顿时空观的批判及其意义,认为应肯定马赫的哲学思想特別是时空观对现代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如果因为马赫思想存在唯心主义因素就全盘否定它,是失之偏颇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哲学时空观可以分为辩证的自然时空观和社会时空观两个部分。社会时空观是马克思哲学时空观的重要维度,它具有属人性、历史性、可转换性、价值性等一系列新的特点,是我们透视社会历史现象的新视角、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中西比较的大背景来看,宗白华的时空观具有明显的发轫、演化过程和宇宙观渊源,在此时空观的基础上宗白华对中国审美时空的特点及表现方式作出独特诠释,其审美时空观与其它重要问题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是其整个美学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时空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时空观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深刻揭示出作为艺术重要载体的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与本质诉求,对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时空问题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古代地理学家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相互分离的,时间被视为事物变化的量,而空间被视作地理分布的场所.近代以来地理学的时空观一直停留在牛顿和康德所处的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时空观的建立,当代地理学必须构建新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两个不同的物理观念出发,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进行了阐述,逐步加深对时空观物理性质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完成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时空观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8.
以太的兴衰     
以太是牛顿绝对时空观的理论基础,曾在经典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探索以太的存在及其性质,对人类的时空观、物质观、运动观和宇宙观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时空观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石,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通过对传统时空观的批判建立了后现代主义的时空观,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性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批判.本文尝试以后现代主义的时空观为方法论基础,探讨后现代主义社会治理观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阐述了时空观的发展历史和与之相对应的相对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物理学规律的协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