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由张书才、杜景华主编的《清代文字狱案》一书,已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字狱,顾名思义,是因文字的缘故而构成的罪案。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文字而获罪的事情早已有之,只是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惩处之苛、持续时间之长非清代莫属,因此,才出现了“文字狱”这个词汇,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人自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正是人们对文字狱的恐惧心理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赵顼擢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元丰二年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因诗获罪的乌台诗案."元丰已未,东坡坐作诗讪谤,追赴御史狱.当时所供<诗案>,今已印行,所谓<乌台诗案>是也."(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此案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受审,开创了我国文字狱的先河.御史台别称"乌台",所以此案史称"乌台诗案".  相似文献   

3.
查嗣庭之狱,是雍正年间文字狱案中的一件大案。关于此案,向有两种传闻:一是查嗣庭出了一个“维民所止”的试题,被人告发说“维止”二字是“雍正”二字去其首,意在讥讪诅咒雍正皇帝,雍正帝因而大怒,遂大兴文字之狱;二是查嗣庭受到权臣隆科多的赏识,“依附隆科多”,雍正帝要打击隆科多,惩戒朋党,所以才兴起查嗣庭文字之狱。查嗣庭狱案的真相究竟如何,向为人们所关注。其实查嗣庭虽然确因在雍正四年六月钦派江西乡试正考官时,所出试題有“悖道逆天”之嫌,同年九月回京后案发,又因从其寓所搜出的日记、书札中有大量“悖逆”文字,遂被革职下狱。翌年病死狱中,仍以“大逆不道、怨诽诅咒”罪被戮尸枭示。但所传他曾出过“维民所止”试題一事,其史实有所出入。现将内阁汉文《起居注册》、《史书》及宫中朱批奏折内有关此案的档案史料汇集公布,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庆芝 《兰台世界》2005,(8):134-135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用了绵长的时间代价,求得交换思想、发展认识的工具。其本身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先进性的显现,标志着人类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伴随着文明曙光,甲骨卜辞、钟鼎铭文、竹简木牒的问世,掀动了文化长河涌涌不断的波流,中华民族从此揭开了光辉灿烂的篇章。然而,文明一经脱弃了氏族社会纯朴的道德以后,膨胀了若许不文明的蛮横行为,其中焚书、禁书、诗案、诗狱、诗祸,不绝如缕,愈演愈烈,形成一条血腥的浊流,一直伴随到封建社会的寿终正寝。翻开二千年封建社会文字狱档案,它的第一页,要上溯到春秋时期的公元前548年。《左传·…  相似文献   

5.
对于因罪而囚,清代典志中多已备载。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或因天灾“感召天和”而清理刑狱,或因重犯狡黠而法外非刑,或因提禁疏虞而囚犯潜脱,更有囚犯恃势横行监狱及畏罪自尽等事,情弊所在多有。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及上谕档中,选辑部分乾隆朝刑狱管理方面的史料予以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文字狱溯源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所谓文字狱,是指旧时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有意从文人学士的作品中寻章摘句、罗织罪名、制造冤狱的案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文字狱尽管不是文化发展的主流,但于各代史书的记载中却屡见不鲜,对中国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新发现的档案谈戴名世《南山集》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 《历史档案》2001,(2):91-96
文字狱是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禁锢人民思想、对以文字触犯统治集团利益者进行残酷迫害的一种手段。清代文字狱案主要发生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大大小小不下百起。戴名世《南山集》案是康熙朝著名的文字狱大案。过去,由于没有发现记载该案的原始档案,研究者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清实录》、《东华录》及清人笔记。由于偶然的原因,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阁六科史书中发现了两件有关戴名世《南山集》的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8.
清代末年,吏治腐败,冤狱叠起。光绪初年,朝廷对“浙江余杭县民妇葛毕氏毒毙本夫葛品连诬攀举人杨乃武因奸同谋一案”,几经审查,“葛毕氏等俱已供出实情,屡有严刑逼令照依原供”,“实与杨乃武无干”。此案使清各级刑狱之黑幕昭然若揭于天下。此后,不断有震动朝野的冤案出现。到光绪十年止,全国共发生四大冤案,除浙江葛品连案外、还有江宁三牌楼案、云南报销案与河南呼冤案。这些案件使“大小官僚获谴者多人,皆大狱也”。本文拟对河南呼冤案进行个案分析,希图从中找出清末冤狱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曾经历了二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是东汉初佛教的传人,几经较量。最终站住脚根,与儒、道一起构成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一是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西方传教士的进入,亦即史所谓“西学东渐”,由此带来了西方的宗教政治思想和近代先进的自然科学。当清王朝取代明朝统治中原,经历了康、雍之治,进入“稽古右文”的乾隆时代时,它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西方传教士东进传教有年且在继续。怎样看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宗教文化及自然科学呢?无疑,完成于乾隆后期的《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恤刑思想内容较为丰富,在古代法律史上也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使在崇尚"重典治国"的明代,也通过较为完善、成熟的恤刑制度以及刑狱实践对审刑制度、法外行仁、教化等恤刑思想加以全面的展现,从而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儒家"明德慎罚"思想以及封建社会法制伦理的特点。同时,恤刑思想对有效缓解阶级矛盾和维护封建统治也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冤狱与人证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人不是钢铁,酷刑之下,没有几个人能挺得住,熬不住刑,只能乱招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都喜欢制造冤狱,.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康熙、乾隆喜欢弄文字狱,借关碍文字杀人,有模有样。朱元璋虽然也制造一些文字狱,但水平多半不高,无非是有几个酸儒拍马屁,用的词碰到了朱元璋的忌讳——曾经做过和尚,造反起家等等,于是把他们拿来砍头,不像清朝的文字狱,多数都着眼于思想统一,肃清异端,刀刀见血,被抓出来的文人,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不规矩”。朱元璋制造的冤狱,多丰借机杀人,同时也顺便敛财。屡兴大狱,罪名都是谋反,当然,是莫须有的谋反,每个被杀的人,比窦娥还冤。窦娥的冤狱,毕竟还有人死了,人家把凶手栽赃栽在她头上,而朱元璋的冤狱,连苦主都没有一个。但是却有“凶手”成千上万地被杀掉,杀了之后,还要编“奸党录…‘逆臣录”,把他们的口供纪录在案,“铁证如山”,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相似文献   

12.
一、法医鼻祖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福建建阳童游里人,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他出身官宦世家,南宋进士,曾四次担任省一级的司法官,是中国古代法医学的开创者. 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宋慈调任广东剑州(今雷州半岛一带)通判.恰值当地荒年,粮价暴涨,百姓饿死不少.宋慈认为百姓饥馑主要是由于当地豪门囤积居奇所致,就向朝廷建议将百姓分为五等户,令最富户打开自家粮仓,富户缴出存粮的半数用于救济贫困户,而对赤贫户则给予完全救济.其建议得到朝廷的采纳,饥荒得以度过.宋慈却因此招致当地劣绅忌恨和排挤,第二年,即被调任提点广东刑狱(专审人命案件的刑事审判官),后又先后调任提点湖南刑狱、司四路刑狱.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升为广东经略安抚史,他抱病赴任.第二年春天病逝于广州,时年64岁.  相似文献   

13.
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科场案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丰八年(1858年)顺天乡试科场案,是有清一代最大的科场案狱之一。因该年为戊午年,又顺天乡试贡院亦称“北闱”,故此案多谓之“戊午科场案”或“戊午北闱之狱”。该案情节错综复杂,正主考官柏葰听受嘱托,副主考官程庭桂交通关节,案情重重,头绪纷繁。这一科场大案由怡亲王载垣等遵旨查办,咸丰帝依情节分两批审决,先后共惩处九十余人,其中  相似文献   

14.
漫话笔名     
笔名是历史的产物。元、明以前,文人梦寐以求的是状元及第,名标青史,不愿隐姓埋名,用笔名者不多.清朝,文字狱大兴,一考官因为试题有“维止”两字涉及将雍正去首之嫌,结果脑袋被般了家;一介书生徐骏因诗里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全泰山诗》为中心,对泰山历代诗歌创作的兴衰、嬗变、演进作一考察,认为其创作重心经历了从崇山祀岳到范水模山、从怀古咏史到歌风纪俗、从借景喻道到精神揭示的三重演变.进而认为《全泰山诗》所展示的内容,其实也是用诗笔写就的“泰山思想史”或“泰山心灵史”.  相似文献   

16.
徐鹤文 《青年记者》2017,(8):125-126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家文化作为主导思想一直伴随着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儒家文化已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国人的思想深处.《乐记·乐象》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歌舞一体、乐器从之.舞蹈自人类文明的开始就逐渐孕育,并伴随社会不断发展,由娱神一步步走向娱人,外界事物刺激人心,心之所感、心之所向并有规律地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舞蹈.舞蹈作为统治国家的辅助工具,在历朝历代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祭天地抑或是敬鬼神,崇拜生命抑或是歌颂劳动,其精神内涵与统治阶层息息相关.儒家文化与舞蹈同样作为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一,二者分属不同学科不同门类的两件事物,看似各行其道,在精神层面却是心灵相通的.  相似文献   

17.
周永康被捕     
《中国新闻周刊》2014,(46):14-14
12月6日零点,消息发布。原政治局常委、原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并将其案移送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随后宣布,对周永康涉嫌犯罪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目前正进行相关侦查工作。周永康由此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因腐败而落马的政治局常委级“大老虎”。事实证明,中共并没有“刑不上常委”的惯例。  相似文献   

18.
徐琼琼 《大观周刊》2011,(21):64-65
“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在政治法律领域开展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化运动。为了使儒家的指导思想与法家化的法律之间实现统一,董仲舒开创了春秋决狱,即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精神来定罪量刑,把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的实践之中。春秋决狱在断狱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不成熟的断狱方式所带来的危害。 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的原因,我国古代的春秋决狱原则没有随着整个世界法律的进步而发展,仅仅调整了个案的衡平。而对比西方,英国的衡平法却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成为了成熟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阚红柳 《出版参考》2005,(29):28-30
一部史书的编修,竟引出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大狱,不仅修史者本人被剖棺籍家,参与修订者也难以幸免,甚至刊刻的工匠、卖书的商人也被无辜牵连,丧失性命。究竟修史何罪?究竟史书内容有何违碍?案情本身的进展扑朔迷离,涉案人员的最终结局也匪夷所思。发生在清初的文字狱大案——庄氏史狱,笼罩着浓重的疑云。  相似文献   

20.
孙昊亮  吴凯 《青年记者》2017,(22):76-77
近年来,版权纠纷层出不穷,给立法和司法实践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区分作品中的思想和表达,怎样在版权侵权纠纷案件中正确适用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是当前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在版权创意产业中的应用 最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美食大冒险》的版权人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动公司”)诉《吃货宇宙》的版权人北京圣壹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壹门公司”)、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工异彩公司”)侵犯其版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案.最终,法院驳回了易动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①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是否正确的讨论,也关系到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的基本内涵——版权法只保护思想的表达而不保护思想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