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和“what”在汉语和英语中是最基本的疑问词,它们的用法十分灵活。一直以来,对“什么”非疑问用法的归类并不统一,对“what”的指代作用也未有研究。文章将从“什么”和“what”所指代的对象出发,将其有指用法进一步分类描述:任指、某指、特指和类指。  相似文献   

2.
“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那”隐性回指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指示代词的所指不是明显地出现,而是隐含(implicit)在语句的隐性所指对象中,是一种语义上的衔接。回指项替换先行项以后,意义也会随之改变,这给语言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言资料的考察,主要探讨“这”、“那”类包括型、联想型和总括型三类隐性回指的所指规律或倾向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阅读材料中代词的指代作用,主要是使复杂事物在出现多方面情况时,或同一事物反复出现时,能简明地进行表述。为了确定语段中“这”“此”“其”“之”所指代的内容,应主要了解它们的运用规律。指代的运用,从原事物与指代词的距离看,有近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虚指用法,它出现在动词后,但既无指代作用,又不是动词的宾语,同常见的作第三人称代词和旁指代词“他”的用法很不相同。通过对“他”的主要用法的历时考察,我们看到,虚指的“他”在唐代产生,它与第三人称代词“他”都是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他”的虚化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就词汇意义而言,旁指代词本身有淡化作用;二是由于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因为后面N的存在,使“他”在表意上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成分,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他”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这/那 时量词”组合中“这/那”的近指/远指及称代作用,对这种组合在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上的探究,揭示了“这/那 时量词”既具有“特指性”又具有“时段性”特点,同时分析了一个特殊格式“这/那一天”,指出其“特指时点”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详细考察有关语料的基础上,从连接能力、在句中的位置以及惯常搭配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因果连词"因此"的用法,并对留学生使用因果连词"因此"产生的常见偏误进行了分析,指出留学生经常出现误代、误加和遗漏三种偏误,最后提出了教学对策,我们应该让留学生以多种形式多加练习,在与其他因果连词的对比中掌握"因此"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虚指代词“他”的研究过分侧重从句法结构方面去做分析,那不仅没有真正触摸到问题的实质,而且还对现行的语法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运用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虚指代词“他”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虚指代词“他”在语句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凸显言者对表达内容中数量词语的主观夸大强调,以加强语势。  相似文献   

8.
周小兵同志在《“刚+V+M”和“刚才+V+M”》一文中(《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对“刚+V+M”与“刚才+V+M”两种格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刚才”句中的M只能表示较短的时段,而“刚”句中的M不但能表示较短的时段,还可以表示较长的时段。“刚”并不是纯客观地表示“发生在不久之前”,而是表示叙述者主观上认为“发生在不久之前”。 (2)在“刚”句中,M所指的时段的终点就是叙述时点;在“刚才”句中,M所指的时段在叙述时点之前。 (3)“刚”实际上表示完成体的范畴,所饰动词的时态相当于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或现在完成进行时;而“刚才”句中的谓语动词的时态相当于英语的过去时。 然而就这两种格式的实际情况来看,上述结论似有可补充之处。本文打算从四个方面对这两个格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就教于作者及同行。  相似文献   

9.
试论“所……者”式中“者”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者”这一结构形式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形式,我们姑且称之为“所……者”式。对这种格式中的“者”字的作用,一般的古代汉语语法论著和教材很少论及,虽有少数几家谈到它,但也只限于提出结论性的意见。吕叔湘先生所著《文言虚字》指出“者”字“具有称代作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者’字指代行为的对象,‘所’字起着指示行为对象的作用。”南开大学古代汉语教研室编辑的《古代汉语读本》认为:“如果‘所’字所指代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可以用一个指示代词‘者’字代替,这时,‘所’字也只起指示作用。”尽管各家对为什么要加“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从语言功能和语言发展的角度,分析近指代词“之”、“者”、“这”的语言变化。上古近指代词“之”在文言文中逐渐消失,而它在口语中仍然存在并发展着。由于“之”、“者”、“这”的语言功能的不断扩大,在口语中最终完全代替了近指代词:“是”,“此”、“斯”。  相似文献   

11.
指代词“那”既有顺接的功能,又有逆接的功能;有总结上文、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功能,也有悬念功能,制造疑问,设置延宕.不仅如此,指代词“那”还有承上的功能,也有启下的功能,甚至某些特别情形下同时拥有承上和启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杂记     
“这”的附加义指代指示代词“这”常用来指示较近的人或事物 ,与“那”相对 ,这是它的最基本用法。“这”发挥指代作用时 ,在其基本用法的基础上 ,由于语境的作用常常被赋予一些附加的指代意义。本文就是讨论这种指代中的附加意义。考察起来 ,“这”在不同的语境中 ,有增添强调附加义的、有增添承接附加义的、有增添时限附加义的、有增添游移附加义的、有增添复指附加义的 ,下面分五个方面———(一 )强调性指代、(二 )承接性指代、(三 )时限性指代、(四 )游移性指代、(五 )复指性指代———来讨论。(一 )强调性指代。“这”在句中除了起一…  相似文献   

13.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频率副词“再”和“又”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副词“再”和“又”在表示频率时有共同的相似点,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正确区分和掌握,常出现不同的偏误。通过收集、考察越南留学生作文语料,发现越南留学生在使用“再”和“又”时容易出现三种偏误:一、误用,如“再”的误加、“再”和“又”的遗漏和重叠、“又”的错序;二、混用;三、回避使用。据此提出教学策略,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时态标记”的讲解,要注重通过对比分析和切合实际的举例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在设计练习时应该有所侧重、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词中“月”使用是很频繁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所指代的是具体的“月”意象.但意象也只是作为一个符号,指代更深层的意蕴.在中国文化土壤上产生的“月”意象,与中国民族之审美观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生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动作发生的先后状态,一般文言文中,时间副词也同现代汉语时间副词一样,同样可以具备三类——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只是文言文时间副词三态不是使用“过去”、“现在”、“将来”之类的词语,而这一点正是学文言的一大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文言文里表示动作发生的时态副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留学生出现的话语偏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的使用情况:一“到处”“处处”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句法功能;二、相关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常用句法格式;三、相关句式中“都”的使用情况;四、“到处”“处处”相互替换的制约因素,在对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描写和解释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在语境中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怪诞”与“荒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怪诞”一词在西方有两种用法 ,一指本义“洞窟” ,二代一种审美形态。“荒诞”一词在西方有三种用法 ,一指本义“不和谐”、“与理性相背” ,二代一种戏剧流派 ,三代一种风格载体形象 ,即风格形象。“怪诞”指代审美形态和“荒诞”指代风格形象时两词容易混淆 ,原因第一是它们都有滑稽形式 ,第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重合为同一对象。两词容易混淆还与它们中文译名中有同一语素“诞”相关。  相似文献   

18.
“所”字结构(或叫“所”字短语)前有“之”的形式在古代作品中经常出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十几处。我在教学过程中,曾见过不少“教学参考资料”把这个“之”说成是联系主语调语两部分,使原来可以成为句子的结构成为词组的结构助词,这是不妥的。“所”和动词组合,构成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词组,它具有指代作用。“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这里的“所立”即是指“所立之人”。有时在“所”字结构后面把所指代的  相似文献   

19.
指示代词“这”“那”的语用和话语功能不仅是指代作用的虚化结果,而且表现了语言的主观性,能表现出说话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和说话态度。  相似文献   

20.
从参照物来看,说话人所谈及的人或事物在说话人目力所及范围之内,“这/那”的所指是以说话人所面向位置为参照的;如若说话人所谈及的人或事物在说话人目力所及范围之外(说话人对所谈及的事物了然于胸),则是以说话人的位置为参照,不论面向。“这/那”的所指与说话者的目力、说话者手势语等相关。因为“这/那”的所指涉及的因素众多,所以没有必要把它们三分四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