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通过以有氧运动及运动处方这种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提高葡萄糖的吸收等方面,并提供了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目的在于提出Ⅱ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为糖尿病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所影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人体胰腺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胰岛素缺乏)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高于正常的一种综合征。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基于糖尿病的巨大危害,各国政府都在糖尿病防治,管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本  相似文献   

3.
修飞 《今日科苑》2006,(10):78-78
一、前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并发症并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称为Ⅰ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又称Ⅱ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终身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能根治。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食、肥胖、运动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身体组织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从而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运用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Ⅱ型糖尿病人进行分组实验,指出规律的低强度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及药物治疗、合理饮食能控制Ⅱ型糖尿病病情的发展.运动干预可能成为控制Ⅱ型糖尿病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云芳  杨旭芳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252-252,229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定银杏达莫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根据检测的四项指标(体重、血糖、血脂、胰岛素),综合评定结果显示银杏达莫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黄一峰 《大众科技》2021,23(4):79-81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比较复杂,很多相关因素都可能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如胰岛素水平、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糖代谢异常等.另外,一些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也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文章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药物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在调节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上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03年4月采用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Ⅱ型糖尿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问:糖尿病的危害怎样?治疗上从何着手?答:糖尿病患者如果高血糖得不到控制,将严重影响心脑血管、肾脏、眼、皮肤及神经系统等的形态和功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出现视力下降、手脚麻木、创口愈合缓慢、易发感染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脑、肾功能障碍,导致中风、冠心病、尿毒症等危及生命。对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首先要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没有完全丧失,一般不需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内科疾病为大家所熟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仅遗传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亦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患2型糖尿病的中国人30%肥胖,北美人可达60%~70%,Pima印第安人全部肥胖,由此可见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10.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内源性的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从而引起血糖升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急骤,近年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多数认为 T1DM 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外界环境因素的诱导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而发病。近年来,国内外以胰岛素及衍生物对T1DM的免疫预防研究为多,而忽略了其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和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的治疗作用,理论上也许免疫预防有一定效果,但是有关预防用药时间、剂量和途径等因素仍无定论。因此,目前T1DM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早期大剂量胰岛素来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和促进β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89-189
由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裴钢院士领导的研究组,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信号蛋白β-arrestin2能与胰岛素受体形成信号转导复合体,β-arrestin2是这一信号复合体的结构核心,它将上游的胰岛素受体和下游的激酶信号分子偶联起来,从而促进了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β-arrestin2水平的降低或功能缺失,致使该信号复合体不能正常形成,直接导致了胰岛素耐受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2型糖尿病发病人群中,80%以上的患者都伴有超重或肥胖。肥胖、胰岛素抵抗(IR)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较好的降低血糖,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风险。本文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的临床获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20-I0020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刊登报告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有效抑制胰岛素降解酶的化合物,这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民的重大慢性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2型糖尿病的病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各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致病机理至今尚不是  相似文献   

15.
Ⅱ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以上,已成为影响全球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开发高效、安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T2DM小鼠模型对党参大孔树脂60%乙醇分离组份(60%-DS)进行了体内降血糖作用效果研究。采用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脂饲料诱导的T2DM小鼠模型,评价60%-DS对小鼠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血脂四项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证实60%-DS能够降低STZ小鼠的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并发症与载脂蛋白、自由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载脂蛋白(Ap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脂质(Lpo)的关系。对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同龄的对照组进行检测分析,得知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poA-1、T-SOD、CuZn-SOD、Mn-SOD明显降低,ApoB、Lpo显著增高,Ⅱ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ApoA-1水平、ApoB水平、Lpo含量有关。提示Ⅱ型糖尿病时机体存在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可能是引起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是糖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是导致慢生肾衰竭最严重的重要原因.其中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20%~30% 其发生主要与高血糖有关.同时高血压、脂代谢素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等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医学营养疗法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措施之一.本文就来谈谈糖尿病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8.
卞保应 《内江科技》2009,30(9):21-22
visfatin(内脂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它可以结合并激活胰岛素受体,模拟胰岛素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现有研究表明:visfatin可能在2型糖尿痛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的发现为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增加了新的内容.可能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同完成的“2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探讨并提出了2型糖尿病新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深入研究了新治疗方案中胰岛素作用的分子和遗传学机制,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完善我国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做出了贡献。项目组发表SCI论著47篇,研究结果被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和国际学术组织较广泛引用,研究成果也已成为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2型糖尿病治疗新指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产生功能减退或完全丧失为特点的慢性代谢疾病。该疾病多发于青少年,患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是,患者即便使用胰岛素,其血糖波动也较大。其次,胰腺移植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胰腺移植费用昂贵、成功率较低,且胰腺来源短缺。胰岛细胞移植能重建患者胰腺功能,移植后患者可减少胰岛素使用或者完全停用胰岛素。并且,猪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序列仅相差一个氨基酸。因此,猪是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