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本与原著《西游记》对比阅读,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并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当然离不开对名著的阅读。但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多读书,善读书?我以为不然。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多数学生只读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  相似文献   

3.
正"小西游"微课程,是我引领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过程中逐步开发形成的。因为切入角度体现了"微"的特点,阅读指导强调针对"小"学生的需求,所以名之曰"微习作"。"小西游"微课程是从妖怪切入的。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又切合《西游记》的内容线索;引领着孩子一起来玩"妖怪",也恰好体现了《西游记》滑稽意味与游戏精神。"小西游"微课程,以"妖之文"选文阅读为基础,带领学生走进《西游记》原著,再以"妖之卡""妖之像""妖故事""妖之乐""妖之剧""妖之辨"为序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2.通过对《西游记》情节、人物等要素的品读,进而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素读”了大量的文言选本之后,我带着孩子们进入高年段的经典名著阅读期。经典名著的阅读分为精读本和略读本,五、六年级的精读本锁定四本:《三国演义》《西游记》《世说新语》《孟子》。略读本是我开给学生的一长串书单,每一本附有简介,每学期学生挑选5本以上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6.
如何缩短初中学生与名著阅读的距离,让学生主动阅读并能让老师可以督促和检查,是我们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像《西游记》这样内容丰富的经典名著教学,我们能够借助"微信接龙打卡""作业""制作名著思维导图""网站、微信公众号阅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高效完成《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王晴 《学语文》2021,(1):32-33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以及精读和跳读的方法。2.精读“三调芭蕉扇”,把握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西游记》的兴趣,培养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精读《西游记》中主要情节。【教学方法】点拨式、启发式。  相似文献   

8.
马士钧 《辽宁教育》2008,(11):50-54
“初读”不知其味 师:今天,我们来阅读一部80多万字的作品里的500字的小片段,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生:《西游记》!《西游记》里的片段!师:看来,大家对《西游记》这部作品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即将阅读的这个片段.你们一定更熟悉—《偷吃人参果》。生:(议论纷纷)我都看过八百六十遍啦!这个故事我都能背下来了!  相似文献   

9.
上海媒体近日公布网上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中学生课外书阅读量太少,有72.27%的学生在一年中阅读的课外书不到10本,其中有5.94%的学生表示在同期间并没阅读任何课外书。调查还发现,许多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对经典名著感到陌生。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5.51%阅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而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阅读方式,能够打破单篇文章阅读的局限性,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以《西游记》这一古典名著为例,探讨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方法,可从制订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带领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11.
郭海燕 《福建教育》2023,(31):40-41
文章以师生重读《西游记》为例,阐述重读时学生阅读的角度会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会跟着改变,阅读理解也会更加透彻。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加强重读训练,努力探寻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品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1.了解名著《西游记》,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在自主阅读感悟\群体阅读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为避免低质量、碎片化的阅读,教师要推动阅读教学的“精致化”,促进阅读教学的长效生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以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的名著阅读为例,笔者探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化的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思维能力,培养其审美鉴赏眼光,加深其对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据笔者在我校三至六年级五百余名学生中的调查.读课外书的学生仅占27.6%,而且这些学生中的36.1%只读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儿童版,阅读量不足;他们阅读只注重情节,只看不写,没有写阅读感受或启示;没有摘录妙语佳句,缺乏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以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为例,探究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的学习变得越来越 重要。而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在越来越倡导整本书阅读,通过读整 本书,把握书中的人物特点以及书中所蕴含的内涵。对于一些 经典阅读,学生都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来把握人物以及情节 等。本文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从当前学生的阅读情 况以及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两方面分析和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 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教师通过指导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能够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凸显名著阅读指导的针对性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笔者以指导阅读《西游记》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高段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阅读篇章《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教学目的1.了解故事的大意,关注故事情节,透过语言文字分析人物形象,积累语言。2.通过阅读指导相关文章,学会阅读方法,走进推荐书籍《西游记》。3.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课前谈话师:听说,咱们班上的同学特别爱看课外书,一说到书就侃侃而谈,津津乐道!想不想露一手?好,听清楚了,我给你们三个信息,你们要从这三个信息中猜出两点:第一,这是什么书?第二,书的作者是谁?  相似文献   

19.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内容。目前的整本书阅读存在放羊式的自由阅读、格式化的浅层阅读等问题。为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效,教师要根据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与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探究。在《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从精准定标、激趣导法、任务驱动、话题探讨、分享展示、评价跟进等六个方面展开基于课程意义的全程阅读指导,以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来自孩子的声音:"我喜欢阅读"张小倩是宁县早胜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告诉记者:"我每天都会抽时间读书,我最喜欢周末和假期,可以自由地安排阅读时间"。她已读过《白雪公主》《少女的红发卡》《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40多本课外读物。她还告诉记者,从记事时起,父母每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都是一本书。她拿出书包里正在阅读的《格林童话》,在扉页上记者看到,这本书就是小倩过11岁生日时爸爸送给她的。同时,在书里,记者还看到她作的勾画、注音或解释。在课间活动时间,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四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