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应然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界定《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1)按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随后《高等教育法》更加明确的规定了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的高等学校所应依法享有的办学权力即招生权、专业设置权、…  相似文献   

2.
学生处分,又称学校纪律处分,是指学校依据教育法律或其内部管理制度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的一种行政制裁。学校作为教育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只有在其权限范围内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对学生的处分权,才是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否则,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违法的,并因此而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我国《教育法》第 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这就为学校行使学生处分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它并未对学生处分的方式和适用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而在此问题上常常引发理论上的争…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属于法律授权的行政主体,其管理权系不完全的行政权力,而非民事权利。高校的管理权必须依法行使,遵守正当程序,并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行使9个方面的权利,其中第4项权利是: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处分,才能使处分的管理与教育职能同步实现?才能在学校行使权利的同时,使学生的受教育权等权利得到保护?才能在学校维护教学秩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这样的思考,2002年初我市制定实施了《中小学生处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对学生处分问题进行了探索。2000年以来,见诸报端的一些报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使我们深刻地反思了学…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学生处分权是高等学校自主权的组成部分,作为承担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处分,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然而随着学生权利意识的不断增长,高校学生处分权利的滥用、程序的缺失再一次成为社会的焦点。高校在行使学生处分权时,应遵循严格而规范的法律程序规定,保障该项权利的正确行使,切实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管理权的行使与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学生学籍的管理是高校行使管理权的内容。高校管理者的自主权不是民事权利,而是法律授权和政府下放的准行政权力;学生的受教育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剥夺这种权利的理由应由法定,非依法不能被剥夺。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处分设定权应该分成两个部分,开除学籍等涉及学生重要权利的学生处分由法律规定,其他内容由校规规定。高校享有的学生处分设定权应该属于学校,在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其他人员的共同参与下,行使学生处分设定权。高校可以设定灵活多样的学生惩戒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行政管理的权力,这就决定了高校必然拥有行政自由裁量权。然而,现实中高校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存在着大量的滥用和错用现象。要做到高校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应当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方面尽快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为行政主体所享有和行使的,在法律法规等在其效力范围内未对关于行政行为实施的范围、手段、方式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时,由行政主体根据当时的客观因素以及合理的个人主观评价,在不违背立法目的以及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原则性规定的前提下,于一定的意志自由范围内,自主决定如何实施行政行为的一种来源于人民权利的国家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享有对学生的处分权。从法学的角度分析,高校依法行使处分权时,必须要有正当的法律程序,即初查并上报有关部门,通知本人并举行听证,经认真研究讨论后形成最后的处理意见,并制作处分决定书。教育行政机关应重视学生的申诉,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做到受理机构法定化、规范化、公正化、客观化。对于因高校行使处分权而引起的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学生身份的纠纷,应直接纳入到行政诉讼中,以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化大学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在高校的授权委托下行使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权力,其教育管理行为是高校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权力的具体化表现形式.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权力具有强制性.为保障该项权力的顺利有效行使,高校图书馆应由法律明确授权,依法获得收取罚款行为的权力.收取罚款行为作为行政权力规制社会生活的实现途径之一,需要相关法律的特别授权.实践中,高校图书馆收取罚款行为可以保证图书馆自身的管理与完善,也能更好地保障读者使用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3.
王鹏祥 《天中学刊》2004,19(3):34-37
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主体的分类只有两种: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从对中外行政主体概念的比较和对我国行政主体概念缺陷的分析可以认为: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一般性资格,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包括行政公务人员和受委托组织的人员。  相似文献   

14.
契约行政:促进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高等学校的产生及本质三方面看,校规作为高等学校与学生双方权利(权力)与义务的表现形式,具有契约的属性。强调校规的契约性,对于平衡高等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促进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行为提供了基本原则。针对校规所具有的行政契约主体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法律必须对高等学校的权力范围和权力行使的程序加以明确具体的规范,并赋予学生权利有效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行政权力是指高校因法律、法规授权,依法以自己名义行使对公共事务管理职权的权力。当前高校行政权力与法人权利混淆于"办学自主权",存在权力属性不清晰、程序规范不到位与救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可以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多层次多部门完善立法,在权力来源、程序设定、外部监督等多方面加强对高校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因法律、法规授权,依法以自己名义行使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职权,这种权力具有公益性、单方性、强制性等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行政法上可以将其界定为高校行政权力。高校所享有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权、招生录取权、学籍管理与处分权、学业证书颁发与学位授予权、奖助学金发放权、奖励及荣誉评定权等都属于高校行政权力的范畴,具有相应的行政行为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享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力。从此,学校的纪律处分权由一种自然权利转变为一种法定权力。由于学校纪律处分涉及到学生的受教育权,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十分慎重对待纪律处分。本文就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纪律处分的哲学基础、原则和程序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各位参考。一、批评的哲学基础1.批评与表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其存在的前提是学生个体的内部品质特征。这种内在品质也同样表现为对立统一,即优点与缺点的对立统一。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行使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民法典》第246条是“委托代理机制”的基础规范,但“委托代理机制”的实现尚需特别法加以落实。“委托代理机制”兼具公法和私法目标,缔结行政协议,成为委托代理行使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应然选择。依据《立法法》,应以政府规章作为委托代理行使矿产资源所有权客体范围的有效法律依据。受托行使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权利体现为矿业权的设立、转让及收益的取得,行使公法权力受行政法律规范与行政协议的约束。责任制度是违反约定义务或法定义务应承受的法律负担。司法救济是实现权利、落实责任、化解纠纷的必要途径因而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存法律将高校法律地位主要定位为民事主体,仅在学位授予活动中是行政主体,这一界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在分析国家权力社会化、高校体制改革引起高校法律地位变化的内外因及当今我国高校所具有的法律特征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在行使教育权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是我国事业单位法人,属于法律法规授权行使部分行政职能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民事主体三重身份。正确界定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有助于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高等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