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买地券脱眙于契约原件,它是对买卖行为或买卖关系进行规范的一种文字记录.东汉"大吉买地山地记刻石"和"建宁五风里买地券",为绍兴地区现存土地买卖契约有确切年代的最早文物之一和金石文献,是一种从形制和内容上都具特殊意义的地方文献资料,其拓片绍账图书馆有藏.文章从两件买地券的符号、内容及其保存的时代知识信息等方面.略述这种特殊载体形式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2017年,在对南宁石刻文物资料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出土于南宁江西镇同江村、邕宁区和合村的两块明代买地券砖,即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陈翼阳买地券和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朱大治买地券。买地券又称冥契、买墓地券等,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土地买卖形式,为死者购买墓地的虚拟凭证。这两块买地券砖是南宁市首次发现的古代买地券实物,它们的发现对于研究明代南宁地区的"停棺不葬"习俗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佛采花"是买地券文中常见的一类文辞,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前后,主要流行于两宋时期,出土材料以今南方地区较为集中。前人的研究将其误解为"入山采花礼佛"这一具体的宗教实践活动,本文联系有关考古资料和文献典籍对买地券文中的"为佛采花"文辞进行释读,认为"为佛采花"所欲表达的含义是佛教文化对人死亡的一种讳称,这种讳称形式在早期的出现应当借鉴了道教方面撰写买地券文时将券主死亡讳称为"醉酒命终"的做法。"为佛采花"买地券是佛教徒丧葬仪式活动的遗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券主的宗教信仰倾向。两宋时期的买地券一度出现了将"采花"和"醉酒"文辞杂糅共用于同一券文的特殊现象,这显然是佛道两教之间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果,其背后隐含的是两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6年,在河南开封发现了唐代集州刺史韦孝謇的墓志及墓券。李合群、陈文斐对墓志、墓券做了较好的释读,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原录文做一些校补,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出土材料。  相似文献   

5.
买地券是汉代以来墓葬中常见的以地契形式随葬的一种反映土地私有权的明器,本文对新见郑孙买地券券文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考述。  相似文献   

6.
陈琮墓志石长49厘米,宽49.5厘米,厚10厘米。志文共27行,行27字,正书,现藏国家博物馆,志盖失。据志文所记葬地,志石出土于洛阳邙山。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下)、《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全唐文补遗》均未收录。国家图书馆公布的馆藏墓志拓片目录当中也未刊列志目。志石入藏国家博物馆后拓本在外罕有流传。1994年日本柳源书店出版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帖大观》第十卷《墓志拓本》首次刊布了该墓志图版。2005年9月出版的《全唐文补编》依据《法帖大观》著录了志文,但释文有数处误识。鉴于志主  相似文献   

7.
黄景春 《文化遗产》2014,(3):136-143
从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的胡公葬礼上可以发现,当地墓穴中只埋葬二物:骨灰盒和买地券。骨灰是亡人体魄的象征,也是亡人灵魂依凭之物。墓穴是亡人在阴间的住宅,所有烧化的祭品,包括豪华的灵房、各种冥币、衣服、食物和家用电器,都被认为送达于阴宅。买地券是亡人拥有阴宅的证明文件。券文对墓地界域的描述,对亡人永远占有墓地的规定,为亡人开辟了永久使用的冥界空间。因此,买地券不仅象征亡人对墓地的拥有权,也为亡人开创了冥界的生活空间,是为亡灵构建时空永恒性的宗教文书。  相似文献   

8.
东汉买地券即有用钱"九万九千"的价格表述,但南朝以后"九九之数"才成为固定的买地价格,而用单纯的"九九之数"表示地价则是中唐以后的事情。五代和两宋买地券对"九九之数"的运用达到极致,竟用十多个九表示地价,且写法多样。买地券用"九九之数"表示地价,至少蕴含用钱极多、以阳抑阴、祈求生命长久等三层含义。"九九之数"是体现买地券的宗教功能的民俗符号,其中的术数化思维和表达方式富有宗教民俗意蕴。  相似文献   

9.
吴桂芬 《兰台世界》2022,(3):157-160
新出版的《明止堂藏宋代碑刻辑释·地券》收录了宋代江西地区204方地券。为使学界对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系统梳理此批地券的时空分布情况和地域归属状况。通过对券文中的土地交易方式进行考察,将其划分为亡人买地、亲属买地、无购买主体三种类型。同时从社会文化视角切入,发现宋人以行第取代名字已经成为当时的社会风俗,并且以此为例,对宋代行第文化进行探究,深入发掘此批地券中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墓志拓片这一特殊类型的文献,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其著录项目、著录方法和著录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冀希望对墓志这一特殊载体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有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回归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古籍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追索回归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在群策群力、寻求法律支持、信息收集、资金募集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基础上,采取原生性回归与再生性回归相结合的途径,采取依法追索、国家赎回、民间购买、接受捐赠以及联合影印、珍本再造等多种回归策略与途径,寄望于流失古籍早日回归故土。  相似文献   

12.
清代利津县志的修纂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在体例、结构与内容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变动,显示出地方志的修纂具有历史性,受到时代背景与方志理论的双重影响。地方志的内容既要继承前志,更要反映地方社会的变动;其体例需要借鉴新的理论,形成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今河南辉县百泉藏有一北宋碑刻,上有苏轼所书"苏门山涌金亭"六大字,并有"眉山苏轼"落款,碑刻上另有两处题记,史称涌金亭碣。碑文书法风格近似颜体,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苏轼至辉县百泉的时间应为元祐三年(1088年)九月十七日至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之间,碑文应题于斯时。碑刻题记详细记载了此碑的流传情况,此碑刻最早被汲郡胡戢收藏,后被进士孔揖、邑佐李琦收藏,最后邑令王嗣晖将其镶嵌在涌金亭内,流传至今。由对胡戢的考证可还原其和晁补之、苏轼、苏迈、张耒的交游情况。而胡氏藏匿此碑四十年,反映了北宋新旧党争的政治状况以及苏轼仕途和苏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杨光 《档案管理》2020,(2):10-18
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不仅对社会现实缺乏应有的观照,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缺位视为档案职业专业化低下的原因。合法性是制度可行性的核心,其兼备“既定程序上的合规性”和“社会价值上的正当性”两个相关的维度。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设想不仅在形式上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设定的行政许可范围、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档案职业入口以及与现行的档案职称制度,也与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不相适应;同时在内容上违背正当的社会同一性价值,背离了劳动分工“职业化—专业化”的二重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5.
Higher education textbooks sales account for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overall book market. This study make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xtant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students’ purchase of original textbooks in a developing market, Vietnam. Notably, it seeks to investigate why students do not purchase original textbook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in purchase behavior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some key obstacles to students’ purchase behavior include high prices, insufficient availability, low perceived value, and the emergence of pirated textbooks. Another notable finding is that senior students who are female tend to purchase more textbooks.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marketing strategies are suggested for publishers, bookstores and universities who aim to promote the sales and consumption of original textbooks.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网上书店网站的可用性,分析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实验选取了三个网上书店网站,邀请59名学生参加。结果表明,网站的可用性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重要影响。网络消费者更加愿意在可用性好的网站购买,也更加愿意在将来重新访问可用性好的网站和将来在可用性好的网站再次购买。同时,研究发现,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非常重视“注册简单”、“搜索引擎”和“响应时间”这三个网站功能要素。  相似文献   

17.
刘明 《图书馆杂志》2020,(4):141-147
影宋抄本《鲍氏集》的底本,经考察乃南宋孝宗年间所刻,其版本及文本特征表明出自唐写本,属于六朝旧集,纠正了四库馆臣认为鲍照集属重辑本的错误判断。齐梁时期的虞炎编本鲍照集,推断即《七录》著录的六卷本,萧子显和钟嵘均据此本而论定鲍照的文学地位。鲍照集在流传中也可能混入了他人诗作。明朱应登本应据宋本(影宋抄之底本)而刻,产生了讹误字和脱字,不宜作为底本使用。影宋抄本是校注整理鲍照集的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图书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对于综合评分法而言,模糊综合评判法更适用于评价定性指标,可以将招标中用模糊语言描述的定性属性或信息定量化,较好地克服信息的模糊性,减少招标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其模型更为科学严谨,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观因素对评标的影响,在图书评标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则更能使评标结果趋于客观、准确、合理。本文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在图书评标中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系统评价的建模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9.
傅钰  邓萍  肖希明 《图书馆建设》2011,(5):28-31,36
经过"5·12"地震的破坏保留下来的农家书屋不足10个,灾后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进行了农家书屋的重建工作.如今北川羌族自治县村民的文化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依旧不容乐观.由于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及遭受了"5·12"特大地震,村民的信息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灾后转型时期必须根据村民信息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建设农家书屋,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服务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智力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Book piracy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particularly in emerging countries. Such a phenomenon is costly to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publishing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Vietnamese students’ purchases of photocopied textbook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students’ purchases are motivated by their perceived value, subjective norms representing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 lack of regulation enforcement. Using these findings, this paper suggests interventions for policymakers, publishers, distributors and universities to limit the purchase of pirated textbooks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original textboo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