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师语言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都至关重要,是课堂的主导语言,在营造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满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讲授功能、交流功能、管理功能时,应注意改善自己的语言,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及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和交流环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外语学习向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憎姚淑 《课外阅读》2011,(12):69-69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能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主要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下功夫、善于调控情感、提高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3.
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感情、思维的交流以及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注重感情投资,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用亲切、鼓威、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4.
张刚源 《考试周刊》2012,(86):40-40
对话教学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之一,并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在课堂中进行真正的对话,可以营造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营造一种轻松、平等、友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使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一、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建立一个温暖的、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第二,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对话。二、成功的课程设计者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一名课程设计者。新的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结合现代的教育实际,考虑学  相似文献   

6.
覃少曾 《广西教育》2014,(13):74-75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打破了教师一手掌控课堂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的交流互动。如何才能搞好数学课堂的互动交流呢?一、师生情感交融是互动的基石新型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采取多种方法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应该用良好的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要真正把对话精神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关键是要让教学真正实现"自主对话,平等交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才能把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的对话教学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8.
苏澄 《广西教育》2009,(20):15-15
课堂心理氛围体现在课堂交往中,有效的课堂交往能产生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积极主动的课堂心理氛围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使其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消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则使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课堂情况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会阻碍学生的学习。教师是积极课堂心理氛围的创造者和维护者,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笔者认为,要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9.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意的过程。”(叶澜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建对话的课堂,让学生在对话的课堂中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一、民主氛围,平等对话真正的对话要求教师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交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倾注真情,把爱心、微笑、鼓励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句热情的赞语,每一个亲切的眼神,都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使学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这样的学习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敞开心扉…  相似文献   

10.
一、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1.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情感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使教学活动呈现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状态,对学生所学的东西产生潜在影响。安全、自主、互动、合作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正确的学习动机。因而,它也是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为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11.
<正>任何教育教学的过程都必须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来实现。这种交流是一种复杂的师生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是受环境影响的,除了自然环境,心理情感环境尤其重要。良好的心理情感可以营造一个和谐、舒畅、平等、合作的氛围,诱发双方交流的兴趣,使双方产生强烈的情感交流的欲望;而烦恼、恐惧的心理情感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准确、及时促进课堂生成,将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怎样促进课堂生成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平等对话,因势利导 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让学生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展示学习进程,这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我在教学(苏教版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让学生尝试用交换乘数的方法来检验28×12的计算结果,出现两种写法.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也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平等对话。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平  相似文献   

14.
张子丽 《考试周刊》2023,(33):47-50
数字化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平等对话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化文本理解和培养合作沟通能力的重要策略。文章探讨数字化时代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平等对话的具体策略,包括创建包容性的课堂学习氛围、提供数字化文本与学习资源、重视营造平等对话阅读氛围以及利用数字工具扩大讨论渠道。通过以上策略的落实,语文教师能构建平等对话的阅读学习氛围,利于锻炼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文本理解与情感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左连花 《考试周刊》2014,(36):20-20
作者对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一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大胆、平等地与教师交流;二是培养预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交流变得自由畅通;四是有效使用多媒体,焕发对话课堂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夏健 《学子》2014,(10):86
正一、采用情感教学法进行教学1.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还能使学生自觉学习,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相处,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互动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真正融入进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是最具有灵性的。课堂上,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让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从预设性教学中摆脱出来,让个性在文本中自由驰骋,让思想在交流中急剧碰撞,让情感在诵读中尽情流淌。一、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生成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营造一种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和谐、开放。课堂学习不可能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中按部就班地展开,应在孩子积极地思维、自主地探究中生成。如在教学《山…  相似文献   

18.
课堂心理氛围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的状态,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来促进优良个性的形成,使孩子健康地发展。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用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9.
殷宗祥 《四川教育》2002,(11):20-20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在注意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一、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语文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学习激情,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很难达成目标的。所以,语文教学就应注意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强调苦学到营造愉悦。首先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课堂是师生之间交互对话的舞台。师生之间不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刘培 《考试周刊》2011,(15):63-64
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心理环境的综合反映。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