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隋唐之后,佛教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文人学佛参禅成普遍风气,并因此给宋代文学带来深刻影响,佛教在宋代各体文学中都有广泛深入的渗透。佛理在宋词中的渗透以不同层次的三种方式体现出来,给宋词带来新的艺术特质,尤其是赋予宋词一种特殊的理趣。  相似文献   

2.
宋代临终偈创作繁盛,不仅创作数量多,而且创作群体也从僧人扩展到文人及普通百姓,这种盛况与佛门临终示偈传统的形成、宋代佛教尤其是禅宗世俗化平民化的发展倾向以及宋代文人士大夫与佛教的因缘契合有关。  相似文献   

3.
宋代临终偈创作繁盛,不仅创作数量多,而且创作群体也从僧人扩展到文人及普通百姓,这种盛况与佛门临终示偈传统的形成、宋代佛教尤其是禅宗世俗化平民化的发展倾向以及宋代文人士大夫与佛教的因缘契合有关。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旅游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印度传进来的佛教一开始就是通过僧人云游而传播的,道教的修炼场所后来也大多成为旅游胜地。宗教与旅游始终存在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宋代的旅游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宋代的旅游中,佛教和道教与其关系最为密切,它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宋代由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一生与佛教禅宗关系密切,佛教禅学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唐代,虽然儒、释、道三教鼎立,但事实上佛教的发展最为兴盛,各种佛教宗派相继发展成熟。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而禅宗对封建士大夫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尤其普遍而重要。许多著名诗人皆曾学佛参禅,如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等人皆与佛教关系密切,在他们的诗歌中也深深打上了禅的印记。所以,尽管以禅喻诗的理论在宋代才开始出现,而禅与诗的联系则在唐代便已发生。此时,禅宗迅速发展,已渗透于其他各宗派之中,且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和生命力,也愈加为  相似文献   

6.
宋代士人婚姻观念处在由宽松走向保守的过渡期,在婚姻自由度上,一方面体现着中国传统婚姻自由度低的特点,另一方面,士大夫乃至理学家们也有着较为权变的主张.本文将从结婚与离婚两个方面,来探讨宋代士人阶层的婚姻自由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旅游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印度传进来的佛教一开始就是通过僧人云游而传播的 ,道教的修炼场所后来也大多成为旅游胜地。宗教与旅游始终存在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宋代的旅游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宋代的旅游中 ,佛教和道教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它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在宋代由于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且随着佛、道教不断地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和 ,逐渐深入到下层平民生活中 ,越来越世俗化、平民化 ,宗教与旅游二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成为中国古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宗教成为宋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由于宋代特定的历史因素,在士大夫之间普遍存在着隐逸倾向。其表现有士大夫多以“某某居士”为其名号;许多士大夫观佛寺,游道观,看佛道之书,与僧侣道友交往密切;不少士大夫文学作品透露着浓厚的隐逸思想;士大夫生活中的一切风景、官署、斋室等都与吏隐之名联系起来;不少的士大夫有着或长或短的隐退经历。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旅游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佛教更是推动中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使古代旅游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到了宋代,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又一个新的高峰期,佛教也进一步发展,给宋代旅游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君主专制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政治制度,皇帝在国家发展和政权稳固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对皇帝的教育也成为中国古代帝王学的重要内容。入宋之后,士大夫们在与皇帝"同治天下"的观念引领下,对天子的为政之道和为君之德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这种要求突出影响了宋代的皇帝教育。北宋重要的史家和士大夫范祖禹在其所著《帝学》中,对宋代诸帝接受教育的形式、内涵及皇帝教育的意义都有所论述,是宋代士大夫关于皇帝教育的最为详细丰富的著作,展现出宋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见解。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唐代士大夫阶层的著名代表之一。与当时一些士大夫坚决反对佛教的立场不同的是,他对佛教持宽容和接受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好佛,而佛教也对柳宗元的人生理念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柳宗元对佛教的态度和立场既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又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有宋一代,士大夫无论是在生活方式还是在行为习惯上,都表现出鲜明的世俗化文化性格,体现出注重世俗生活的体验和官能感受的追求与满足。宋代士大夫生活世俗化的盛行,不仅与宋代士大夫优厚的待遇和最高统治者劝导臣僚“厚自娱乐”的政策导向有关,也与商品经济注重利欲满足的本性密切相连;宋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大,贵贱无常趋势的增强,以及宋代文人士大夫中广为流行的儒佛道三教融通的思潮,也是宋代士大夫主活世俗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士大夫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坚阶层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学者从士大夫与政治、士风,士大夫与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士大夫主体特征等方面对宋代士大夫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宋代士大夫研究仍有诸多需要开拓的领域,如对于士大夫阶层还没有形成宏观甚至中观把握,与同时期它国知识分子的比较研究尚缺乏,对宋代士大夫社会建设思想关注不够,与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融合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王璇 《文教资料》2009,(32):84-85
宋代既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又是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茶与文人有着难解之缘.宋代的士大夫一方面是一流的文学家、艺术家.一方面又是著名的茶客。茶文化由于士大夫的推崇更加繁荣.而宋代士大夫的人格也在品茗过程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5.
宋人好语前世,唐人喜言来生.佛教因果观在唐宋间的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及其进步意义何在?宋人之语前世,常常安排一个得道高僧.以苏轼为例,重点分析从唐到宋文人士大夫这种心态的变化.认为唐代的来生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丧失信心,而宋代前世说则较前代更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观念里,宋代理学家对佛教一直采取势不两立的反对态度。出于一种笼统的、通盘的考虑,这种论断完全正确。然而,观察宋代各个时期理学家对待佛教的态度,便可知事实上宋代理学家对佛教的态度有一个曲折的转变过程。而且,在两宋之交,理学家们对佛教的态度出现了与传统印象截然不同的趋向。理学家的这种态度转变是伴随着理学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的,考察这一转变过程亦可考量理学自身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宋代士大夫由承唐代而来,但在五代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士大夫官员-学者的两重角色出现了分离,其学者的身份淡出,而且表现出"吏能化"的特点。进入宋代,在右文政策背景下,士大夫重转新向"文治型",并承续了中唐以来的古文运动,致力于振兴古文与儒道,在这个意义上,宋初士大夫实现了二重角色的回归。正是在此前提下,宋代士大夫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平广记》作为一部小说类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和文化的内容.对《太平广记》的佛教文化方面的研究,很少提及佛教造像这类雕塑方面的内容.对于我国古代佛教造像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极少在文学作品中涉及.因而将历来文人士大夫眼中不足道的雕塑与“自来无史”的中国小说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是有必要,并且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唐时期,禅宗作为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宗派,有了更多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接受的可能。元稹作为宏大时代下的生命个体,一生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其家庭境况,还是在宦海浮沉中的独特生命体验,都促使其与佛教发生关联。在这样的情形下,元稹诗中表现出以参赏佛寺、交游佛僧以及援引佛理入诗等为代表的佛教书写情况。  相似文献   

20.
神形     
魏晋时期士大夫把人物品藻引入书法,提出形神关系的相关理论,这是对"书势说"的重心转移和理论深化。士大夫们在将书法与自然形象联系的基础上,又把书法之美与人的精神、外貌联系起来,强化书法的人格意涵,这无疑是千百年来文人士大夫高度重视书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