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教材,读到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我被祖孙其乐融融的劳动场景和祖父的"包容""耐心"深深感染。我突然想,我们的课堂要能成为"祖父的园子",那该多好啊!你看:"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出示部分生字词或新词,认读韭菜谷穗玉米倭瓜蜜蜂蝴蝶蜻蜓蚂蚱下种铲地拔草栽花师: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生:第一行写的是祖父园子里的植物,第二行写的是昆虫,第三行写的是"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学干农活。师:这种学习形式,我们见过吗?生:低年级课本中,我们学过"读词串"。师:是的。我们在归类识字中就学过"读词串"。读词串时,我们要展开想象,读出词串所  相似文献   

3.
大花园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圆乎乎的,就如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祖父带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些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的菜…  相似文献   

4.
一从年龄入手,建构萧红形象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参观、欣赏一座园子,一座八九十年前我国东北呼兰河边的园子。园子里有两个主人——一个是祖父,一个是"我"。(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生齐读)这里的"我"是谁呢?生:萧红。师:关于萧红,你有哪些了解?生:萧红是一位女作家。生:萧红的原名叫张乃莹,她31岁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5.
一走近萧红,走近祖父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萧红,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时曾经学过她的《火烧云》,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作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在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就是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萧红来说,祖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关祖父的一段文字.(出示: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四句话里出现了七次"祖父". 师:读起来有点絮絮叨叨,是吗?那么,萧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去回忆自己的祖父?祖父在她的生命当中又占据了什么位置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揭开其中的谜底.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略读《祖父的园子》一、眼中园:样样都有师:祖父的园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园子的段落,争取两分钟完成。(学生快速默读,勾画词句,约两分钟后开始交流。)师:从这一段文字中,你圈出哪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生:大花园。生:样样都有。(师板书:样样都有)师:既然"样样都有",这  相似文献   

7.
一了解作者,出示学习目标 师:《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谁呀? 生:(齐)萧红. 师:萧红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非常有才华,29岁的时候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大作家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她,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这个评价非常高.可惜萧红是一个短命的作家,只活了31岁.如果今天她还健在的话,说不定还会得诺贝尔文学奖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在你的眼中"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相似文献   

8.
一、回顾导入,再进祖父的园子师:上节课和同学们聊了许多童年往事,这些美好的记忆让我们回味无穷,今天我们继续走近作家萧红,走进(指着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师:通过上节课学习第1、2自然段,还记得在童年萧红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吗?板书:活力过渡:课文还有一节也是写园子里景物的,找一找(13小节)?看看在童年萧红的眼睛里,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设计意图】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作者萧红  相似文献   

9.
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师:今天,我们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同学们结合文中的图片说说看,祖父的园子美不美?生(异口同声):不美(随堂听课的十几位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一听写词语,回顾内容,打开快乐学习之门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现在进行听写练习,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书写,其他同学拿出练习本。老师每次报两个词,你们先认真倾听,然后工整书写,注意写字姿势。(生书写词语:蝴蝶、草帽、韭菜、谷穗、铲地、瞎闹)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在黑板上的书写是否正确。(师生评价,特别强调"帽"字的写法)师:大家对照大屏幕检查,写对了给自己画个五角  相似文献   

11.
叶小军 《江苏教育》2012,(34):64-65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一课,感觉简洁明快、大气灵动,关注的是语言,是文字,是如何表达,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片段一:学习的自主师:看课题——《祖父的园子》,谁来把课题变成问题?生:祖父的院子是什么样的?师:好问题。请带着这个问题,浏览全文,当你脑海里有词语冒出来的时候,把这个词写在课题旁边。  相似文献   

12.
小熊去郊游     
小熊开着汽车去郊游,看见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放着一顶草帽,草帽上还压着一块小石子。小熊拿开石子,拿起草帽,忽然,从草帽里飞出一只小鸟。“咦,你钻在草帽里干什么?”小熊奇怪地问。“我被小狐狸抓住了,他要把我带回家,可我不愿意。用嘴啄它的手,他说回去拿笼子,让我先呆在草帽里,可把我闷坏了。熊大哥,谢谢你救了我!”小鸟扑棱着翅膀飞走了。小熊戴起草帽,开着汽车又上路了。“呀,等一会儿小狐狸来找草帽怎么办?还是把草  相似文献   

13.
一、设置学习目标,设置鼓励措施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产生语文学习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文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重新确立语文学习的目标。比如,学生在学习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后,老师提问:师:你们觉得文章写得怎么样?(沉默)师:你们在读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和自己的祖父小时候在一起的时光了吗?生:这个好像是记起来了一点。师:同学们既然想到了和自己祖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那么同学们今天下去的任务就是写一段自己和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校的一位老师执教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这位老师认真阅读了《呼兰河传》,精心预设了每个教学环节,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细细品味了其中的几个教学环节,启发颇多。启发一:抓实基点,顺应学情教字词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了三组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一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小鸟第二组:韭菜倭瓜玉米黄瓜谷穗第三组: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过程】一、揭题导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我和祖父的园子。二、聚焦"小孩子"师:首先,我们就来瞧一瞧这个小孩子。(出示活动要求,并指名朗读)1.自由朗读课文第3至12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让你看出文中的"我"就是个"小孩子"?画出相关词句。(请你注意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描写我"动作"的词语)  相似文献   

16.
妈妈的回忆     
<正>课文《祖父的园子》中,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铲地、栽花……她的童年快乐又自由。然而,我的妈妈却从未和我提起过她小时候的事,她的童年究竟是怎样的呢?我决定借助老师布置的口语交际作业走进妈妈的童年。“妈妈,老师让我们了解家长的童年是怎样的。”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一了解作者,出示学习目标师:《我和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谁呀?生:(齐)萧红。师:萧红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非常有才华,29岁的时候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大作家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她,我们一起来读——(出示)《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师:这个评价非常高。可惜萧红是一个短命的作家,只活了31  相似文献   

18.
<正>一、自由的园子——探寻文字的奥秘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萧红的《呼兰河传》,走进祖父的园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美丽的园子。师:是呀,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相似文献   

19.
一顶大草帽     
夏天真热呀,小松鼠捡到一顶草帽,戴上正合适。她看见在烈日下工作的小蚂蚁,就说:“我的帽子给你戴吧。”小蚂蚁一戴上,草帽马上就变小了。这时候,它看见大象正在满头大汗地运木头,小蚂蚁就说:“大象,你比我更累,帽子给你戴吧。”大象一戴上,草帽又变大了。山上...  相似文献   

20.
一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